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部门】关于征求《2022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4-24 15:01信息来源:田家庵区司法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区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

区委依法治区办研究起草了《2022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现送你单位征求意见。请于2022年5月9日(周一)上午下班前,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区委依法治区办(区司法局)(电子版须有单位公章)逾期未反馈将视为无意见

联系人:崔雪

电话: 0554-2694221, 18655461987

邮箱: 1695365861@QQ.com

附件:《2022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

 

区委依法治区办

2022年424


2022 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

 

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八五”普法的关键一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和决议贯彻落实,聚焦服务大局和群众期盼,深入推进全民守法,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以高质普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南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提高政治站位,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走深走实

1.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全民普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推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员教育体系、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和社会教育体系。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党校干部培训必修课程。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积极参加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平台“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专题”学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纳入综合绩效考核等考核评价内容。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案、进课程、进头脑。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等权威读本的学习宣传工作。

3.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解读,开展“举旗帜·送理论”专题宣讲。利用市司法局制作的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系列宣讲视频,推送给各单位学习。通过媒体报道、评议言论、理论文章、学习读本、短视频等形式,运用各类融媒体手段和平台,发挥好各类基层普法阵地、宣讲队伍作用,结合“宪法宣传周”“江淮普法行”等活动载体,扎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二、聚焦重点任务,着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4.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深入开展“喜迎二十大 普法在行动——服务大局普法行活动”,聚焦服务全区改革发展大局,深入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围绕经济发展、乡村振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和部署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加强社会应急状态下的专项依法治理,促进全社会在应急状态下依法行动、依法行事,依法维护社会秩序,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5.突出宣传宪法,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推动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参加淮南市举办的第二届宪法童谣传唱大赛、宪法法治文化作品征集等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好2022年“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组织参加安徽省年度法治人物推荐申报工作。

6.突出宣传民法典,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在全区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组织开展“典亮乡村 法润淮南”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典亮村居 振兴乡村”“典亮校园 护航成长”“典亮企业 助力发展”等主题普法宣传活动。

7.深入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推动全社会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参与国家安全法律知识竞答活动。

8.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以党章、准则、条例为重点,注重党内法规宣传同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协调,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党内法规集中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国家监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模范遵守宪法法律,严格遵守党章党规。

三、增强工作实效,持续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9.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着力加强教育引导、推动实践养成、完善制度保障,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10.健全并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抓住“关键少数”,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 “一月一法”学法制度,持续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组织开展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宪法法律知识测试,认真落实好宪法宣誓制度,引导国家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本领。

11.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进一步完善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引导青少年从小培养尊法守法的良好意识。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学习宣传。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推进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加强法治教育师资培养。开展学生“国旗下的演讲”“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等活动。

四、推进普治融合,扎实推进基层依法治理

12.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按照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申报工作。完善我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电子地图。线上线下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普法骨干培训。

13.贯彻落实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规范(试行)》,出台相应的配套落实措施,开展好“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开展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建设模范守法家庭,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作用。

14.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完善和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探索实行积分制,因地制宜推广村民评理说事点、社区“法律之家”等做法,统筹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载体平台,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做好全国法治乡村建设第一批指导案例推荐上报工作。开展好 2022 年“三下乡”活动。深化“依法治校”“依法治企”“依法治网”等基层依法治理工作。

五、坚持价值引领,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15.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发我区优秀传统法治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治文化融入我区各类公园(广场)和重大文化建设项目中,推动形成区域性法治文化集群。用好淮南法治文化馆等法治阵地,为群众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加强各类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管理,发挥其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中引领示范作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江淮普法行”“三下乡”等活动,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艺团体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16.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保护、宣传、传承。推动全区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深入拓展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普法功能。联合文化和旅游等相关部门,以民主法治示范村为依托,探索打造具有田家庵地域特色、蕴含红色文化基因的法治文化体验线路。

17.建立健全融“报、网、端、微、屏”为一体全区新媒体普法集群和矩阵,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作用,形成多级互动传播。

六、加强组织保障,统筹做好法治社会、普法依法治理基础工作

18.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司法局统一部署,统筹推进我区法治社会建设重点工作任务,着力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对法治社会建设的督促落实机制,组织开展《法治社会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实践运用,以群众满意度来检验法治社会建设工作成效。

19.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全体会议,研究部署全区普法依法治理重要工作。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构的作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 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并发布 2022 年普法责任清单,推动普法融入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根据上级部署推行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

20.落实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健全以案普法长效机制。做好向司法部报送法治宣传教育典型案例工作,进一步提高报送案例质量。

21.充分运用社会力量普法。成立“八五”普法讲师团,充分发挥市级民法典普法讲师团、法律实务工作者、法学教师的作用。加强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支持退休法官检察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开展普法志愿服务。科学分析、统筹指导各乡镇街道加强和规范公益性普法组织建设。

22.针对推进全民守法和普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创新普法工作方式方法,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

 


附件:

2022 年全市重点普法目录

一、党内法规

《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

二、法律

1.根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基本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3.普法法律(含法规、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

《安徽省信访条例》

《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

三、 新出台(新修订)法律、法规、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安徽省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条例》

《安徽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淮南市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淮南市停车场建设管理条例》

《淮南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淮南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

《淮南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