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安排
一、2022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深入推进暖民心行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
1、全面完成就业促进行动。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田家庵区认真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努力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具体体现为四个着力。一是着力提升就业工作力度。以城市社区为载体,大力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完成37家城市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布点及软硬件设施建设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帮扶社区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及其他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尽快实现就业,推动更加充分就业。二是着力提高就业工作精度。建立求职用工对接机制,针对农民工、失业人员、退役士兵、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组织开展“2+N”招聘会139场,完成年度任务的193%;服务企业次数1967次,完成年度任务的196.7%;达成就业意向1032人,完成年度任务的206.4%。为招聘求职双方搭建对接桥梁,促进精准用工对接。我区“三公里”就业圈、求职用工精准对接工作被人民网、安徽日报、安徽电台、淮南日报等多家媒体重磅发布。三是着力把握就业工作深度。探索建立公益性岗位稳就业响应机制,开发公益性岗位数430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00%;开发临时性专项岗位数230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00%,帮扶社区就业困难群体安置就业。引导高校毕业生来淮留淮就业,开发青年见习岗位数332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02%;开发短期见习岗位数190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00%。组织167名见习生参加就业见习,并对吸纳见习生的单位按照每人每月1400元(机关事业单位2000元)的标准给予见习补贴。四是着力拓展就业工作广度。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将就业工作推进乡村,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210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21%。截至目前,城镇新增就业1.31万人,完成7700人年度目标的170%,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2022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52598元,增速7%。
2、积极推进“新徽菜 名徽厨”行动。一是开展徽菜师傅技能培训180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的300%,切实提升我区徽菜师傅烹饪技能水平。二是积极组织23名徽菜师傅参加市级“新徽菜 名徽厨”技能大赛,加强本地徽菜师傅切磋交流,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三是积极与许氏牛肉汤对接,新增徽菜连锁企业1家和徽菜连锁店2家,扩大徽菜文化传播影响力。
(二)巩固技能培训成果,促进就业提质增量。一是构建劳动者、企业、市场“三位一体”的精准化技能培训体系,为企业提供“订单式”岗前培训。累计为27家企业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1161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16%,帮助企业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稳定岗位,促进生产。二是对辖区16至60周岁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劳动者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技能培训需求台账,围绕社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和劳动者就业需求,精准开设就业技能培训班30期,培训学员1655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10%,切实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拓宽就业渠道。三是为1312家企业申报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772.95万元,帮助企业减少经营成本,减轻财务负担。
(三)实施“创业淮南”行动,激发创新创业动力。深入实施“创业淮南”行动计划,贯彻落实促进创新创业政策,充分发挥平台孵化作用,为创业者提供培训、孵化、资金“一条龙”服务。一是组织899名创业者参加创业培训,完成年度任务的121%。二是大力宣传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为870余名创业者成功推荐创业担保贷款2.1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519%。三是支持501名高校毕业生、392名返乡人员创业,支持11个高层次创业团队创业。四是在曹庵现代产业园成功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吸引17家企业入园,通过对入园企业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和水电补贴等政策服务,帮助企业加快发展,带动就业1000余人,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四)加强事业单位管理,推进人事人才建设。一是加强事业单位人员招引,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5人,其中教师招聘24人,其他事业单位招聘41人;做好事业单位人员调入考核,调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4人,充实基层人才队伍,提高基层服务水平。二是制定实施《田家庵区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十晋九14人,九晋八40人,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八晋七工作,畅通拓宽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晋升渠道,激发干事创业精神。三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积极开展高、中级职称全网申报工作,完善职称评审协调沟通机制,稳妥解决职称申报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评审教师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166人,初级职称150人,兑现教师职称108人。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一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续保2.35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25%。二是做好参保扩面工作,新增注册登记企业缴纳社保152家,参保缴费713人;新增灵活就业养老保险2171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3%。三是关注特殊参保群体,为199名退捕渔民办理养老保险,落实每人每年3000元的参保补助,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六)深化根治欠薪活动,维护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企业落实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和依法支付工资的自觉性,增强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意识,进一步营造维护劳动者合法报酬权益的舆论氛围和工作基础。二是畅通举报投诉渠道,线上积极做好 12345 市长热线、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的办理和回复;线下设立日常投诉受理窗口,定期开展根治欠薪集中公开接访,接待来访投诉群众,及时受理劳动者诉求,帮助劳动者依法解决欠薪问题。三是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执法月活动,全面核查全区20余家在建工程项目工资专用账户使用管理、用工实名、总包代发等制度落实情况,确保工资支付保障所有制度落实到位,实现欠薪隐患早发现、问题早处置、历史陈案早办结,全面提升工资支付管理标准化建设水平。
今年以来,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执法检查60余次,下达整改指令文书35份,帮助641名农民工追讨欠薪1614.3万元。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共计2738件,其中处办完成市长热线1811件;欠薪线索核处管理平台379件;接信访案件80件,办结56件;处理市人社局转办、市劳动监察转办、区政府办转办等案件共计180余件;仲裁处理案件288件,和去年同期案件112件相比,同比增长了157%。其中立案审理50件,案外调解145件,正在调解16件,其余77件均按规定予以办结。涉案金额达403.7万元,年度结案率100%,季度、年度调解率均达90%,均完成任务。
二、2023年重点工作谋划情况
(一)更高质量促进充分就业。持续开展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2023年“三公里”就业圈社区覆盖率达60%,建立“三公里”就业圈工作制度,打造我区“三公里”就业圈特色品牌。聚焦劳动力资源供求信息不对称、技术工人紧缺等难题,搭建精准对接平台,举办招聘会不少于72场次以上。大力实施“新徽菜•名徽厨”暖民心行动,开展徽菜师傅技能培训60人次以上,积极组织徽菜师傅参加省、市“新徽菜 名徽厨”技能大赛,新增徽菜连锁企业1家和徽菜连锁店2家。突出高校毕业生群体,大力实施就业见习计划,开发青年见习岗位数330个,开发短期见习岗位数190个,为困难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青年提供就业援助服务。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数430个,开发临时性专项岗位数230个,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二)更优环境助推成功创业。持续实施“创业淮南”行动计划,健全创业政策和服务部门衔接机制,加大对初创实体的场地支持、租金减免、税收优惠、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加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青年创业园等各类创业载体建设,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的创业服务。扩大创业导师和创业服务专家团队,鼓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业技术人员、创业培训讲师等加入创业导师团,为创业者提供针对性指导服务。2023年计划支持高校毕业生和返乡人员创业890人以上,支持高层次创业团队12个以上,开展创业培训740人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350万元以上。
(三)更强服务培育技能人才。深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动职业培训供给侧改革,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支持企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技能培训;发挥技工院校、职业院校、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培训基础作用,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社会化技能培训。广泛开展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服务领域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2023年计划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培训1000人以上,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500人以上。
(四)更多渠道帮助居民增收。全面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各项增资福利政策,认真落实企业减税降费、失业保险费返还、社保补贴等惠企利民政策,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水平,多渠道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加强与成员单位及各乡镇、街道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掌握上级层面促进增收政策动向,全面梳理与细化相关政策举措,坚持台账管理、动态管理和跟踪问效,集中力量落实落细现行政策,努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五)更实举措稳定劳动关系。为有效贯彻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根据人社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关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建设的意见》(人社部发〔2015〕67号)以及省人社厅、省编办、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皖人社发〔2016〕31号)文件精神,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提请成立田家庵区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大队,力争实现机构设置规范、职能配置合理、执法力量充足、制度机制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保障有力,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