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政府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01-12 10:03信息来源:田家庵区人民政府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新一届区政府赶考开局之年,也是田家庵历史上极不平凡、极为难忘、极其不易的一年。面对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奋力推进五大攻坚行动,在现代化幸福美丽田家庵建设新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这一年,我们在大战大考中走过了抗疫最困难的时期。面对三年来最为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以争分夺秒的速度、枕戈待旦的坚守、风雨同舟的意志,用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举全区之力抗击重大疫情,投入1.5亿元,在病毒最凶猛的阶段有效保护了73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三年鏖战,病毒弱了、我们强了。面对疫情新形势、防控新任务,我们更有实力,更有底气,更有斗志!这一年,我们在百折不挠中解决了长期未解决的难题。面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欠账,我们勇于担当接续干、理旧账,强力攻坚“保交楼”“难安置”,解决了一批城建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万国广场、鑫诚花园、花半里等“烂尾楼”全面复工,恒大御府、上郑四宜城建成交付,安成次中心A区有序交房、B区加快建设。长期未办证的1192户群众顺利拿证。这一年,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实现了经济基本盘的稳定。面对各种超预期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不遗余力稳大盘,各项经济指标触底反弹、企稳回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区级税收收入增长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两次荣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先进区,获得土地奖励指标300亩。

一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抓产业促升级。坚决落实中央及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发展实体经济。重点项目推进有力。获批土地指标880亩,睿欣产业园一期在全市率先通过“承诺制”审批,实现“拿地即开工”。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29个,总投资480亿元。其中,乡村振兴综合体等71个新项目开工建设;湖山世家等38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大石静电膜等60个项目竣工投产。我区是全市唯一实现省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全部开工并纳统的县区,连续三年获评省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考核先进区。工业基础不断夯实。围绕四大新兴产业和两个基础产业,落户聚英智能家电、厦晶空调等工业项目19个,总投资25.7亿元。新增战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帮助东盛友邦等33个项目争取中长期贷款36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家,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33.9%、63.7%。新增园区建设用地400亩、标准化厂房28万平方米。商贸服务业稳中向好。淮南童话乐园、花鸟虫鱼市场相继开业,联华二期、佰益优选等项目投入运营,龙湖游乐园即将开放,路歌、永盛航运营业额突破20亿元,新增限上商贸单位15家。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省级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区。乡村产业持续做精。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粮食生产“十九”连丰。全面实施“两强一增”,建成高标准农田2.42万亩,农业科技特派员全覆盖。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55.6%。淮南麻黄鸡、“淮晶”草莓入选“皖美农品”区域品牌,一产增加值增长5%,农产品网销额增长30%。

(二)坚持不懈抓改革促创新。着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成立投资促进局、常州驻点招商组,设立5亿元产业基金,开启基金招商新模式。举办杭州、深圳、常州等招商推介会,签约圣点科技等亿元以上项目24个、总投资46.8亿元。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6家,进出口总额8000万美元、增长15.9%。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践行“一改两为五做到”,持续 “优环境、稳经济”,解决企业各类问题2900余个,兑现奖补资金7200余万元,退、减、降、缓税费3.7亿元,新增金融贷款403.84亿元、税融通14.09亿元。为企担保2.62亿元,费率降至1%以下。新增市场主体9533家,增长30%。营商环境考评跃居全市首位。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全程网办占比99.06%。实施工业亩均效益评价,促进低效企业转型升级。四宜建投集团多元化发展,总资产超120亿元,项目投资达143亿元,融资规模破60亿元,市场化营收4.2亿元,开发、建筑资质双提升。创新生态链加快构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2家,新增高新企业3家、“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4个,入选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3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5.5件,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21.34亿元,均居全市第一。

(三)全力以赴抓融合促宜居。注重联动发展,全力推动城乡一体规划建设。城区更具品质。北赵店地块“清零交地”,4447套安置房开工建设,纳入省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启动全市最大城中村姚家湾片区征迁,170名干部集中精力日夜奋战6个月,签约率达95%,刷新征迁新速度。投资1.2亿元完成龙湖片区24个老旧小区改造。打通惠利大道、淮陈路等“断头路”,完成淮舜南路、国庆西路升级改造。改造老旧燃气管网86公里,实施雨污分流小区335个,修复城市雨污管网堵点1.4万处。下大力气解决2020年以来汛期暴露的险工险段,新建耿石段至石姚段退建堤,通过拆除复堤、更换闸门等措施彻底消除石头埠、廖湾村、三水厂、造纸厂、史院保庄圩等十余处隐患。完成主城区排涝泵站“双回路”供电改造,实施曹咀孜涵提升改造,老龙王沟末端、曹咀排涝站前池扩容蓄水量20万立方米,防汛防涝水平大幅提升。建成工贸学院等4处街头游园、口袋公园,尽显城市方寸之美。乡村更富魅力。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四好农村路”13公里,完成改厕260户,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2个,完成村级污水治理3个,污水设施建成率达92.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投资1389万元延伸农村供水管网84.8公里,改善7280人饮水质量。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投入专项资金2538万元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项目15个,带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生态更加优美。全面完成省环保督察及市级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105件信访件和2件环境问题高效办结。强化“五控”措施,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下降5.6%、6.9%,优良天数比例达79.1%。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深入推进淮河水岸联治,投入1.6亿元实施十涧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建成沿淮绿色廊道1.5公里。创城更显成效。全员参与、全域推进文明创建,取缔盘踞道路多年的朝阳临时菜市场、临时花鸟虫鱼市场等骑路市场5个。修复城市外立面1071处5.97万平方米,修补街巷56条、坑洼破损路面2.2万平方米,拆除大型户外广告104处、违法建筑2.65万平方米,整治小刘庄、王郢巷等架空线缆点位265个。新改建垃圾中转站6座、垃圾分类亭(房)70个、公厕33座。

(四)矢志不渝抓民生促和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把“民生清单”变成百姓“幸福账单”。民生实事见行见效。投入13.4亿元,扎实推进十项暖民心行动,全面做好13项省市民生工程和16项区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占财政支出87%。37个社区建成“三公里就业圈”,落实创业担保贷款2.18亿元,新增就业1.3万人。新增停车泊位5800个,新建改造柏园、钟郢、曹庵等菜市场13个。建成投用老年食堂(助餐点)98个,新改建老年学校85个。新增幼儿托位1112个、公办学位2300个,提供儿童免费口腔服务8000余人次。新建改造健身设施350个,新增徽菜连锁企业(店)3家。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投入6380万元,建成十六小分校,维修改造龙湖中学、十八小等36所学校;翰林锦里、东悦府等3所幼儿园交付使用。强化“双减”政策落实,课后服务、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拓展文化惠民成果,建成投用区文创馆和洞山、淮滨城市书房,举办文化惠民、少儿艺术展演112场。积极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及省级健康促进区、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实现村居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法律顾问公益服务实现村居全覆盖,建成省级示范司法所2个。新增改造社区组织、养老用房8600平方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成功化解政府债务1.92亿元。区矛盾调解中心获评全省“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成网格化管理示范点18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扎实推进“网警结合”,打造“五分钟快速出警圈”。提升全民反电诈意识,电信诈骗立案数、损失金额分别下降35.7%和29%。抓紧抓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工作,统筹推进食品药品、特种设备、自建房、高层住宅等隐患排查整治,整改各类问题隐患6259个,智慧电梯监管覆盖率达90%,事故总量、亡人数量“双下降”。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阅批群众来信制度,区级党政领导公开接访249批次2091人、阅批群众来信3504件、包保化解历史积案55件。

(五)持之以恒抓作风促效能。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习、大宣传、大贯彻,更加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制度。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委实施细则,始终保持整治“四风”高压态势。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结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建议139件、政协委员提案131件,办理“聚民意、惠民生”意见建议1785条。出台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建立“府检”“府院”联动机制,坚持政府学法制度、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做好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加强审计监督,规范权力运行。严控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下降3.1%。乡镇街道政务公开专区实现全覆盖,依法公开政务信息1.2万余条,办理“市长热线”等各类公众诉求6万余件,连续7年荣获全省政府网站工作先进单位,连续5年获评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

与此同时,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工商联、残联、工会、志愿服务、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统计、外事、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人武部新营区投入使用,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等工作迈出新步伐。

各位代表,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非常之时,同心干事的每个时刻都令人感动,每个坚守岗位的人都是英雄。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奋战在疫情防控、征迁改造、文明创建等攻坚一线的干部职工、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田家庵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挑战,主要体现在: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低于预期;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仍显不足;制造业规模较小,服务业大而不优,乡村产业发展相对薄弱;大量城中村改造任务繁重,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待仍有差距;生态环境质量仍需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有待增强;少数干部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意识还不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加快解决,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区人民期待与重托。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