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十届政协五次会议第48号提案的答复函
蔡林娟委员:
您提出的“对校园安全教育的两点建议”提案,校门口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区教体局和相关部门采取诸多办法来解决此问题,区教体局在职权范围内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区教体局制定并实施《关于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实施方案》。
各学校(幼儿园)结合工作实际,主要排查学校校园周边交通标志、安全设施是否齐备,上学、放学是否有交警维护秩序;距校大门200米内有无互联网、电子游戏营业场所及干扰正常教育秩序的经营性娱乐场所,有无“三无产品”,有无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现象等。
要求学校要严格划定校内机动车、电动车和自行车等各类车辆的停放位置,校内道路明确行车路线,做到人车隔离、人车分离,行人与车辆各行其道,坚决杜绝上下学时车辆与学生混行。
加强学生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进一步教育学生养成“文明行路,礼貌待人”的好习惯,自觉抵制各种违章行为。常态化落实护学岗,建立学校领导和值周教师挂牌上岗制度,坚持每天上放学期间,在学校两端路口执勤上岗,督促学生按照学校规定路线文明行走;联合交通职能部门,合理制定学校上下学路段车辆行驶时间和专业人员执勤安排,必要时采取临时限行管制,确保学生上放学时段的人身安全;联合行政执法单位,对学校周边出店经营和流动摊贩进行管理整顿,严禁在学生上放学期间占道经营,造成人行道拥挤。
学校利用家长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倡导绿色文明出行,提倡师生和家长在来校和接送学生期间绿色低碳出行,家校距离小于等于1000米的学生,建议家长步行接送,距离大于1000米的学生建议家长选择坐公交车或将车停放在离学校门口较远的地方步行去学校接学生,不要在学校门口扎堆聚集,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广泛宣传骑电动车、摩托车驾驶人和乘坐人必须佩戴头盔的交通法规,通过学校监督学生家长遵照执行。
二、加强心理安全防范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区教体局成立了由局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宣教科,牵头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开展。全区各校均成立了领导小组,逐步完善了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成立田家庵区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组建田家庵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名师引领作用。加强田家庵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设,齐心协力,为全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进课程。全区各中小学严格落实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设要求,做到了进课表、进课堂,专人专用,规范有序地开展。不断拓宽课程领域,丰富课程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如,龙湖中学根据自身实际分年级,分日常、开学、毕业、考试、比赛等不同情况编制了三本心理健康校本教材,全时段、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落实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学科育人的正向作用,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方式,积极引导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教学环境营造和谐、平等、主动的课堂心理氛围;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情感、态度等心理因素发展。如,淮河中学开发的九年级的《再试一次》、八年级的《青春的烦恼》、六年级的《时间的朋友》、五年级的《和压力做朋友》 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都深受学生欢迎。
(四)不断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重视学习培训,建立一支能力过硬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全区各中小学都购买了心理方面专业书籍,为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料。淮河中学采用线上建立“心师成长营”QQ群、线下“班主任沙龙”的形式,为教师提供学习与探讨的平台和机会。
(五)持续加强阵地建设。强化督查,指导各学校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规范使用。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拓展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如,田十六小通过“你好,小学生”、“赞美很重要”、“专注力训练”等专题,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快的适应小学生活;面对5年级学生开设“完善自我,悦纳自我”、“做情绪的主人”、“积极沟通”和“记忆有方法”4个专题,并针对不同班级表现出来的共性问题,开展了“积极沟通,团队合作”户外心理团辅,帮助学生在面对冲突时,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体谅共同进步。
(六)助力家庭教育指导。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主动加强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努力形成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如,淮河中学举办“心父母课堂”讲座,通过“家长微信读书会”以文字或视频方式传播亲子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创办公众号“淮河中学心理课堂”,介绍孩子身心发展的科学规律以及亲子教育的知识与经验。
(七)充分发挥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作用,开展心理公益服务工作。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充分发挥作用,面向全区未成年人、家长、社区等,开通心理健康热线,建立公益心理援助网络咨询QQ群。通过开设讲座和团辅课程,对全区未成年人、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树立科学养育观念,尊重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积极开展亲子活动,保障孩子充足睡眠,防止沉迷网络或游戏,有力维护未成年人及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提升未成年人幸福指数。
感谢您对我区教育事业的关心,也希望您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
办复类别:A类
联系电话:0554-2693122
联 系 人:金本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