田家庵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8-12-17 00:00文字大小:[    ] 背景色:       

田发〔2018〕15号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规划实施我区中长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工作部署,根据《淮南市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淮发〔2017〕35号),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把创新驱动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现我区创新能力新提升、发展动力新转换、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由科技大区向科技强区跨越,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的幸福美丽田家庵提供强劲动力。

(二)基本原则

聚焦发展。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向我区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前沿,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明确创新重点和主攻方向,下好创新“先手棋”,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构建发展新优势。

深化改革。坚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

强化激励。坚持把人才发展摆在优先位置,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汇聚一批创新型人才和团队。

扩大开放。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用好国内外、市内外创新资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构建开放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积极融入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在重大科技攻关、重大平台建设、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三)战略目标

立足“十三五”,瞄准2030年,展望2050年,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成为创新型城区,基本建成田家庵区域创新体系。

——创新引领型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力争建成1-2个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民营科技型企业达到10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10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到60%。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突破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若干领域在国内形成优势。力争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超过100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以上,新增安徽省名牌10个以上,每万户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拥有量超过500件。

——创新环境更加优化。科技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创新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科技供给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形成崇尚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

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城区前列,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若干领域在全市、全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成为全市重要的产业创新中心。在新能源、新型煤化工、现代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成为有影响的现代制造强区和现代生态农业强区。

——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建成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攻克一批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力争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0%。

——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创新文化氛围浓厚,法治保障有力,全社会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不断涌流的生动局面。

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创新型强区,成为在全市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全面、持续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区域创新体系。

——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经济发展质量高、能源资源消耗低、产业核心竞争力强。

——拥有若干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科技和人才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聚集地。

——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更加优化,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产权、包容多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和价值导向。

二、战略部署

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按照“明确一个机制、坚持双轮驱动、打好四张资源牌、构建一个体系、建设一大中心、推动六大转变”进行战略部署,为实现科技强区建设“三步走”的目标构建新的动力系统。

“一个机制”就是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机制。

“双轮驱动”就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四张资源牌”就是科教资源牌、文化资源牌、数据资源牌、煤电资源牌。

“一个体系”就是建设田家庵特色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完善技术、平台、金融、政策等创新体系,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平台载体、体制机制和环境保障。

“一大中心”就是打造全市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

“六大转变”就是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

三、重点任务

围绕国家、省、市战略布局,紧扣“1524”发展战略、以及田家庵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基础,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目标,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创新任务部署落实。

(一)打好四张资源牌,构建田家庵特色区域创新体系。围绕科教资源、文化资源、数据资源、煤电资源,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应用技术研发、高端研发平台建设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实现田家庵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1.打好科教资源牌。发挥淮南师范学院、淮南联合大学等在田家庵区域的学科优势,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力,培育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主动承接合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打响文化资源牌。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化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大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科技文化产业研发平台(基地)。

3.打强数据资源牌。大力发展软件企业和智慧企业,建立“科普大篷车”、“科技路路通”等网络信息平台。

4.打优煤电资源牌。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突破关键技术,大力发展煤电联产、煤化联产、煤气联产,推动煤炭产业向清洁高效利用转变、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组建新型创新平台。

(二)推动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在若干重点领域强化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应用技术研发、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强化科技供给,培育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和未来型产业。

  1.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依靠新技术和管理创新支撑新型城镇化、现代城市发展和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方法和手段,加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进程,推进平安田家庵建设。重点发展市政基础设施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生态城市、公共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大规模应用。
  2. 加快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发应用,支撑制造强区建设。大力开发智能制造装备、系统和高端产品,提升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软件等产业基础能力,推动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服务化、个性化转变,加快建成制造强区。
  3. 强化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努力“做精一产”,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支持打造现代生态农业。
  4. 开发推广低碳环保产业技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面向重点领域开发推广低碳环保和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5.开展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推进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创新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1.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构建完整新型产业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改高水平、持续化、全覆盖,加快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和能效水平,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重点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实施工业强基计划,围绕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需求,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先进基础工艺,开发一批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零部件产品。
  2. 加强健康技术攻关与集成应用,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推动生物、医疗、健康等产业技术创新,加强普惠和公共科技供给,发展分享经济、体验经济。

(三)提升各类主体创新能力,夯实创新发展基础。进一步明晰各类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和发展需求,精准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协同创新,系统提升创新能力。

  1. 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实施创新企业百强计划,培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按成熟期、成长期、初创期三种类型,加快培育和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成为行业“单打冠军”和“配套专家”。支持企业新建一批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逐步实现骨干企业创新平台全覆盖。全面落实普惠性优惠政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以及股权激励税收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调动企业及其人才创新积极性。
  2. 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围绕区域和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采取“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方式,建设一批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运行机制灵活、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新型研发机构。

3.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共享与发布体系,及时向社会提供科技成果和相关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服务,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上技术市场平台,建设一批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承接国际技术转移的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科技服务,搭建科技成果中试熟化、转移转化示范区、产业化基地等载体,培育职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形成服务产业化、功能社会化的转移转化网络。

(四)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支持跨越式发展。围绕经济和产业发展亟需的科技共性问题,部署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面向2020年,全区联动,整合资源,统筹实施基于大数据的科技服务业、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等科技重大专项,研发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提升产业竞争力。

面向2030年,坚持“动态调整、滚动实施”的原则,立足优势,超前部署,对接国家、省、市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创新项目等,优化整合一批服务国家、省、市战略,支撑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技重大专项。

(五)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激发创新活力。实施更加开放、灵活、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发展,切实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创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1. 加快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实施各类人才计划,强化与市重大产业项目的衔接配套,引进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打造一批具有产业引领力、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采取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引进等方式,对我区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实行特殊政策、精准引进,开辟特殊支持渠道,妥善解决引进人才的配偶(子女)工作(上学)问题。提倡“工匠精神”,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养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引进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培育一批技能大师。
  2.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健全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加快建立以创新质量、创新贡献、创新效率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促进企业创新创业人才与高校院所双向流动。

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聚焦我区引进人才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政府人才服务清单。打破部门分割,构建统一的人才计划管理平台,统筹做好创新人才的引进、管理和使用。加快建设一体化、精细化、动态化的高层次人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展人才专项调查和信息数据分析,提高人才配置效率和服务水平。深化人才公共服务机构改革,积极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人才服务体系建设。

(六)推进双创活动,培育创新活力源泉。积极参与“江淮双创汇”行动,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加速释放创新潜能。

  1. 大力发展众创空间。鼓励高校院所通过自建、引入团队、联合大企业和投资机构等方式,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众创+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梯级孵化体系。鼓励政府、企业、社会、创客、投资机构多方合作,建设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众创空间。鼓励各类众创空间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持股孵化。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全区、开放高效、充满活力的众创服务平台,为全市“1+3+8”孵化器体系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2. 营造大众创新创业氛围。创造条件、优化环境,促进科研人员、海外高层次人才、大学生、农民工创新创业。采取政府和高校共建方式成立一批创业学院、设立创新创业课程。支持高校院所建设创新创业中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内部创业平台,衍生孵化一批创新项目和科技型企业。

四、保障措施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从体制改革、环境营造、资源投入、扩大开放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

(一)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完善创新决策咨询机制。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加强科技决策咨询系统,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创新对话、咨询制度。转变政府创新管理职能,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合理定位政府和市场功能。强化政府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公共服务、监督评估和重大任务实施等职能。对于竞争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开发,交由市场和企业来决定。加强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适应科技经济融合发展需要,加快培养和使用一批既熟悉科技也熟悉经济和金融工作的复合型干部,选拔一批科技管理干部到基层和经济一线挂职锻炼。建立创新治理的社会参与机制,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基金会、科技社团等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

(二)加大财税投入保障力度。多渠道增加创新投入,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强化整体设计,积极运用互联网手段、大数据技术,优化配置现有各类创新资金、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形成创新资源的集成放大效应。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按国家要求逐步将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转变为以普惠性政策为主,注重财税、金融、投资、产业、贸易、消费等政策与科技政策的配套。

(三)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持续推进“4321”政银担合作机制创新,“税融通”、续贷过桥资金等政策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做到应保尽保、应贷尽贷。

(四)实施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和品牌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区。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加快发展。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提高专利创造质量,提升专利产业化水平,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和企业。加快建设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机制,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

深入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行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培育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美誉度好的知名品牌,推动田家庵品牌向安徽品牌、中国品牌、世界品牌升级。加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四大质量基础建设,打造一批质量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商标品牌建设,支持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和国际国内名牌,支持“走出去”企业使用自主商标品牌。加大质量品牌宣传保护力度,加强质量品牌文化建设。

(五)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大科技法律法规宣传贯彻落实力度,建立创新政策协调审查机制,废止有违创新规律、阻碍新兴业态发展的法规和政策条款,研究制定新的含金量更高的政策举措。落实激励创新的后补助政策,释放创新型省份建设“1+6+2”、淮南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的叠加效应。科技、财政和审计部门要解放思想、科学管理,根据科研项目所处的创新链的不同阶段和产业的不同领域,建立遵循科技创新规律、符合科技事业发展实际的科研项目预算、财务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价体系,积极营造“诚实守信、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宽松氛围。大力开展科普惠民活动,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到2020年,力争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牢固树立创新第一动力、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建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明确任务分工,坚定不移推动各项部署落地生根。

(二)加强协同配合。区直各有关部门、园区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加强工作联动,形成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

(三)加强考核评价。完善地方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把科技进步贡献率、投入产出率和科技创新能力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把科技考核指标分解到园区、部门,形成多部门合力实施创新驱动的推动机制。对应保尽保、应贷尽贷、财政经费支持增长、项目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科技考核指标分解、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发展等情况定期督查,开展国有控股金融和担保机构、天使基金、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投资项目数和绩效的双考核。进一步完善以产业成果、科技成果、人才成果、改革成果为核心的创新调查、监测和统计机制,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宣传报道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加大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配套政策宣传力度,营造鼓励支持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行动自觉。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