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推动田家庵区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2-08-09 15:06信息来源:田家庵区教体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孔德琴、何灯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田家庵区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的建议”的建议,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田家庵区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区中小学紧紧围绕“四为主、四为辅”扎实推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强化劳动意识。各校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把劳动教育课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方案,认真撰写每一节课教案,真正把劳动教育课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强化校园劳动教育环境,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部分中小学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长廊,开辟劳动教育实验角,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如部分学校在课后服务中融合劳动教育,开展手工制作、工艺剪纸、科普制作等活动,着力把劳动教育开在经常、融入日常。又如,全区大部分中小学利用每学年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在学生的小品节目表演、美术和手抄报作品的展示以及讲故事比赛和演讲比赛中,

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渗透。    

   2、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增强劳动能力。中小学劳动教育重点是在实践,只有通过实践动手操作,才能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增强本领。如淮河中学开展的“非遗进校园”“适性教育”等成效明显,劳技课、综合实践课、美术课、创客课,覆盖了小学各年级三点半的课后服务。目前,我区有12所学校开展了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后服务。又如我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对外开放,每年吸引了全市2万名中小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根据区教体局要求,全区所有的区属中小学每学期必须到活动中参与一次集体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每次活动后,同学们都要完成1-2篇劳动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过活动的开展,学习笔记的记录,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本领,提升了他们的劳动能力和劳动素养。

    3、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培养创造思维。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关键在校内,校园才是中小学劳动教育“大本营”。田家庵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聚焦强化校内教育与校内活动结合,如田十五小积极打造“辛勤劳动、收获果实、爱心义卖、传递温情”为主题的综合劳动课程,将校内微型小菜园、点点观测场等作为实践阵地,引领学生观察体会玉米、瓜果等植物春季生长发育、秋季结果收获过程,同时组织学生对果实进行义卖,义卖款物曾捐献给连岗村小一名白血病学生,既锻炼了学生劳动能力和创造思维,也奉献了爱心。如田十八小的“红领巾”志愿服务行动、龙湖中学“创文明城、做文明人”学生自管会等项目已成为具有一定地域影响力的劳动实践品牌。注重校外实践,部分中小学联合区内淮南师范学院、益益乳业、淮南博物馆、八公山豆腐等知名企业合作建立青少年社会劳动实践基地,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之间的衔接互动。

    4、以个性为主,综合为辅,创新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导向作用,适时举办劳动技能比赛和成果展示,营造劳动教育创新环境。各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纲要》要求,实行按年级“分层教学”,做好统筹规划,家务、校内、社会劳动各有分工。同时,按照“发展个性、树立典型、争先创优”的原则,建立完善校级、班级、家长三级考评机制。如舜耕中学利用每学年的科技艺术体育节,组织手工制作、绘画、科技小作品、家务比赛等评比,坚持以个性化作品和个性化做法为主,实施“一人一案”,凡是积极参与劳动教育又具有自身特点和特色的学生,给予优秀评价等级并授予奖状证书,对参与活动特别积极主动、收获较大和具有劳动实践探究精神的学生,授予“劳动新星”、“劳动小能手”称号。全区中小学生在多元评价、分级达标的考评进程中,初步形成树典型学典型的浓厚氛围。

感谢您对我区教育事业的关心,也希望您能一如既往的

支持我们!

    

                     

2022年7月26日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