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关于《淮南市田家庵区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政策解读
一、出台背景和文件依据
2018—2023年,市政府连续两个三年实施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三年行动,推进了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水平总体提升,为实施2024—2026年三年行动奠定了基础。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田家庵区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性、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扩大行业供给潜力,激发产业发展动能,推进养老多业态融合,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依据《淮南市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淮府办〔2024〕15号)精神,制定《淮南市田家庵区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2023年,区政府印发了《田家庵区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计划实施以来,在推进我区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覆盖面较小等。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性、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根据淮南市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2024—2026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制定了田家庵区三年行动计划。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一)起草初稿
根据市级文件精神要求,区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于12月初,召集养老服务办公室等召开《行动计划》起草会议,商讨起草总体思路、主要内容,12月20日前形成初稿,并在政府协同网征求区发改委、区卫健委、区医保局、区科技局、区工信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消防救援局、区总工会、区妇联等单位意见,根据各单位反馈意见又做了修改。
(二)报区政府批准后,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印发。
四、工作目标
到2026年,田家庵区养老服务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五、主要任务
《行动计划》以“构建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明确养老服务领域“七大行动”。
一是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行动。完善落实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和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对象补贴政策,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推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体系建设。聚焦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的有序衔接、农村养老服务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明确了机构护理能力提升、优化社区居家养老供给、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等重点工作。到2026年底前,建成1个“物业+养老服务”示范点、1所以照护失能失智老人为主的区域性养老服务机构、完成市级下达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和农村幸福院建设任务。
二是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健全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机制,扩大居家上门服务覆盖面。优化老年助餐服务供给,保障助餐服务连续稳定。全面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动态调整特困供养标准、高龄津贴标准和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相关补贴标准。推进医康养深度融合、深化养老服务数字赋能、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等具体工作,逐步建立医养有序转诊、双向转介机制,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等工作重点。到2026年,我区建设2家以上优质医养结合机构、至少建设1家智慧养老机构、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比例达到50%以上。
三是养老产业促进行动。积极引导国有企业等社会资本建设运营“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利用自有物业或闲置国有资产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补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短板。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调动养老服务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衣、食、住、行、医、康、养、护等智能化无障碍适老化新产品,推进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依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康复器具租售中心。鼓励支持在养老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等设立康复器具租赁点,完善供应商准入标准,推广应用优质老年辅助器具。积极拓展老年教育办学主体,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因需施教,创新发展老年教育,鼓励依托院校、养老机构等开办老年大学适度扩大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范围、提高改造标准,完成市下达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任务。鼓励发展老年数字教育,大力开发线上学习、互动交流等创新教育产品。
四是康养基地建设推进行动。积极参与安徽省长三角康养基地创建评选,明确了旅居养老的发展路径,即是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打造旅居养老路线,推广丰富的旅居养老产品和定制化服务,依托康养基地等,培育候鸟式、疗养式、田园式养老新业态,鼓励开展旅居养老推介活动。
五是协同发展环境优化行动。强调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定期公布养老产业扶持政策措施清单和投资指南,跟踪、评估市场准入有关政策落实情况。简化养老机构备案手续,完善养老机构登记备案、材料审核、建设标准、服务规范等咨询指导服务。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养老机构联合组建智慧养老技术创新平台。引导电商平台、实体商超举办老年购物节,探索发放养老服务消费券。
六是养老领域人才培优行动。从“人才储备、人才培训、人才激励机制”提出引导就业劳动者从事养老服务,增设养老服务专业,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养老服务补贴政策等任务,力争到2026年,实现每百张养老机构床位拥有1名社会工作者、1名老年人能力评估员,全区养老护理员培训人数累计超过1000人次。
七是综合监管效能提升行动。强调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跨部门协同监管及信息共享机制,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完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部门责任清单。加强对住建、消防、食品安全等的检查力度。建立养老服务信用监管体系,通过“红黑名单”,引导养老服务从业者诚信经营。
六、创新举措
在提升失能老人照护能力方面,提出引入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养老服务企业(组织)运营管理公办养老机构,到2026年底,我区至少建有1所以照护失能半失能人员为主的供养服务机构,满足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在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方面,提出优化特困公办机构布局,根据农村敬老院承担的功能,将农村敬老院分为区域性敬老院和乡镇敬老院。区域性敬老院以收住失能半失能(含失智)特困人员为主,乡镇敬老院以收住自理特困人员为主。在2026年底前,完成市下达农村幸福院和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建设任务,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在医养结合方面,到2026年,全区建成2家以上优质医养结合机构。
七、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工作任务。
二是强化用地保障。支持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优先以租赁、先租后让方式供地,支持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通过划拨或租赁、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供地,支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养老服务、医养结合项目建设。盘活利用城镇现有空闲商业用房、厂房、校舍、办公用房、培训设施及其他设施提供养老、医养结合等服务,并适用过渡期政策,5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权利类型使用土地。
三是强化资金保障。保障上级拨付养老服务资金用于养老服务工作,不挪作他用。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认真贯彻落实《淮南市田家庵区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九、解读机关和解读人
解读机关:田家庵区民政局
解读人:仇保喜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4-2690230
电子邮箱:46676892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