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2-01-10 17:58来源:田家庵区生态环境分局
【字体:

一、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执法监管。

  今年以来,全市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49件,下达处罚决定206件,罚款1093.5万元。适用四个配套办法查处案件67件,移送公安案件6件(其中行政拘留2件;刑事拘留4件)。案件总数、移送案件数、罚款金额较去年同期有大幅提升。在案件查办过程中,围绕环境质量抓案件,围绕突出环境问题抓案件,查办了一批在我市影响较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在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方面,我们联合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开展了我市2021年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共查处各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13起,处以罚款230余万元,向公安部门移送涉刑案件4起,已刑事判决1人。

  在污染源自动监控执法监管方面,我们开展了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共查处自动监控违法案件11起,处以罚款10余万元,移送公安部门1起,拘留1人。另外,支队执法人员通过调阅视频监控资料,查实某检测公司存在涉嫌伪造监测数据的违法行为,并已依法依规立案处理,对涉案公司及主要负责人分别处以罚款21万和4.48万元。该案为我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三个全覆盖”工作开展以来首例利用视频监控侦破的案件,也是我省查处的首例比对监测报告弄虚作假案。

  在排污许可执法监管方面,对我市一建材公司“地面冲洗水及初期雨水排入外侧沟渠,与排污许可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不相符”的违法行为处以5.24万元罚款。该案为《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我市适用该条例处罚的首例案件。

  在机动车执法监管方面,一方面运用平台监管和线下检查相结合,对全市19家机动车检测站的环检业务加强监督,对不符合联网规范7家检测线的予以暂停联网并责令整改,对存在黑烟车辆过检等违法违规检测行为的予以严肃查处,共罚款10.064万元,同时完成了IM站联通事宜;另一方面开展了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测检查工作,完成全市1000台非道路移动机械车辆的抽检任务,同时联合市公安局、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督局、交通局、重点局等多家单位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联合执法,共计查封车辆38台,首用简易程序立案处罚27家,共罚款2.58万元。

  在首违不罚工作方面,我局在发现我市一公司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开展自行监测的违法行为后,依法予以立案调查,并责令该公司整改,随后该公司也迅速进行了整改。整改完成后我局根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安徽省司法厅印发的《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第一批)》文件,做出不予处罚决定。此案为我市生态环境领域首起不予处罚案件。严管与厚爱结合的良性执法监管模式也利于我市“放管服”改革和“六稳”“六保”工作的深度落实,推进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政企氛围的融洽。

  在惩戒环境违法的同时,我们注重源头预防管控。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砖瓦窑企业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污染源自动监控专项检查、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及化工企业排查和“回头看”、塑料污染排查整治治理、排污许可专项执法检查、“两高”项目执法检查、饮用水水源地执法检查、自然保护地和报废汽车拆解行业专项执法检查、石灰钙行业专项排查等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以专项行动为抓手,密织环境监管网络,助推了全市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二、聚焦关注关切,强化信访办理。

  2021年,全市共受理了环境信访投诉1016件,省(市)信访局转办7件,12345市长热线510件,12369环保举报热线281件,微信举报110件,网络举报87件,来信、来访21件,已办结998件,正在办理18件,办结率98.2%。按照来访必接、接访必办、办访必果的要求,较好地维护了群众的环境权益。在今年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我们接到并办理了各类环境信访投诉共32批次合计285件信访件。

  在信访件办理中,我们注重三个结合。一是民标与国标相结合,当民标与国标发生冲突时,把民标做为重要标准,最大化地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二是办信与办案相结合,对信访案件实行一案双查,既依法办理信访,又查处违法行为,力求违法行为不查处到位不放过,环境问题不整改到位不放过,群众对处理结果不满意不放过;三是维稳与维权相结合,对一些不属于生态环境部门办理的信访事项,及时引导信访人按照法定途径依法维权,今年以来已办理依法分类信访件16件,已办理信访听证信访件5件。

  为提高生态环境信访件的办理质量和回复质量,一方面,我们制定了《关于集中开展涉环境信访件办理情况“回头看”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分局对辖区内信访件定期开展“回头看”,市局每月都会对各县区环境信访办结情况进行抽查(抽查率25%)和电话回访(每月不低于20件),下发执法意见书通报存在问题,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截至11月底,共抽查信访件125件,发现问题信访件41件,下达执法意见书12份,同时进行电话回访40件。另一方面,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12369环保举报热线电话及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工作的通知》,加大12369生态环境信访举报的平台管理和热线值守,同时对各部门进行抽查并通报,对接听不及时、用语不规范的通报曝光(2021年10月31日12369生态环境信访投诉热线并入了12345市政热线)。

  我们努力在缩短信访办理周期上下功夫,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生态环境领域信访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信访件受理时间、办结时间、办结回复做出明确规定,将信访受理时间、办结时间分别压缩到1个自然日、15个自然日,当前我市环境信访的平均办理时长为20.1天,与上半年的28.2天相比信访办理周期大幅度缩短。狠抓积案化解和重信重访工作,今年以来上级交办及本级受理的重信重访环境信访案件共52件,完成整改47件,正在整治中5件。另外,我们以推行领导带案下访制度为引领,以贯彻落实领导接待日制度和首问负责制为主线,以集中接访、带案下访和携信重访为抓手,坚持信访第一责任人的带头作用,以上率下,层层带动,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目前已接访8件,带案下访6件。

  通过多措并举抓信访,全市生态环境系统领域今年以来未出现大规模群体性上访、到省进京越级上访、以及敏感热点舆情。顺利完成了重要节点、重大活动和建党100周年大庆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

  三、聚焦隐患隐忧,强化风险防控。

  今年我们成立了淮南市生态环境局以案促建提升环境应急能力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淮南市生态环境局“以案促建提升环境应急能力”专项活动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完成了2021年汛期高温、“七一”、国庆节等重要时段以及疫情、台风等灾害的环境风险防控和环境安全保障工作。一是加强“邻避问题”处置。召开了淮南市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防范与化解工作联席会议,建立了突出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主要风险隐患工作台账和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四项清单,目前共排查风险隐患22处,已完成整改12处。二是加强定点帮扶监管。引入了环保管家对重点企业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及风险评估试点监管,目前已完成4轮专项排查和问题跟踪督查,阶段性向企业提出整改建议并督办,以派员驻点的方式帮扶企业整改环境问题。三是布局谋划“南阳实践”。确定淮河干流、东淝河两条河流为“南阳实践”实施河流,目前东淝河流域相关工作已在有序开展中,正在收集流域风险源、风险受体、空间与实施基础信息,环境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物资储备等信息报备、现场踏勘和系统填报工作也正在进行中。四是积极筹划应急演练。联合安徽新南港汽车纺织品有限公司召开了2021年突发环境事件联合应急演练应急救援预案桌面推演。五是做好应急预案备案管理。今年全市共128家企业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其中28家涉重金属、涉危险化学品企业也已全部完成电子预案系统填报,填报率100%。六是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重点对涉危废和化工企业及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等敏感区域进行再排查再整治,共出动210人次,检查了81家次企事业单位(其中:涉危险废物企业28家次、化工企业40家次、重金属企业5家次、饮用水水源地8家次),发现问题隐患7个,现已全部完成整改。七是做好环境风险排查化解。按照《淮南市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建立了四项清单,共排查环境风险隐患点位55处,目前已完成整改28处。八是扎实做好安全生产。我们制定了《2021年淮南市生态环境“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江淮行”活动方案》,对开展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做出具体安排。依托环保宣传周,加大对环境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广泛动员各相关单位、企业、学校、社区积极参与,形成规模效应。

  四、聚焦清正清廉,强化队伍建设。

  为加强执法队伍管理,形成刚性约束,我们制定了《“改革推进年、能力提升年、建章立制年”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将“三个年”活动作为今年支队的工作主线,围绕“提升能力、健全制度、加强管理、扎实作风”四个目标,对标对表,自警自省,问责问效,提升队伍整体综合素质。为响应全市效能大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我们以打造生态环境执法铁军队伍为目标,助力综合执法改革后支队队伍规范化建设,制定《淮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创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先期选择田家庵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开展执法机构示范单位创建(试点)工作。同时,为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格局,今年我们先后出台了《淮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办公会议事规则》、《淮南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规范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案件办理的意见(试行)》、《淮南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实施方案》、《效能建设责任追究办法》等多项规范性制度文件,从严格办文办会、规范办案程序、提升执法效能和严肃考核评估等方面予以制度约束,就案卷审核、财务支出、信息宣传、考勤出差、办公用品管理等细节做出硬性要求。我局执法人员全员实行指纹签到,透明化办公,以制度约束促进支队全体人员履职尽责,逐步树立敢作为勇担当、勤廉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同时,紧密结合今年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牢牢把握“全年、全员、全过程”练兵的总体要求,突出实战、实效、实用,寓教于练、边练边战、以战促进,全面提升我市环境执法队伍素质和个人能力,努力提升“铁军本色”。

  为切实加强基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我们制定了《关于开展规范基层环保执法专项行动的通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深度剖析基层执法行为中存在的“不会查、不愿查、不敢查”等执法缺位以及执法不规范现象,组织各级环境执法部门深入查摆本单位执法人员在环境信访、执法检查、行政处罚等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不负责的行为,切实解决基层环保执法过程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着力消除基层环境执法工作的隐形壁垒和顽瘴痼疾。

  五、聚焦创新创先,强化科技赋能。

  今年7月,我们正式启用了新式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系统。新系统实现了生态环境执法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健全了以“智能、高效、实用”为核心的执法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升了生态环境执法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助于推进我市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贯彻执行。新系统融合了移动执法、环境信访和行政处罚3大功能模块,实现了部、省、市、县(区)四级环境监管执法平台联网并实时全过程数据互传。新系统投用以来,全市开展移动执法2007次,共录入笔录数2236条。平台活跃率高达100%,人均执法笔录数排名全省第2位,较往年大幅上升。在日常执法工作中,我们也重视科技赋能,创新监管手段,为各个执法大队配置无人机、执法记录仪、PDA移动执法终端和移动执法箱,强调在日常检查中自动监控、视频监控的强化分析,发现隐蔽性较强的线索,全面掌握企业类型、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协助证据链固定。今年以来我们利用自动监控、走航车、视频监控、无人机等已办理多起环境违法案件。在自动监控运行管理方面,继续坚持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三个全覆盖”工作,逐步实现执法全员信息化、全业务信息化和全流程信息化。截至目前,我市参与统计监控点数177个,有效传输率99.93%,有效传输率位居全省16个地市首位。

  当前我市的污染防治和生态治理工作任重道远,留给我们的任务和难题还有很多,眼前的成绩单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诉求还有很大距离,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道阻且长更需策马加鞭。差距即是动力,下一步,淮南市生态环境局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环境监管主责,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继续坚持以案件惩处、信访核查、防范风险以及队伍建设为主要抓手,健全制度体系、创新执法手段,完善人才培育,强化能力跃升,不断推动我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努力为我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开创新局面、新气象。

作者:杜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