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6%以上;财政收入突破21亿元,年均增长5.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新增“四上”企业220家以上;工业补短板取得明显成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
—— 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33%;技术交易合同额总量翻一番,年均增长1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10%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0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8.9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3%。
—— 城乡发展进一步优化。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梯次实施棚户区、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2000年前建成小区实现应改尽改,城市交通、市政管网、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健全,主城区首位度进一步提高。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发展更加平衡充分。
——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进。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绿色低碳产业,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均达100%,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持续提升,绿化覆盖率达到23%,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态文明深入人心。
—— 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0000元和27370元,年均增长6%和8%;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基础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稳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文明素质全面提高,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 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城市治理体系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明显成效,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开放发展迈向更高水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加紧密,引进内资350亿元以上,进出口实绩企业力争达到50家;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法治田家庵、诚信田家庵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