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前教育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1-26 10:27信息来源:田家庵区教体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为鼓励、引导辖区内各幼儿园健康发展,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科学保教,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 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现将本年度工作具体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前教育基本概况
    田家庵区是淮南市的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辖4个乡镇、9个街道,现有户籍人口约56万。目前,我区学前三年适龄幼儿数为14229人;在园幼儿总数为13946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在公办园幼儿数8375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60%;在普惠性幼儿园幼儿数13465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6.6%。我区全面完成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分别达到90%、80%、60%的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986”目标任务。
(一)丰富多彩的保教活动
    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按照《淮南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2023年全市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我区制定《田家庵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2023年全区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5月20日至6月20日开展主题为“倾听儿童,相伴成长”的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聚焦本地幼儿园保教实践中的专业难点和困惑问题,宣传幼儿园教师坚持以幼儿为本,在日常保教工作中倾听理解幼儿、有效支持幼儿学习发展的情况。
    组织网络巡展,在教体局官网开展宣传,以文字、表格、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宣传本地区幼儿园教师在日常保教工作中倾听理解幼儿、有效支持幼儿学习发展的实践成果。引导幼儿园把真实、鲜活、有效的经验案例总结梳理出来,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幼儿园形成真正尊重、理解和支持幼儿发展的良好氛围。
    持续深入宣传,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把方向、确保科学性;提高警惕,自觉抵制不正之风,杜绝商业化运作,严防任何单位和个人借宣传月名义搭车,开展商业性宣传、推销,确保公益性。
上报田三幼、田五幼优秀视频案例,经审核通过报至省教育厅,聚焦提炼可供其他学校和幼儿园学习借鉴的经验。
(二)积极促进保教质量提升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前教育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探索提升教师保教实践能力的有效路径,构建区域保教质量整体提升的管理机制,推动新时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田家庵区是教育大区、教育强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有着浓厚的教育氛围和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申报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的通知》(教基厅[2023]8号)精神,我区成功申报省级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实验区,现已报送教育部,参评国家级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实验区。未来三年将依托试验区区域整体推进的总体规划,成立了幼儿园保教质量水平提升领导小组: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广路为组长,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李袁为副组长,成员有基教科、成教科、教研室,下设办公室在基教科。根据部门分工不同,压实责任,全力推进区域内保教质量提升工作。
   为扎实提高办园整体水平,11月2日开展了《评估指南背景下的幼儿园保教质量内涵与提升》的业务培训,全区公民办幼儿园业务园长及教师200余人参加了培训。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围绕影响质量的核心要素开展实践探索,力争通过三年时间进一步构建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1.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学前教育规律,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突破,以项目为抓手,切实提升保教质量,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2.认真学习与解读《纲要》《指南》的丰富内涵,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3.指导各园立足园本教研,不断探索创新,通过融合多种教育手段,促进教育科研良性发展,彰显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升保教质量。
    4.深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采用观摩教学、游戏指导观摩、教师专业技能比赛等活动促使教师学会观察、分析和反思,鼓励老师在“实践-反思-再实践”中,不断提高。积极倡导建立学习型组织,发展学习型群体。
    5.指导各园结合自身园本课题研究“五结合”,即与日常常规活动相结合、与幼儿发展相结合、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大型庆祝活动相结合、与家园共育相结合,积极开展实践研究;注重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创新。
    6.高质量协同,增强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向家长展示办园理念、课程特色、教学过程等,提高家长对本园各项工作的认同感。逐步建立科学的教育观念,营造和谐的家园共育氛围。
    7.逐步提升家园共育理念,鼓励引导教师、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积极构建家园同行和幼小协同共育机制。准确理解把握何谓科学幼小衔接,帮助孩子做好心理、生理、生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准备,更好地应对幼小衔接,轻松自然地融入小学的新环境。
(三)继续做好安心托幼工作
    根据《淮南市安心托幼行动方案》及结合我区实际制定的《田家庵区安心托幼行动方案》,到2025年,全区总托位数达3937个。2023年新增托位数835个, 2024年新增托位数835个,2025年新增托位数835个。二是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到2025年,新增公办学位 3000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 7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低于90%。其中,2022年新增公办学位1000个;2023年新增公办学位 700个。三是到2025年,延时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其中,2022年秋季学期,幼儿园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2023年春季学期,已实现有需要的幼儿全覆盖。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新增托位1000个,完成新增公办园学位700个。
    开展幼儿园延时服务核查。2023年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分别开展了幼儿园延时服务专项核查工作,出台《关于开展田家庵区幼儿园延时服务核查工作的通知》,由区教体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李袁任组长。主要核查内容:延时服务结束时间是否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幼儿园可根据家长需求设置多个离园时间);延时服务课程或活动内容是否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成长规律,是否适合幼儿身心发展;参加延时服务的幼儿是否坚持家长自愿的原则,是否有强制或变相强制参加情况;幼儿园延时服务安全管理是否到位;延时服务收费是否按照相关收费标准,投诉举报等内容有无公示;托育和延时服务人数与学籍系统中填报数据是否一致;是否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宣传延时服务内容、方式、费用等。采用了系统统计核查和现场核查相结合。此次核查是我区延时服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的数据、经验支撑,于核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限时整改到位。
    3、存在问题。一是专业人员缺乏。根据要求,“新建和改扩建的公办幼儿园均要开设普惠性托班”,幼儿园保教人员缺乏照看3岁以下低龄幼儿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导致开设托班缺乏师资支撑。二是托育服务机制不完善。幼儿园保教服务由教体局审批,开展托育服务由卫健委备案(民生工程新增托位任务下达至卫健委),导致审批部门不一致,存在各自审批、证照不统一的问题。同时,幼儿园开展保育、保教两项服务的场地设施要求不同、服务人员资质不同,奖补资金来源渠道不同,资金使用范围不同,增加了管理难度。
    4、下一步打算。一是增加普惠托幼供给。根据上级的要求,多措并举,充分利用公共服务闲置场所和校舍等,改建办成托幼机构。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开办普惠性托育机构,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二是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强“卫教”融合,明确部门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强化统筹力度。三是开展托幼师资培训,为秋学期开展延时服务做好准备工作。四是持续巩固无证幼儿园治理成果,发挥乡镇街道网格员作用,对符合办学条件的发放办学许可证,提高普惠性学位供给;对于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