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发布时间:2023-02-16 15:07信息来源:田家庵区人民政府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五大攻坚行动,锚定“主城区排头兵”定位,构建“一城双园三区”发展空间布局,深化“五做一补一主攻一清零”八项战略,坚持“1+4+2”产业发展思路,实施“六个倍增”计划,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美丽田家庵。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污染物指标、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目标。力争5年左右时间,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区属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企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2021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2027年增长到740亿元,力争进入全省县区第一方阵。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着重抓好以下六大工程:

(一)筑牢实体经济“压舱石”,大力实施“扩量增优提质工程”。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1+4+2”产业发展思路,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大项目落地。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政策支持,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全年压茬推进重点项目160个,总投资1005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加快制造业扩量。实施“工业招商赛马”行动,区级领导每人至少招引投产一个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百尊工业机器人、喜红手机等项目建设;围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加快推进厦晶空调、正嘉车载电子设备等项目建设;围绕智能家电及电子产品制造产业,加快永沃电器、外星一号集成灶等项目建设;成立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公司,促进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支持筑舜装配式建筑、坤红建材、发强玻璃、技超节能玻璃等项目扩产增能,进一步夯实新型环保建材、精品玻璃制造两大基础产业。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倍增计划,新增15家以上。实施工业“四化”改造,技改投资增长11%。加快服务业增优。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实施“锻长补短”十大行动,加快吾悦、万达等商圈提档升级,推动龙湖路地下商业街等省级特色商业街区改造,做大做强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品牌经济,大力培育数字消费。着力推动跨境电商、对外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8500万美元。持续开展“扫楼清街”,鼓励“个转企”、“小升规”。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0家、限上商贸单位10家以上。加快园区提质。突出园区“主战场”定位,推广“标准地”模式,强化“亩均论英雄”。围绕现代产业园“百亿制造”园区定位,深化合淮产业走廊合作,加快5平方公里扩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工业发展主要增长极。围绕安成经济开发区“百亿数字”园区定位,推进产城融合,实施“腾笼换鸟”,加快构建“一区多园”格局。

(二)激活改革发展“动力源”,大力实施“创新开放引领工程”。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更大力度把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推向深入。坚持双招双引“第一战场”。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对接闵行区虹桥镇、常州市天宁区,强化人才交流引进,承接板块式、链条式产业转移。加强四宜建投集团与专业基金公司合作,再设立5亿元股权投资基金,助力优质项目落地。坚持“筑巢引凤”,新建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坚持招商项目预审、政策评估等机制,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监管,更加突出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竣工投产率,力争招引亿元以上项目25个。突出营商环境“头等要事”。持续落实助企纾困惠企政策,重点解决企业“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深化“双随机、一公开”,加强“涉企”“办不成事”窗口建设,支持本地企业扩大生产、增加投资,享受同等招商政策,加快形成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无微不至的良好营商环境。释放改革创新“最强动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支持四宜建投集团市场化转型,成立教育投资、农业投资集团,实现平台公司一体化互补互助运作,科学规范用好1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投融资力度,力争用三年时间,集团资产达200亿元、融资规模达100亿元。致力推动现代产发公司发展壮大。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新增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4家,进入上市培育库企业2家。全力争创省级质量强区。

(三)扛起城市更新“硬担子”,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由“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打好旧城改造“攻坚战”。以“沿淮河”“沿水系”为主线,吹响“三区一村”改造最强号角。实现姚家湾地块净地交付,加快北赵店、青丰、曹庵佳苑等安置房建设。启动新淮村、老油厂等9个地块征迁改造,完成8000套安置房建设,突破历年最大任务量;以“治涝”与“文旅”相结合,实施龙湖水街、老龙王沟、洞化截洪沟3个水系综合治理。坚持城市更新与产业植入相结合,争取盘活造纸厂、肉联厂、木材公司等闲置地块,推动工业遗产重塑活力。高标准实施洞泉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打好城市提升“持久战”。持续推进淮河城市圈堤建设。加快建设秋月路、淮浦路等重点市政道路,配合建设S19淮桐高速、G206国道扩建、学院路下穿、东支一路等工程,做好淮河大桥及连接线等项目前期工作。新建公共停车场3处,新增停车泊位650个。新建综合加能站2个,打造街头游园、微绿地10处。以背水一战、创则必成的决心,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推深做实“皖美红色物业”,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打好生态环境“保卫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水污染协同治理、固废污染治理等重点任务,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巩固各级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成果,配合做好新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实施“双碳”行动,加快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四)立足乡村振兴“新征程”,大力实施“宜居宜业和美工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精准发力“五大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开展“两强一增”行动。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小田变大田”,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新增高标准农田1万亩。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行动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围绕“电商+直播+农特产品”,提升淮南麻黄鸡、曹庵草莓、史院甜瓜、石头埠萝卜等农产品价值链。争创曹庵“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编制,推进石姚湾、瓦埠湖水源地基础设施及淮河流域一般行蓄洪区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提升农村道路30公里,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2个。完成土地增减挂500亩、补充耕地300亩。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接续推进“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常态化推进“五清一改”“一点三线”整治,完成农村改厕260户,农村污水处理率达80%、垃圾无害化率达100%。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深入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加强产业就业增收帮扶,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户家庭稳定增收。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五)打好服务民生“组合拳”,大力实施“惠民利民暖心工程”。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心系“万家灯火”,情牵“柴米油盐”,鼓励团结奋斗创造美好生活。聚焦“一老一小”。直面“银发浪潮”,实施养老服务三年行动,全年适老化改造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100家。统筹推进“老有所学”“老年助餐”暖心行动,着力打造“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应对“多孩时代”,健全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新增托位1000个以上,大力发展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打造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切实减轻生育养育负担。聚焦“一教一卫”。坚持“五育并举”,全力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深化“区管校聘”、集团化办学改革,建成投用龙湖中学新校区,增加学位3420个。坚决抓好“双减”工作,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扎实推进健康田家庵建设,创成省级健康促进区,助力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强化医联体和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2个,加快实现分级诊疗。聚焦“一收一保”。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加快建设“三公里”就业圈,职业技能培训2500人次,新增就业8000人,60%以上城市社区达到充分就业标准。持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开展全民参保计划和医保惠民行动,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帮扶力度。聚焦“一文一体”。推进区图书馆、城市书房建设,打造“十五分钟阅读圈”,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强少儿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和精品创作,“擦亮”少儿艺术品牌。立足“三大生态功能区”,大力发展健身康养、休闲文旅。扎实推进快乐健身行动,新建、改造健身设施38处、步道10公里。

(六)引领社会治理“风向标”,大力实施“共建共治共享工程”。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营造平稳健康的社会环境。全力以赴防风险。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充分保障群众就医用药,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加强金融、地方债务风险防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扎实做好“保交楼”“难安置”等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坚定不移护安全。深化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常态化排查治理危化品、城镇燃气、自建房、食品药品、特种设备、消防设施等重点行业领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大力推进“雪亮工程”、街面警务站、智慧安防小区等项目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保持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用情用力解民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诉源治理机制。持续加强三级矛盾调解中心建设,切实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坚持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带案下访、阅批来信、包案化解等制度,全力化解信访积案。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做好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支持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开展工作,推动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地方志、档案、保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