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十届政协五次会议第41号提案的答复函
潘婷婷委员:
您提出的“让课后服务回归正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提案,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深化综改,坚持素质教育,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是坚持高站位,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双减”工作职责落实到位。提高政治站位。田区教体局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双减”工作动员部署会和推进会,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文件精神,成立了“双减”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推进各项工作,联合区市场监管、民政、公安、行政执法、纪检等多部门强化组织保障,形成闭环工作体系。加大推进力度。定期召开会议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探索方法。加强经费保障。实行严格经费管理,所有学校课后服务收费纳入平台监管,认真落实“收费标准、经费支出、分配方案”公示制度,真正让“每一分钱”用在课后服务上。强化督查指导。教育主管部门多次联合区委宣传部、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行政执法局、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督查,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督促义务教育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实行“一校一案”。召开“双减”研讨会,聚焦提高作业管理水平、优化作业设计质量、创新作业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着力推动校内提质减负增效。
二是坚持协同育人,强化创新举措,稳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协调育人。指导各校依据校情制定“一校一案”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多方面优势,引入第三方平台资源,优化各科类教师资源配置。采用“托管+拓展”模式,开展社团活动,设置体育、艺术、劳动教育、科学普及等30 多门课程,家长自愿选课,努力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快乐成长。创新工作举措。针对“接娃难”问题,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课后托管制度,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和家长采取“自愿+申请”模式,由各校安排教师轮流值班看管,确保托管科学、规范、安全、有序。强化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等亟需校内课后服务学生群体的关心爱护,鼓励教师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校内给予辅导帮助。对参加“延时服务”的教职工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度,保障教学质量。全区53所中小学已实现课后服务“四个全覆盖”,参与学生人数近6万人,课后服务工作运行平稳。加强交流指导。“双减办”联合区教体教研室、督导办、名师工作室等相关科室,加强对课堂教育教学进行指导、督办,开展“双减落地、视导先行”活动、“双减”优秀案例征集、作业设计大赛、“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研讨课等。开展校际联动促成长、“双减”高效课堂。三是坚持课内为主,强化保障措施,着力提升校内课后服务水平。坚持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坚持问题导向、目的导向和效果导向,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完善保障措施,不断提升课堂质量。强化技能提升。聚焦强化师资力量,加强培训培养,师资队伍整体提质。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2392人次,选派校长、教导主任、教师分别到安师大、合肥学院等地参加学习培训。把课后服务开展工作情况纳入校园长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从严开展校园长、书记绩效考核和发展性督导评估,强化结果运用。加大监管力度。设置、公布举报电话,对发现问题建立清单,逐一跟进整改。同时,指导各校在“双减政策”落实中根据家长的需求和反映的问题,不断修改优化课后服务实施方案。
四是坚持“一校一策”,强化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优化作业设计。坚持“一校一策”,分段分层设计作业,严控总量,提高质量,完善作业评价制度。推广采用分层递进布置作业,如,分难度适中的必做题、选做题、学霸题等,有分层作业、创新作业、拓展作业等。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及时、逐词、逐句、逐题批改作业,做到全批全改,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督促学生订正,并做好复批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促进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做到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面批矫正或予以个别辅导,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根据作业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完善各项制度。指导辖区53所中小学根据校情,制定完善“作业管理制度”“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制度”“课后服务经费管理办法”“课后服务收费公示制度”“课后服务安全承诺书”等,分年级、分学科加强作业统筹管理,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确保作业难度不超国家课标。严格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允许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推动家校联动。紧盯“五大行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校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工作群等平台作用,组织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班级作业管理,引导家长在监督学生完成书面作业的同时,根据学生自身和家庭实际情况,实时适布置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实践性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后作业负担。
五是坚持源头管理,强化审批监管,推动校外培训机构健康发展。校外培训机构是“双减”政策的第二阵地,坚持多管齐下、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制定全区校外培训办学行为标准,组织区直各部门及各培训机构负责人,召开校外培训机构工作会议,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承诺书》,严禁“利用寒暑假双休日节假日进行学科类辅导”严格“收费行为及标准”严禁“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教学行为。认真组织开展暑期专项行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着力净化校外培训机构环境,保障广大学生度过平安愉快、有意义的假期。执行“黑白名单”制度,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台账,依法依规实行动态管理。成立田区校外培训机构年检专家库,对存在办学行为不规范、侵害学生家长利益等问题的校外培训机构,确定为“不合格”等次,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加强安全管理,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区消防、文旅、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消防安全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校外培训机构“风险自知、安全自查、隐患自改”以及火灾预防能力。从严审批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资质准入,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对已审批的校外培训机构,实行最严格的规范。畅通线上线下举报渠道,不定期暗访,对发现的违规培训行为从严从重处罚。
下一步我区将聚焦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地位,确保提质增效。坚持问题结果导向,坚持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升课堂质量。聚焦强化师资力量,加强培训培养,实行教师全员培训,着力提高教师能力水平。坚持“严控总量,提高质量”原则,不断优化设计作业,进一步完善作业评价制度。突出举一反三,指导学生根据作业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后续学习能力。加强对课堂教学指导,坚持“双减落地、视导先行”,切实做到“以视促导、以导促效”。
感谢您对我区教育事业的关心,也希望您能一如既往的
支持我们!
办复类别:B类
联系电话:0554-2698029
联 系 人:刘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