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办学行为】2019年田家庵区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20-03-04 10:21信息来源:田家庵区教体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依法规范  分类管理  综合施策

努力构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

长效机制


 一、基本情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通知》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按照《田家庵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计划》要求,有田区教育体育局牵头,乡镇街道配合,现已摸排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115所,其中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共有7所,工商部门注册登记、面向中小学生进行学科培训的10所。目前,115所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基本完成。现汇报如下。

二、工作成效

1、广泛发动宣传,强化群众监督举报。教育体育局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工作群的宣传媒体,各校利用校门口电子显示屏不间断播放宣传标语,公布举报电话,广泛发动宣传,让家长了解政策,自觉抵制到非法培训机构参加辅导,杜绝非法培训机构招生源头,尽力铲除非法培训机构生存土壤。 目前,群众参与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热情明显增高,无证无照举办培训学校和在职教师在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的行为得到全面遏制。

2、印发文件汇编,开展自查督查监管。为进一步促进办学行为规范化、程序化,区教育局印制了300份“田家庵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文件汇编”发放给校外培训机构,并要求各培训机构严格对照文件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整改,教体局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监督检查,并强化日常监管,效果明显。譬如,自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前来田区教育局咨询规范办学所要达到怎样标准的培训机构明显增多,

3、强化师德师风,倒逼非法机构关停。强化立德树人机制落实,教育体育局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年活动,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区属学校在职教师签订《田家庵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严禁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和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通过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杜绝了违规补课、兼职行为,部分家庭作坊式培训机构已经无法聘任到教师和招收到学生,倒逼非法校外培训机构和地下补课场所,不得已自行关停。

4、建立白名单制,办学行为规范有序。在乡镇街道大大力配合下,教育体育局通过长达八个月专项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基本完成,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有序,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问题。截止到2019年3月,115所校外培训机构,通过整改基本达到办学条件45所,已颁发办学许可证5所,取缔或自行停办43所,暂时停办整改18所,自行取消文化类培训2家,向社会公布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29家,建立健全了白名单制度。

三、下一步打算

1、准确利用线索,加大摸排力度。2018年摸排基础上,继续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加大摸排力度。准确利用群众来电来信举报提供的线索、乡镇街道提供的线索,加大摸排力度,对及时查处未摸排登记的校外培训机构及存在问题的培训机构,下发整改通知书,对基本达到办学要求的培训学校要求其到教育主管部门申请办证。

2、开展评估验收,依法审批登记。成立田区教体局校外培训机构评估验收专家组,对新增34家培训机构按照《安徽省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进行评估验收,依法依规开展审批登记。

3、强化培训学习,加强分类管理。田家庵区教体局编印了300册《田家庵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文件汇编》,发放到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要求各校认真组织学习,按文件要求依法规范办学。按照分类管理要求,把这次排查治理过程中登记在册的小饭桌报区政府相关部门,要求其办理食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相应的房屋、消防安全证明。

4、加强鼓励支持引导,改善办学环境。对在排查整治过程中发现办学场所不达标,但有鲜明办学特色,家长口碑好的培训机构,我局引导他们组成办学联合体进驻商场、写字楼联合办学。现我区金口才等八家培训机构就已进驻新时代广场办学,由新时代广场为培训机构提供安全保障和物业保障。近期田区政府筹备整合南京新百营业场地,为校外培训机构进驻提供合适场地。

5、加快白名单审批,创新课后服务模式。目前,我区在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登记68所培训机构,已向社会公布白名单29个,对已取得办学许可证的培训机构还未到工商行政部门注册要求尽快办理营业执照。             2019年6月27日,田区教体局与浙江课管中心签订“全域教育课后服务”平台服务及线下管理服务协议。遴选社会优质培训机构进驻十二所试点学校,主要是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满足中小学生选择性学习需求、培养发展兴趣特长,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