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社2020年工作总结2021年工作谋划
今年以来,区人社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深入贯彻“六稳”“六保”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各项人社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落实责任强化党建。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把党建工作责任制与具体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推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意识形态工作方案,稳步推进各项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12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的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政治理论和指示批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全年各支部共开展支委会24次、党员大会8次、党课8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活动日”12次,参观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参加文明创建志愿活动,发放“政治生日卡”,重温入党誓词,讲述入党故事等,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员发展程序发展党员,全年提交入党申请书1人,列为发展对象2人。规范党费收缴工作,按时足额交纳党费5113元。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积极学习研讨《中国共产党章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廉洁自律准则》等。开展“三查三问”自查自纠,查摆问题2条,并整改到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谈心谈话13次,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抵制不良风气,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警钟长鸣。
(二)疫情防控措施有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做好疫情防控的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人社服务“不打烊”。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区政务大厅社保窗口推行“不见面”服务,普及“掌上社保”,充分发挥“互联网+人社”功能,方便群众足不出户办理业务;将“线下”维权转向“线上”开展,引导投诉人通过网络或电话反映权益保障诉求;通过安徽公共招聘网发布用工信息,帮助有用工需求的26家企业发布37个岗位招聘330人;在田家庵人民政府网站等媒体发布劳动维权倡议书、人社惠企政策、社保业务网上办、延期办等实时信息,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正确引导群众办事,推进疫情防控和业务办理“两手抓、两不误”。
(三)援企稳岗保障复工。组织“人社服务专员”点对点对接重点工业企业,落实援企稳岗政策,从“补、返、减、免、缓”五个方面协助企业落实补贴申领、失业保险返还、社会保险减免及缓缴等相关政策,帮助辖区内承担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的重点企业东盛友邦制药有限公司申请提前复工就业奖补共44.22万元,帮助东盛友邦制药有限公司和淮南菲利普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申报失业保险费返还13.4万元,为1880户企业减免社保费3107万元。包车19辆,组织803名农民工顺利返岗复工。举办各类招聘会帮助复工复产企业解决用工难的问题,为13家企业推荐用工106人。落实“四进一促”工作要求,进园区、进企业,召开政策宣讲会10余场,宣传创业担保贷款、就业见习、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以及社保减免等惠企政策,帮助150余家企业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四)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切实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提供全方位就业创业服务。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400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30%;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47人,农村转移劳动力624人。截至10月底,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85元,增速4.6%。抓好技工大省技能培训工程,组织1031名企业新录用人员参加岗前技能培训,组织680人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72%和170%。实施就业促进民生工程,开发公益性岗位440个,组织单位和企业吸纳毕业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周岁失业青年168人就业见习,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0%和153%。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举办“春风行动”“就业帮扶”等专场招聘会60余场,达成就业意向1500余人。精准实施就业脱贫服务,在曹庵镇、史院乡举办2期就业脱贫培训班,惠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126人次;在史院乡尹祠村、仇咀村和庞岗村开展行蓄洪区招聘会3场,为行蓄洪区贫困劳动者搭建就业平台,推荐就业。做好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安置,开展退捕渔民就业技能培训班3期,培训120人,帮助参训渔民提高就业技能;举办退捕渔民专场招聘会3场,截至目前,185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退捕渔民全部实现转产就业安置,就业率100%。
(五)创业服务不断优化。深入实施“创业淮南”行动计划,将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可申请额度由15万元提高至20万元,为1144名创业者成功推荐创业担保贷款2.02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504%;开展12期创业特色培训班,培训学员360人,100%完成年度任务;在安成经济开发区和淮南现代产业园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入驻企业33家,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六)社会保险持续扩面。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引导鼓励小微企业从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农民工等各类符合条件的群体参加社会保险,确保参保扩面不留死角。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分别参保2.25万人、1980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7%、132%。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完成基数申报3502人次,退休人员养老金重新核算465人。关注特殊参保群体,为199名退捕渔民办理养老保险,并落实每人每年3000元的参保补助,做到应保尽保;为1681名退役士兵办理养老保险中断补缴,为186名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续保,为18名村医办理新参保。做好企业退休人员保障服务,为4.58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完成生物识别退休认证,确保顺利领取养老金。
(七)人事人才扎实推进。完成2019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3537人。完成2019年度事业单位考核3307人,优秀572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41人,招录大学生基层特岗33人。事业单位薪级调资3105人次,人均月增资87元。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评审教师高级职称33人、中级职称98人,兑现教师职称164人。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专题培训,辅导80余人次,优化各类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八)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强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学习宣传,邀请市人社局对政府部门、企业、建筑工地负责人进行政策解读培训。组织业务人员参加网上《条例》平台学习考试,参学率及通过率均达到100%。开展“进单位、进工地、进企业、进村居”的宣传工作,积极营造关心关爱农民工、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的浓厚氛围,形成全社会根治欠薪的强大合力。深入辖区内22个在建工地开展检查,指导单位规范化用工、按时打卡发放工资,精准实施“三查两清零”,对拒不配合治理欠薪工作、恶意拖欠的企业及个人,收集证据以恶意欠薪或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今年以来,先后化解永安国际城一期、南京新百、鑫诚花园、万国广场4个历史遗留案件,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共受理农民工欠薪投诉项目58件,下发督办函和责令整改通知书28份,为754名农民工追讨欠薪2255.32万元,实现了政府项目无拖欠、商业项目有效稳控的既定目标。劳动仲裁调解案件38件,涉案人数84人,涉案金额262万,结案金额140万。试点设立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及时化解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九)行风建设效果显著。常态化开展人社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在线学习活动,提升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截至目前,注册学习273人,参学率134%,实现人社窗口业务人员岗位练兵全覆盖,形成了业务知识“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的良好氛围。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服务改革,在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人社综合窗口4个,完成就业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和劳动用工备案登记“三口合一”,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在各乡镇、街道设立灵活就业参保登记窗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前往各乡镇、街道人社窗口进行行风督查,督促各单位建立问题清单,限时整改到位。
二、2021年工作安排
(一)坚持不懈抓好党建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系列讲话精神,坚决执行省、市、区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有关文件要求,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全面落实条例。持续开展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指导党支部抓好巩固提升、争当先进,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认真开展对照检查,对重点工作一抓到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坚持党风廉政谈话制度,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时时刻刻为党员干部敲响警钟。
(一)就业创业工作方面。进一步落实各项就业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吸纳就业,鼓励劳动者灵活就业,提升全年城镇新增就业数。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开发优质见习岗位吸纳毕业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周岁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不断升级优化安成、现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加强创业服务,吸引更多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就业帮扶”“行蓄洪区”等专场招聘会,搭建企业与劳动者线上线下就业信息平台。
(二)城镇居民增收方面。贯彻落实促进城镇居民增收新政策新举措,通过促进就业、引导创业、社会保险、工资增长、劳动保障等具体措施持续保障全区城镇居民增收,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社会保障工作方面。加大宣传社会保险政策力度,不断增强群众参保意识,营造参保缴费的良好舆论氛围。鼓励小微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参保,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贯彻落实社保扶贫工作,加强部门协作,比对、完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相关信息,做好贫困人口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严格执行社保降费政策,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四)人事人才工作方面。继续加强事业单位人员建设与管理,做好事业单位人员招录工作,健全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规范职称申报审核和事业单位人员调动,做好全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及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快推进技工大省建设,全面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做好新技工人员的选送培养。
(五)劳动关系工作方面。做好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接待、咨询和受理工作,持续推进调解仲裁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增强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和处理能力。严格落实办案责任制,对仲裁案件明确专人审查受理,按规定时限审理结案,并做到办案及时、公正、公开。坚决做好治欠保支工作,深入企业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加强日常监察执法,特别是做好国庆、中秋等重要节日前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畅通劳动者举报投诉渠道,依法严厉查处欠薪违法行为,持续保持治欠保支高压态势。
(六)人社行风建设方面。持续开展人社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在线学习答题活动,着力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继续开展窗口单位暗访调研,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暗访效果,注重发现深层次实质性问题,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