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4-07-02 16:14信息来源:田家庵区科技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4年上半年以来,田家庵区科技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科技局的精心指导下,坚决践行科创支撑战略,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创新主体质量有提升

一是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全面梳理摸排辖区内科技型企业研究开发能力,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加研发费用。全区R&D投入6004.4万元,比去年增加12.8%

二是注重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对重点企业的技术骨干和财会人员开展专项培训3轮,并到企业现场走访指导30余次,通过宣传政策、讲解业务知识,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进行。第一批申报工作中成功培育7家新申报、4家复审企业向省科技厅申报第二批已培育6家新申报、2家复审企业,当前正在区税务局审核阶段。

三是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重点关注13家规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按照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开展科技创新政策宣传服务,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着力提升增加值纳统率。

(二)创新平台成果有转化

一是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需求,科学规划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建设现拥有国家级创新平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其他省级创新平台4家、市级创新平台24,拥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市级众创空间3围绕辖区牛肉汤产业特色打造区域特色创新中心,组织淮南宜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徽旭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合作,共建省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二是开展技术合同登记。为推动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推进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今年以来,区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强科技行动安排部署,把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抓手,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创新工作方式,主动靠前服务、多措并举深入挖潜纳统,全力“保质增量”。上半年来,有效征集企业技术难题与技术需求,帮助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寻找合适合作对象。上半年登记吸纳沪苏浙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1580万元,已超额完成全年500万元任务。

三是培育科技孵化器企业毕业。抓紧做实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这个主抓手,加强科技供给和需求对接,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用心用情用功“孵化”中小企业。全区共培育4孵化器企业(安徽佐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坤语物流有限公司、安徽贝通建材销售有限公司、淮南路歌物流运输有限公司)顺利毕业

(三)创新人才队伍更壮大

一是强化人才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人才分类评价办法,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全力构建协同育人模式,指导企业开展高层次人才培育工作,建立人才培育库,跟踪服务省域拔尖人才2名、优秀基础人才2名。

二是选派“科技副总”。加大“科技副总”企业需求摸排力度,帮助淮南市益农瓜果产销服务有限公司和农科院园艺所达成合作,成功签订“科技副总”选派《合作协议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

三是全力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结合乡村振兴扎实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切实提升科技特派员业务素质,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作用。上半年共开展培训1970人次、线下服务217次、服务企业86家、转化成果25项、创立经济实体4个、企业合计增收248.5万元、村集体合计增收113.8万元、促进农户增收300.55万元。

(四)创新开放生态更优化

一是推进科技类固定资产投资。强化统筹调度,聚焦目标任务,及时化解项目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困难,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及时入库。持续跟踪,定向发力,先后入库四宜科技楼项目(项目投资1.1亿元)、联大科技馆项目(项目投资500万元),上半年科技固定资产投资3500万元

二是推进科技招商。区科技局围绕“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化对科技招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持续发挥科技招商在扩大创新规模、提升创新实力、优化创新生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前往江苏省南通市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开展招商引资,切实做到想在高处,落在实处,争在人先,确保科技指标、科技招商、招商引资同推进、同完成。

三是服务企业申请科技贷款。区科技局积极作为,发挥部门优势,倾情为企业服务,以科技成果转化贷款为突破口,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资金需求。共帮助3家企业申请“科技贷”资金共计1200万元,帮助9家企业申请“科技创新再贷款”资金共计6000万,目前正在联系各家商业银行对接企业。

二、2024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扩大高企蓄水池,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机制再创新,重点抓好“高企”培育和申报计划,鼓励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备案,强化对企业的精准扶持,择优进行“高企”培育。加强部门间协同、“政银企”携手紧密度,持续做好企业科技创新“桥梁”,切实搭建政银企三方交流平台,积极推动“科技+金融”服务支撑,让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的道路上轻装前行。加强宣传引导,积极主动深入企业,分析形势弥补差距,协助企业完善和规范自身管理,不断提升创新主体科技水平,确保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量质并举。

(二)促进成果转化,释放发展动能。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孕育科创“生力军”,培育在孵企业快速成长。深化产学研合作,有效征集企业技术难题和技术需求,及时发布高校和科研院所最新科技成果。拓宽高端人才引育路径,对接沪苏浙等地中介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加强高端人才与辖区企业的深入交流,积极促成合作。积极参加“双创汇”走进淮南活动,引导企业积极与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技术需求与创新资源有效对接。

(三)建设科创平台,筑牢科技支撑。结合每年的科创平台绩效评价,按照“一企一策”的方式做好精准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平台发展壮大中的人才、项目等问题,做好存量的管理提升工作,大力提升科创平台运行成效。根据我区的产业现状,开展调研和评估,有规划培育科技平台,争取创建更多科技创新平台,服务于优势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