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十届政协三次会议第88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3-08-04 08:34信息来源:田家庵区教体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程晓君委员:

    您提出的“推进农村‘双碳’绿色发展节能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的提案,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绿色学校和学校建设为载体,巩固绿色学校创建成果,优化学校生态环境、建设学校生态文化、完善学校生态制度,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对中小学校生态工作的组织领导

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我局由宣教科负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指导中小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开展以绿色为主题的环保教育等活动,不定期检查中小学校校园建设的情况,使工作科学有序地推进。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人为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人,负责学校校园环境建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在师生中努力培养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意识。

二、明确校园建设要求,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各学校要根据校园地域范围,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做好校园整体规划,做到分步实施,逐年完善。校园建设按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基本分开的原则进行。校园实行“三化”建设:绿化:除建筑物、校道、运动区外,其他空地一律要绿化,达到“不见泥土、无处不绿”,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美化:不乱张贴,宣传横额、宣传标语、宣传牌等悬挂、摆放整齐美观,并设有固定的宣传栏。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净化:建立卫生制度,落实班级管理责任制,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保持地面整洁干净,无卫生死角。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丢果皮、纸屑。校园内不准放养家禽、家畜,严禁养狗;校园内空地一律不准种菜。

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宣传

各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国旗下讲话、环境教育日、生态环保主题班(队)会、环境实践活动等方式宣传和倡导生态文明,树立生态环境意识,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广大师生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积极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地球一小时”、“中国水周”、“植树节”等重要时节的纪念和宣传活动。

四、倡导低碳生活,建设节约型校园

学校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推进绿色消费节约资源能源,学校在节能、节电、节水、节纸等方面措施有力,成效明显。

一是加强了用电管理。要求师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随手关闭不使用电源,合理使用电脑、空调、电灯等设备,积极推广节能的用电设备,加强对用电设施设备的检修,防止漏电和浪费现象。二是加强了用水管理。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校会、班会等形式教育师生节约用水,对水管等设施经常进行检查,避免管网漏损和长流水现象,厕所采用低水量冲洗等。三是加强了用纸管理。学校印发的讲义、辅导资料要严格控制,印发的资料要登记审批,控制用纸量。推进办公节材工作,倡导“无纸化”办公模式,利用校园网络、电子邮箱、校讯通平台等电子媒介传送文件材料。四是控制学校污染源。学校在购置设施设备时要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的要求,学校食堂能认真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做到持证办食堂,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持培训证上岗,每年都要进行体检等。全区学校食堂不使用一次性餐具,食堂剩余饭菜有专人定时清运,校园垃圾定点放置并定期清运等,确保校园卫生的干净整洁。

五、开展专题研究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

学校结合本地和本校实际组织师生开展生态文明的课题研究和研究性学习,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征集环保金点子、开辟种植基地、班级植物角和种植校园生态林等方式,使广大师生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上来,形成环保教育立足学校、环保意识渗透家庭、环保行动影响社会的良好机制。特别是已获得省市级绿色学校称号的学校,开展生态实践教育活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感谢您对我区教育事业的关心,也希望您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

办复类别:A类

联系电话:2698165

人:宗令平                       

2023年726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