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52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3-08-04 10:29信息来源:田家庵区教体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郑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 健全育人机制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综合体系,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印发“田家庵区文明城市创建倡议书”,开展系列“小手拉大手”文明创建活动。以学校为主阵地,持续强化校园安全管理,扎实推进法治进校园教育,重点关爱特殊群体学生。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创设全面育人环境。区教体局认真落实“双减”政策,用心开展好课后服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优势,适量引进社会第三方资源,有效实施课后服务各类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课外、课内相互促进,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争创省级文明校园5所,淮南市第二届文明校园13个,田家庵区第二届文明校园17个。争创淮南市绿色校园12所,其他各校园今年都在积极申报中。同步推进安徽省健康校园创建工作。发挥社会大课堂作用依托街道、社区,积极整合社会爱心组织和志愿者资源,广泛深入各校进行普法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德育教育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主题宣讲,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氛围。

二、 丰富活动载体

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结合国家公祭日、建党纪念日、国庆节、禁毒日等重要节日,广泛开展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网上公祭等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听党话、跟党走。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英雄模范学习宣传活动,积极创建文明校园。突出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育人作用。动员广大中小学生利用假期开展“参加一次家务劳动”“孝敬一次父母长辈”“进行一次文明用餐”“践行一次文明行为”“宣讲一次文明规范”文明实践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学习文明礼仪、践行文明行为、传播文明理念,营造人人讲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制度,对区青少年心理辅导站师资力量进行重新调配使用,有效做好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疏导。积极组织开展田家庵区科技艺术节等科普活动、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让学生在学校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全面发展。在2022年淮南市“谁是球王”争霸赛中,田家庵区中学男子组荣获季军,小学女子组荣获冠军,小学男子组荣获冠军。同学们在体育赛事中,练就了合作意识、拼搏精神和坚强意志。向军人致敬——淮河中学舞蹈《甜甜的枣儿》荣获全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舞蹈组一等奖。组织开展了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工作,全区共表彰区级新时代好少年50名,提名区级新时代好少年7名,推选市级新时代好少年5名。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收到征文100多篇,选送20篇优秀征文参加市级比赛。开展演讲讲故事比赛,推选4名优秀选手参加市级比赛,洞山中学周涵荣获市级一等奖,代表淮南市参加省级比赛。组建50人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

三、 关爱弱势群体

创新服务形式,联合义工、社工组织,实施开展关爱之家、亲子阅读、守护雏鹰、女童保护、睦邻文化等服务项目,为未成年人提供最细微、最活跃、最贴切的服务,形成常态化机制。年初,保障168名学前困难儿童基本生活,每人每学期600元,共发放资金4.8万元。联合区文明办,开展“心手相传 希望递传”关爱志愿行活动,为中心小学部分学生代表送上助学礼品。全区教体系统2300余名党员干部教师直接参与所在社区卡点值守、出入证检查、疫情防控宣传、关爱特殊群体等活动。累计开出志愿者服务9万余场次。

四、 营造良好环境

区委宣传部多次联合公安、执法、消防、教体、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校园周边进行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对网吧、游戏厅、学生托管点、文具店、无证摊贩等重点场所的清理整治,有效改善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积极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与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已达100%,定期举办中小学幼儿园食堂管理人员和厨师专题培训,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无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努力为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全区各中小学校园内外均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等宣传画或公益广告牌,并通过微博、微信等客户端定期发布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做法、动态报道,持续传递了田家庵区文明创建的正能量。发放5万余份家长调查问卷,同时开展线上线下学生问卷调查,扩大文明城市创建知晓率。

    感谢您对我区教育事业的关心,也希望您能一如既往的

支持我们!

    办复类别:A类                      

    联系电话:2698165 

人:宗令平                       

                                    2023年726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