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区增绿补绿三年行动计划
田家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田家庵区增绿补绿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属有关单位:
《田家庵区增绿补绿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区政府负责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全区增绿补绿三年行动计划任务表
2018年11月15日
田家庵区增绿补绿三年行动计划
为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加速提升全区森林覆盖率,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
2019-2021年,以河渠湖泊沿岸、农田林网、各类道路和“四旁”绿化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新增绿化面积13400亩,建成乔灌花草、针叶阔叶相结合、自然景观优美的生态防护景观体系,形成树有高度、林有厚度、绿有密度,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城乡一体绿化新格局。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6.5%,林木绿化率达到21%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5平方米。
二、主要任务
按照多树种、多层次、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因地制宜植树造林、栽花种草,绿化荒山荒地,美化环境,改善生态。重点实施五大建设工程。
(一)实施道路森林长廊建设工程。对区域内高速公路、国省道和县乡村道路已绿化路段进行完善提升,未绿化路段加快绿化,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道路绿化景观。按照道路两侧防护网外林带宽度50-100米的标准,以乔木树种为主,补植完善合淮阜、淮蚌等高速公路森林生态长廊。按照道路两侧宽度不低于50米的标准,建设国、省道和淮潘公路森林长廊。选用抗御污染、阻滞尘埃、吸收噪音且兼顾景观的植物,完善提升城区道路绿化水平。按照县乡公路两侧各栽植不低于2行,通村公路两侧各栽植1行的标准,以乡土树种为主,全面完成县乡村道路绿化,构筑有路必有树、有树必成荫的乡村绿色通道。对京福、商杭高速铁路和境内的普速铁路干线,采取营造林带、新建绿地、补植补造、拆违还绿、见缝插绿等多种途径,开展沿线视线范围内的车站、城镇村庄、河流堤坝、生产渠路等绿化,实现铁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绿色全覆盖。到2021年,新增道路绿化1000亩。(牵头单位:交通运输分局、区住建委;配合单位:区农林水利局、国土资源分局等;落实单位:田家庵区人民政府)
(二)实施河湖渠沿岸防护林建设工程。以淮河田家庵段、瓦埠湖等河湖沿岸及滩涂区为主,按照生态化、景观化的要求,与沿岸水土流失治理、河岸防护、观光旅游相结合,营建沿岸防护林带。到2021年,新增河湖渠沿岸绿化400亩。采取生态补水、退耕退养还湿、人工造林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开展湿地植被恢复,打造绿色湿地景观,创建舜耕山湿地公园,扩大十涧湖湿地公园植被面积。(牵头单位:区农林水利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住建委、国土资源分局等;落实单位:田家庵区人民政府)
(三)实施城市园林建设工程。在田家庵建成区,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通过广泛植绿、拆墙透绿、破硬添绿、见缝插绿等形式,对城区道路、公园、广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及闲置地开展绿化。抓好十涧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完善公园绿地的综合服务功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居民需求。按照园林城市创建标准,依托重点项目,加大田家庵建成区绿化力度。到2021年,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000亩。(牵头单位:区住建委;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农林水利局、区环保局、国土资源分局、区城管执法局等;落实单位:田家庵区人民政府)
(四)实施绿色乡村建设工程。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以创建森林乡镇、森林村庄为载体,大力开展村镇绿化。在全区乡镇驻地,开展环镇林带、绿地广场、街道景观建设及空闲地绿化。以行政村为单位,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空地进行绿化,营建环村片林。以农户庭院为单元,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院落空地栽植乡土树种,养花种果,发展庭院绿色经济,实现庭院花园化。到2021年,新增“四旁”绿化折算面积7000亩。(牵头单位:区住建委、区农林水利局;配合单位:国土资源分局、交通运输分局、区环保局等;落实单位:田家庵区人民政府)
(五)实施农田林网建设工程。构建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采取带、行、片、块结合、农林间作的方式,新建和提升以渠路堤坝为骨架的农田防护林网,在土地平整、开阔的区域营建片林,以提高林木覆盖率,改善农田小气候、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到2021年,新增农田林网折算面积3000亩。(牵头单位:区农林水利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国土资源分局、交通运输分局等;落实单位:田家庵区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级增绿补绿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发改、财政、交通、城建、农林水利、各乡镇、街道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林水利局,具体负责协调、规划和技术指导及日常工作。各乡镇、街道是增绿补绿三年行动计划的责任主体,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年度工程实施计划,落实实施主体,扎实推进任务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积极参与,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局面。(牵头单位:区农林水利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住建委、交通运输分局、各乡镇;落实单位:田家庵区人民政府)
(二)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投入、群众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整合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城建、美丽乡村建设等部门的绿化资金,统筹安排使用;通过招商引资,采取承包、租赁、转让等形式,吸纳企事业、社会团体、个人投入绿化;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动员公司企业搞好生产生活区绿化。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三变”改革,保障林地经营权顺畅有序流转。完善金融助力森林保护发展的机制,拓宽林业投融资渠道,建立区级财政支持增绿补绿三年行动计划的政策体系。(牵头单位:区财政局、区农林水利局;配合单位:区发改委、交通运输分局、区住建委、各乡镇、街道;落实单位:田家庵区人民政府)
(三)广泛宣传发动。各乡镇、街道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实施增绿补绿三年行动计划的重大意义,增强全民生态意识、绿化意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植树造林活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营造绿化淮南大地、建设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加快推进国土绿化。(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区农林水利局、各乡镇、街道等;落实单位:田家庵区人民政府)
(四)严格督查考核。各乡镇、街道和区级各牵头部门要加强对实施增绿补绿三年行动计划的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建立五大工程实施台账,实行定期检查、定期通报。区绩效办牵头,区农林水利局等有关部门配合,建立考核督查体系,加大督查力度。各乡镇、街道及各有关部门要把实施增绿补绿三年行动计划纳入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严格考核、严格问责,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牵头单位:区农林水利局;配合单位:区绩效办、区委宣传部;落实单位:田家庵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