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区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幼小衔接同课异构研讨观摩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政策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为全区幼儿园大班教师和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提供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的学习机会,田家庵区2025年春季学期幼小衔接同课异构研讨观摩活动于5月15日上午在田十六小阶梯教室顺利举行,区教体局基教科、教研室、办公室工作人员参加。本次活动还吸引了全区幼儿园教师及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约300余人观摩。活动以“同课异构”研讨为核心形式,通过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教师对同一主题的教学展示,搭建起双向交流的平台。
活动中,田十六小一年级教师陈欣然以《一分钟》为主题开展小学阶段的同课异构观摩课。陈老师作为小学教师,课堂中更侧重学习习惯培养与知识传授的衔接,通过讲解、互动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田三幼庞媛媛老师则以《一分钟》为主题,呈现幼儿园阶段的同课异构教学。庞老师注重以游戏化、情境化的方式引导幼儿表达与探索,通过趣味活动让幼儿感知一分钟的时长与意义。
研讨课结束后,教师们围绕"幼儿园与小学在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上的异同"展开深入交流。大家结合两节《一分钟》观摩课的教学效果,就如何通过"同课异构"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展开讨论,现场氛围热烈。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葛雪梅老师对两节活动的目标达成度、环节设计及课堂组织进行了专业指导。她既肯定了陈欣然老师在学习习惯培养上的亮点,也指出庞媛媛老师游戏化教学的创新之处,同时针对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她强调幼儿园和小学两个学段不同中有相同,紧抓单元主题创设生活情境,从单元整体入手培养学生的框架思维,落实“三学三导”的模式,体现了跨年段学习特点。
此次活动还邀请到淮南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孙婷婷老师现场点评,孙老师指出:幼儿园老师蹲下身来与幼儿平视是幼儿学习的陪伴者,小学老师更多的引导学生回忆经历是学习的引导者,两节课都让参与活动的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加深感悟。
学前教育是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关系儿童健康成长与人口素质提升。本次活动通过"小幼协同"的实践探索,为落实“幼有所育”的民生工程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田家庵区将持续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助力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