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解读《田家庵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2024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修订印发了《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办函〔2024〕11号),2025年1月7日,省政府办公厅修订印发了《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皖政办秘〔2025〕1号),随后,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淮南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淮府办秘〔2025〕4号),田家庵区按照省、市相关工作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安徽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及《淮南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淮南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结合我区救灾救助工作实际,按照能用实用管用好用的原则认真修订,最终经区政府审核批准,正式印发《田家庵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田政办秘〔2025〕7号)。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新修订的《田家庵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自然灾害和救灾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结合我区实际,通过总结应对自然灾害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完善救灾指挥体系、工作规程、响应条件及各部门工作职责,确保自然灾害发生前有预警,发生时有救灾,发生后有救助,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一)起草初稿。2025年1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修订印发了《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皖政办秘〔2025〕1号),按照省、市相关工作要求,田家庵区在基于《淮南市自然灾害救助预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和救灾救助工作实际,修订形成了《田家庵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
(二)征求意见。2月28日-3月28日,面向社会征求意见,通过协同向各有关部门征求了意见。
(三)会议审议及文件印发。经区政府第97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后,4月1日以田家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
四、工作目标:
规范田家庵区有关涉灾单位救助工作程序和工作职责,提升田家庵区自然灾害救助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救助受灾群众,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利益。
一是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快速有效的应急响应,最大程度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的保护,确保居民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资料的安全。
二是确保应急救援高效有序: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使救援队伍、物资调配、医疗救护等工作能够有序开展,提高应急救援效率,避免出现职责不清、行动混乱的情况。
三是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计划,有序推进受灾地区的房屋重建、产业恢复、生态修复等工作,帮助居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主要任务:
按照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和预案内容,我区预案正文分总则、组织指挥体系、灾害救助准备、灾害信息报告和发布、分级响应、灾后救助及恢复重建、保障措施、附则、附件9部分,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明确部门职责。进一步对我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涉及的有关单位进行了明确的分组,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规范田家庵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流程,提升田家庵区自然灾害救助能力。
(二)规范灾情报送。细化了乡镇街道、区直涉灾单位灾情信息统计报送、核查评估、会商核定和部门间信息共享等工作,增加了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如断电、断路、断网等),可先通过卫星电话、传真等方式报告,后续及时通过系统补报等内容。
(三)规范信息员培训。预案中明确了灾害信息员培训人群、培训次数、培训范围,引入表彰通报、考核制度,进一步提升田家庵区灾害信息员责任意识和灾情管理能力。
(四)完善流程图表。《田家庵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在修订过程中基于一、二、三、四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流程,设计了启动流程图,更清晰直观的显示启动流程和步骤,便于预案的启动、实施。
六、保障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预案中修订和完善了资金保障、物资保障、人力资源保障、社会动员保障、科技保障、宣传和培训等保障措施内容,细化了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下一步田家庵区将持续开展预案桌面推演等系列演练活动,持续提升田家庵区自然灾害救助能力。
七、 政策咨询渠道:
解读机关:田家庵区应急管理局
咨询科室:办公室
联系人:康威
联系方式:0554-2670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