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6-12-28 00:00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政务舆情回应工作,提升政务公开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国办发〔2016〕61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皖政办秘〔2016〕205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结合我市实际通知如下:

    一、明确政务舆情回应责任

    各县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切实增强舆情意识,避免反应迟缓、被动应对现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政务舆情回应责任主体。对涉及市政府重大政策、重要决策部署的政务舆情,市政府相关部门是第一责任主体,市政府办公室会同宣传部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对涉及县(区)、乡镇(街道)的政务舆情,县(区)、乡镇(街道)涉事责任部门是第一责任主体,本级政府办公室会同宣传部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涉事责任部门实行垂直管理的,上级部门办公室会同宣传部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对涉及多个地方的政务舆情,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是舆情回应的第一责任主体,相关地方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行回应。对涉及多个部门的政务舆情,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回应工作,本级政府办公室会同宣传部门做好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工作,必要时可确定牵头部门;对特别重大的政务舆情,本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指导、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做好舆情回应工作。

    二、完善政务舆情回应工作流程

    (一)把握动态,突出舆情回应重点。各县区、各部门需重点回应的政务舆情是:对政府及其部门重大政策措施存在误解误读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且产生较大影响的、涉及民生领域严重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涉及突发事件处置和自然灾害应对的、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上级政府要求下级政府主动回应的政务舆情等。各县区、各部门要安排人员和力量对主要门户网站、用户活跃论坛、博客、微博、新闻跟帖,以及传统媒体等进行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的舆情监测体系,即时掌握了解网络等舆情动态。舆情监测过程中,发现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造谣传谣行为,相关部门在及时回应的同时,应将有关情况和线索移交公安机关、网络监管部门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二)加强研判,制定舆情应对预案。健全政务舆情研判标准,根据舆情内容、公众反应、媒体介入程度等,完善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准确判断回应价值。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出台前,要进行舆情风险评估,通过舆情跟踪、抽样调查、重点走访、会商分析等方式,对决策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对重大敏感政务舆情,本级政府办公室会同宣传部门组织涉事单位、主管部门和相关方面会商研判,对事件的性质、舆情走势、可能出现的风险等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提出预控处置意见。

    (三)快速应对,提高舆情回应实效。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其他政务舆情应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并根据事件处置进展动态发布权威信息。对监测发现的政务舆情,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研判,分类处理,并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吹风会、接受媒体采访等方式进行回应。回应内容应围绕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和关键问题,实事求是、言之有据、有的放矢,避免自说自话,力求表达准确、亲切、自然。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吹风会进行回应的,应安排相关部门负责人或新闻发言人出席。各县区、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和政府网站的互动功能,提升回应信息的到达率。建立与宣传、网信等部门的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有关媒体和网站的沟通,扩大回应信息的传播范围。

    三、拓宽政务舆情回应渠道 
  (一)加强新媒体建设。继续抓好“淮南市人民政府发布”、“淮南发布”等政务微博、微信和“淮南市政府门户网站”、“淮南信息公开网”等政务网站建设,认真做好信息发布、推送,及时回应网民关切,对政府重要会议、重大活动进行“微直播”。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务消息,尤其是涉及公众重大关切的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功能,及时与公众互动交流,对涉及群众整体性利益、重大突发性事件等网络热点,引导网民关注重点、理性参与。

  (二)抓好热线电话建设和管理。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理顺办理程序,强化考核检查,持续提升“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等政务热线电话接听率,及时答复公众询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转交相关县区和部门办理,限时办结。
  (三)做好网民留言办理。对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网民寄语市长留言、中安在线网上问政网民寄语市长留言、“市长信箱”、网络问政平台“市民心声”和其他网络平台网民留言,要严格按照责任分工、办理程序和时限要求,做好办理工作。有关承办单位要做好对网民留言反映事项的认领、研判、报送、处置等工作,及时严格按照程序和时限要求答复或回复,确保网民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反馈。 
    四、强化政务舆情回应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各部门要将舆情收集、研判、回应作为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建立健全政务舆情收集、研判和回应联动机制,落实重大政务舆情会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之间信息共享、协同处置的工作机制,努力在全市形成正确面对舆情、遇事不躲不推、妥善处置事件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加大业务培训。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强对政务公开和舆情回应工作人员的培训,建立培训工作常态机制。认真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市政府新闻办利用2年时间,牵头对市直部门、县乡两级政府的分管负责同志和新闻发言人轮训一遍。

    (三)强化考核和督查。各县区、各部门要定期对政务舆情回应工作开展自查和督查,并将其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体系。各级政府办公室要对政务舆情回应的先进典型以适当方式进行推广,对工作落实好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表彰;要建立政务舆情回应通报批评和约谈制度,定期通报舆情回应情况,对工作消极、不作为且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对不按照规定公开政务,侵犯群众知情权且情节较重的,会同监察机关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2016年12月14日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