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区科技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谋划

发布时间:2023-02-15 10:31信息来源:田家庵区科技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2年,区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省委郑栅洁书记来淮调研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在我区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优化创新生态体系,坚定不移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1、贯彻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关于省委书记郑栅洁系统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通报》,积极宣传各类科技惠企政策,通过重大专项引导,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做实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积极争取淮南市统筹整合财政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线上申报、线上办理,18家创新主体参与申报高新技术领域、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农社领域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领域等21个项目,申报奖补资金281万元。

2、聚焦高新技术产业,深化“双招双引”推动新兴产业聚集发展。构建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的企业培育链,培育创造新技术、新业态、新供给,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焦。坚持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作为区域科技创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着力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体系,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指导企业向高新化、高端化发展,形成支撑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建立高企培育库,经省科技厅认定,全年6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新增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22家。我区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26.2%,全市排名第三,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59.43亿元,输出技术合同交易额26.3亿元

(二)加大人才引培力度,深化协同创新能力

紧紧围绕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坚持高端引领、优化结构、统筹实施、科学推进,培养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依托科技项目和科技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团队,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我辖区淮南市泰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吕红军等3人入选第八批省“特支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22年辖区新增“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4个,现有“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13个,拥有省高层次人才团队1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1个,进一步增强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科技人力支撑。

(三)加快培育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和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给予配套支持。支持企业牵头科研院所、高校建设技术创新联盟,联手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共同组织实施所在领域的重大科技专项。持续重视企业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通过搭建“政产学研用金”合作平台,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规上企业整合企业内部研发资源、引进外部创新资源,建设独立研发机构。引进并扶持科技型企业围绕细分领域组建研发平台,链接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当前,我区拥有市级众创空间5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累计建成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14家。拥有省级社会发展类科技项目3项,省级研发项目重大专项8项。

(四)提升保障服务能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开展科技干部全员深入企业大调研活动,旨在摸清我区科技创新中的难点,了解企业创新需求,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5月23日向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小型企业、重点高新产业企业等科技类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难点和科技创新需求问卷调查,5月25日市区科技干部实地走访三正集团、智能电器厂、宜生生物科技、鑫宏机械、青网科技园等企业,5月26日,召开科技系统大调研田家庵区企业座谈会,分别围绕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引育留用、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技术研发创新和发展壮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调研,建立科技型企业需求台账,一企一策、持续跟进、搭建平台、解决问题。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贯彻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结合我区区情选派省、市、区级科技特派员,积极选任乡土人才,推进科技特派员“一对一”服务行政村工作,实现科技特派员36个农业行政村全覆盖。3-12月,省、市、区级科技特派员服务行政村180余次,开展技能培训120余次,解决了小麦赤霉病、草莓秧苗回田、重茬灌水高温消毒等问题,解决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控、饲养管理及于学校对接产学研合作等实际问题,引进示范了西甜瓜嫁接砧木品种2个,瓜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模式1套。拥有星创天地1个(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沿淮西甜瓜嫁接育苗产业星创天地),申报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瓜菜集约化育苗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申报市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田家庵区牛肉汤产业园牛肉汤深加工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拥有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个(安徽永冠西甜瓜栽培全程服务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市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个(高效草莓种植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范圩村西甜瓜育苗基地)。

(六)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一是开展2022年度科技活动周工作。5月21日上午,科技活动周线上启动后,区科技局围绕2022年科技活动周的主题“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利用一周时间,集中开展线上线下“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开展企业座谈会、入企走访、科技特派员走进田间地头、普法宣传等科技周主题活动。二是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积极落实“安全生产必须依靠安全科学手段,安全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三是开展“绿色低碳、节能先行”主题宣传,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速绿色转型,提升社会节能降碳意识和能力,促进形成绿色低碳生活生产方式。四是开展防震减灾应急宣传,让居民了解灾害、认识风险科学掌握避灾自救技能,推动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提高综合减灾能力五是科普工作者、志愿者宣传科学防疫,提醒企业复工复产复课不能放松防控意识深入企业用科技驱动助力发展。通过组织开展科技咨询服务和科普活动,不断提高了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培育群众尊崇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培养青少年投身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远大志向。六是开展了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文明实践中心科技志愿者活动9月19日大学生科技特派员与科技志愿者们通过悬挂横幅设置服务咨询台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向感兴趣的市民宣传科普中国科普员招募活动,同时普及相关科学常识

二、2023年工作谋划

1、强化宣传力度,落实科技政策

完善科技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全面深入企业宣传指导,让企业做到知晓政策、用好政策,并结合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研究新政策,切实降低企业创新活动成本,帮助企业树立依靠科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识,提高企业申报主动性,强化企业内生动力。

2、强化平台建设,促进成果转化

进一步深化协同创新机制,着力激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活力。建立对接服务和考核机制,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双链融合”发展,培育成果转化主体。加快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推进与大院大所深度合作,积极帮助申报高质量科技项目,提升创新效率。

3、强化人才集聚,建设人才高地

积极推动区域企业与大院大所合作,延揽高层次科技团队和人才,厚植发展新动能,助力企业和区域经济寻求新的增长点。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积极打造人才链,推进“产创才”融合,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

4、强化农业科技,助推乡村振兴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强化科技特派员人才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强化政策引导,坚持目标导向,落实资金和政策,激发科技特派员干事创业积极性;强化示范带动,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作用,不断提升服务成效。

5、助力科技特派团发展,打造利益共同体

以企业科技创新为主体,以科技成果技术转让为抓手,依托科技特派员团队的人才、技术优势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发挥淮南牛肉汤规模生产企业核心工艺优势,成立淮南市传统牛肉汤技术创新研究院。结合淮南市牛肉汤产业发展实际情况,谋划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牛肉汤技术创新研究院。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