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业农村水利局2022上半年工作
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谋划

发布时间:2022-07-05 10:09信息来源:田家庵区农业农村水利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一、2022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不断推进“三大革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态建设,以扶持农业企业发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为重点,务实、平稳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现将2022上半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围绕产业发展,优化调整结构。一是完成2021年1.7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完成2022年2.4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实施计划报批工作,目前各项目建设乡镇正在组织工程招投标。发展富民乡村产业,高质量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加快淮南市龙樟现代农业产业园淮南沃之野研学基地等项目建设支持淮南市兴杨食品有限公司、淮南市田家庵曹庵王郢米面厂、淮南宜生食品有限公司等省市龙头企业发展。二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今年6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2022全区通过新建、培强等措施,工商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0家,家庭农场达到56家,目前认定龙头企业达到17,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三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围绕优质粮、畜禽、水产品、蔬菜、瓜果五大特色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粮食精深加工、畜禽水产养殖业加工、地方名优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精深化、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在淮南现代产业园规划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发展粮食、肉类、食用菌等农产品加工,培育生物质燃料、环保餐具等新型农产品加工企业,1—5我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实现1.19亿元。

(二)推进两强一增”,促进农民增收。研究制定了《田家庵区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及《田家庵区“两强一增”行动(2022-2025年)任务分解表》,进一步量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举措,把握重点任务,为扎实推进“两强一增”行动有力有序开展提供了根本保证。科技强农方面创新科技特派员工作,深入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2022年我区科技特派员发展至14名,行政村服务全覆盖率达100%。机械强农方面。积极推进机械强农专业人才的交流与服务,围绕产业急需、农民急用,全面梳理农机发展需求,编制农机装备需求清单,培训农机手30名。农民增收方面。积极开展本地企业招工,促进农村居民就地就近就业。一季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2元,居全市第1为,同比增幅7%,居全市第三位。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规范“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目前已完成春季验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55%;300亩左右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占比12%。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三变”改革的村达90%。农林牧渔业增加收入777万元,同比增长8.9%;农产品加工增加收入915万元,同比增长4.2%;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加收入82.16万元。

(三)推进深化改革,激发农村活力。一是深入推进各项农村改革。全面落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和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具体措施。深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制定《2022年田家庵区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做好2022年扶持项目的谋划及审核把关,目前,曹庵镇陈巷村已完成160亩土地平整,史院乡瓦杨村田园综合项目已完成前期土地流转。实现全区所有村年经营性收入比上年增加10%以上。二是做好农业生产大托管工作。规范“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2022年全区农业生产大托管试点示范村4个,目前,春季托管村已由农管家进行验收。是深化河长制(湖长制)改革2022年,田家庵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淮南市总河长令第2号》通知要求,全面清理整治非法侵占水域、岸线、滩地行为,组织开展岸线生态修复,加强岸线资源保护。截至目前,各级河长预计完成1477次巡河。四是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完成2.7万人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编制实施新一轮农村供水规划,推动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目前项目已完工,正在准备验收。争取皖北地区喝好水省级资金1389万元,启动曹庵镇中南部范圩、曹庵和轩岗三个村自来水管网延伸工程建设,确保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以上。五是提升城乡排涝能力。启动城市圈堤曹咀自排涵提升改造工程。本次工程的任务主要是提高曹咀孜涵排涝能力,缓解曹咀孜排水区排水压力,减小曹咀孜排水区受淹几率。 编制了庞岗中型灌区节水配套项目可研报告,项目概算5000万元。配合市里对老曹咀排涝站和姚湾排涝站双回路改造已经完成

(四)加强重点环节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开展农资打假行动出动监管巡查人员15人次,检查经营主体30促进优质放心农产品产销,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工作力度截至6月底我区共拥有绿色食品农产品8个,无公害农产品5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曹庵草莓”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二是强化生产经营者约束切实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工作,重点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监管。开展蔬菜、畜禽和水产品例行监测,完成草莓、酥瓜专项监测,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严厉查处使用禁用农兽药及有毒有害物质等违法行为。三是严格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坚持防控非洲猪瘟24小时应急值班一日两报制度做好生猪运输车辆备案开展生猪屠宰领域专项治理活动。加大宣传力度,要求生猪养殖,运输,屠宰等环节,从业者严格执行生猪调运有关政策,切实维护生猪调运的正常秩序,助力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是加强质量信誉品牌培育。积极指导淮南市麻黄鸡产业协会淮南麻黄鸡申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安徽省润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淮晶”牌申报产品品牌。

(五)做好面源污染治理,优化生态环境。一是做好畜禽粪污及秸秆综合利用率持续推进田家庵区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下发的《淮南市田家庵区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和《田家庵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工作指导方案》,推广截污建池、发酵还田,一场一策、制肥还田,区域收纳、集中处理“3+N”路径模式加快推进秸秆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五化利用步伐。截至目前畜禽粪污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8%、92%。是做好水环境治理。今年以来,共开展联合行动10次(夜间9次),日常巡查7次;出动执法人员132人次,执法船只10艘次。组织沿淮排污口所在的乡镇、街道落实岸线日常管护工作,集中清运垃圾约3吨,对姚家湾排污口及小岛等河道边队现象予以清除20余处,全面改善水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

(六)实施产业扶贫工程,推进特色种养业扶贫。深入实施脱贫地区“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对发展自种自养的帮扶对象,加大产业帮扶项目支持力度,对开展自种自养且达到产业发展标准的脱贫户,按照每户每年10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今年实现自种自养达标脱贫户118户。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发展专家组、产业发展指导员、基层农技人员作用,加强入户帮扶,开展技术指导和生产培训,提高自种自养帮扶对象生产技能。帮助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帮扶带动利益链接,实现主体和自种自养户“抱团发展”。

(七)聚焦生态宜居,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以“一点三线”“五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结合农田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畜禽污染防治等工作,在28个行政村全面开展“一点三线”清洁行动,截至6月底,累计清理村内沟塘105口、农业生产废弃物432吨、乱搭乱建113户、废旧广告牌313块、无功能建筑453平方米。开展“一点三线”村庄清洁行动考评,对考核成绩优秀的村予以奖补,对考核成绩较差的村约谈主要负责人。推进以“厕所革命”为重点的农村改厕行动,完成2021年度130户砖砌式农村改厕验收工作,2022年我区农村改厕任务260户,均采用化砖砌式粪池改造模式,截至目前已完成220户,预计6月底前全部完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21年我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2个,分别为曹庵镇烟下中心村、史院瓦杨中心村。截至目前曹庵镇烟下中心村完成总工程量的65%,史院乡瓦杨中心村完成总工程量的30%,预计于明年年底前全部完工。2022年实施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二个,分别为曹庵镇柳树村杨圩中心村、史院乡庞岗村联合湖中心村,目前正在开展规划设计工作。

(八)坚持统筹推进,抓好疫病防控。一是认真谋划安排,开展防控专项行动。制定《田家庵区农业农村水利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方案》科学调配、迅速行动,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一是组织人员深入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协助开展出入人员登记、政策宣传及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二是组织人员参加隔离点防控工作,协助隔离点消杀转运及隔离人员日常管理;三是安排人员协助企业及种植养殖大户办理农产品及农资运输通行证,保障农业生产及农产品供应渠道畅通,共办理鲜活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运输车辆办理通行证279张,真正做到了“工作不掉线,供给不断档”。发《关于切实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工作的通知》,加大非洲猪瘟排查、检测力度,及时下发消毒剂到各养殖场(户),指导他们定期对养殖场环境进行消毒2022年以来共发入消毒剂60000毫升。截止5月中旬,生猪存栏0.67万头,生猪出栏0.47万头二是加强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今年以来我局下印发了关于《田家庵区2022年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方案》科学指导我区小麦赤霉病防治,极大的提高了我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2022年全区小麦赤霉病防控任务12.4万亩次,由于防控及时,用药对路,防控效果显著。下步我们将继续做好玉米草地贪叶蛾防治工作。

(九)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法治意识。一是加强领导,压实责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主要领导坚持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二是开展多种形式普法宣传活动。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我局始终将普法宣传作为重要法治工作来做,今年以来我局多次组织开展“送法进村活动”“民法典进乡村,典亮美好生活”“送法进企业,法治助发展”重要农业、水利法治宣传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余份,悬挂横幅3条,制作展板1面,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三是推进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今年以来我局加强农业执法人员专业执法学习,参加全市组织的农业综合执法资格证考试,确定省农业厅开办的农业综合执法网络培训的参训人员。着力培养通专结合、一专多能、专业过硬的执法人员力量;按照“三项制度”工作要求,在打击非法采砂执法过程中,严格佩戴执法记录仪,与其他多部门联合组成执法组,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二、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城郊精品农业发展较慢,农业总产值、规上农产品加工值增幅偏小。二是农村各类人才缺乏,高素质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多进入城市,农村懂技术、懂经营、会管理人才少,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三是全面开展一点三线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着力提升农村环境整体面貌,成效不够突出,距离省市提出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

三、2022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突出重点内容,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一点三线”“三大革命”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做好日常检查督查突出解决少数村干部见脏不脏、看乱不乱,在动员群众打扫房前屋后、整理室内外方面不够积极全面,对村内沟塘淤积、农业生产废弃物、乱搭乱建、废旧广告牌、无功能建筑物的清理还不够彻底的问题,确保在市季度考评中取得好的成绩。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今年底我区将有2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迎接省级验收,从目前建设进度看,我区建设进度相对较慢,下步将加大对乡镇美丽乡村建设的督查检查力度,确保不影响9月份省级验收。

(二)突出基础建设,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一是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2021年1.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验收工作,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尽早开工,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二是加强河湖生态建设。压实各级河(湖)长和河长办职责,开展河湖有效治理,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水域岸线管护,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坚决防止水污染。三是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覆盖率。完成2.7万人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目前正在验收准备。利用皖北地区喝好水省级资金1389万元,编制曹庵镇中南部范圩、曹庵和轩岗三个村自来水管网延伸工程建设方案,确保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以上。四是提升城乡排涝能力。启动城市圈堤曹咀自排涵提升改造工程。本次工程的任务主要是提高曹咀孜涵排涝能力,缓解曹咀孜排水区排水压力,减小曹咀孜排水区受淹几率。具体建设内容为拆除原有涵闸,新建为3孔3m×3m(宽×高)钢筋砼箱涵,配套防洪闸等附属设施。

(三)细化工作指标,推动“二强一增”落地见效。为进一步做好“二强一增”工作,我局按照“两强一增”行动方案责任分工,将各自承担的任务进一步细化梳理、分解落实,把任务落实到领导、科室、岗位,确保一抓到底。在推进落实两强一增”行动中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切实提高工作实效,确保工作不落后,指标跟得上,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责任落实、推进任务落地,在补短板的同时扬长板,对标激发榜样力量,打赢“两强一增”这场战役

(四)突出质量效益,推动农业结构转型。一是优化区域布局,发展沿淮河生态休闲产业带、沿新老206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和沿瓦埠湖绿色粮食蔬菜产业带。二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调减赤霉病易发区小麦种植,调减江淮分水岭水稻种植,加快发展蔬菜、瓜果和稻虾共生等高效农业。三是推进规模化养殖,鼓励牛羊鹿产业加快发展,推行家禽业“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发展新模式,畜禽规模化养殖率75%以上。

(五)突出新型业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布局天猫、京东、阿里巴巴等平台,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电商之路二是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建设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5)》精神,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建设,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2022年指导淮南市益农瓜果产销服务有限公司申报数字农业工厂三是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在益农瓜果、兴杨食品、翠绿蔬菜、大学生创业园等,推广涵盖设施园艺、畜禽养殖、节水灌溉等不同类型的农业物联网技术。

(六)突出绿色生产,保持农业生态优良。一是建立农业生态保障机制。深化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加强“一河二湖三沟五库”水资源保护、淮河岸线管理和水生态修复,持续开展淮河岸线整治。二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化肥零增长、农药减量控害、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四大行动”三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抓好农药、化肥、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达到100%以上。

(七)突出政策供给,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一是谋划出台新的城郊农业扶持政策加快发展城郊精品农业,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强农、质量兴农、绿色惠农,夯实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基础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实施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改革试点。按照上级部署有序开展实施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改革试点工作任务。三是三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农业生产大托管工作。规范“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全面落实扶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具体措施,做好2022年扶持项目的推进工作。四是开展2022年农业水价改革,目前实施方案已完成编制组织实施工作也已全面展开。

 

 

 

 

 

 

                          

田家庵区农业农村水利局

   2022年6月23日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