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解读】田家庵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方王利:乡村振兴攻坚行动进展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022年年初田家庵区在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攻坚行动,提出了到2025年的目标任务,即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一、2023年农业农村水利局乡村振兴成效
(一)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完成2022年2.4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并通过市级验收,基本完成2023年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年度任务。加强水旱灾害防御,庞岗电灌站开展四轮供水,累计开机4922台时、提水2378万方,灌溉面积约4万亩。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9万亩、总产7.45万吨。保障主要农产品产销供给,预计畜产品总量增长10.14%、水产品产量增长4.8%。
(二)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落实科技强农,全区科技特派员36名、服务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建成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市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落实机械强农,实施高标准农田宜机化改造1万亩,培育农机手50名,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6万元。预计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达到10%。
(三)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市级示范社1家。不断发展1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新增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项目4个、总投资8.7亿元。现有宜生生物科技等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绿色食品认证8个,“曹庵草莓”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淮南麻黄鸡”获批为安徽省农产品特色优势区,通过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淮晶”甜瓜入选“皖美农品”区域品牌。“淮晶”草莓在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23・上海)获参展产品金奖。
(四)坚持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力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2%,推广蔬菜、草莓、西甜瓜水肥一体化面积约1.5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5%以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7%。
(五)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997.5吨、沟塘135口、乱搭乱建154户、废旧广告牌370块、无功能建筑1777平方米,农村户厕覆盖率达88%,完成户厕改造270户、为年度任务103.8%。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月度考核评价机制,整改问题1100余处。
(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落实省、市关于“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作部署要求,申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1个(安成镇连岗村),加强与四宜建投公司、农发行工作对接,谋划万村升级项目,编制完成项目可研方案,年度前完成立项融资。完成2022年2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2023年1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已完成方案编制。
(七)全面加强水利建设。启动“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编制《田家庵区2023-2025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实施方案》,实施曹庵镇大树、柳树、老圩3个村1663户6976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实施曹咀孜涵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进出水口护砌、穿堤箱涵、出口防洪控制段及附属工程建设。实施泉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落实河(湖)长制,组织大规模淮河岸线清理整治1次,清理岸线垃圾约30余吨,涉及岸线背水坡房屋已基本拆除,拆除面积约6万平方。加强水土保持,完成水利部疑似遥感影像违法图斑核查24个、水利厅一、二批疑似遥感影像违法图斑核查15个。
(八)加强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农药残留、农资打假、兽用抗生素等专项整治,抽查经营企业和养殖场(户)80余次,保障农产品源头供给安全。加强水资源管理,开展世界水日宣传、更换取水许可证1家,关闭非法自备水源井15处。对淮河流域持续开展“四清四无”大排查,禁捕退捕联合执法行动21次,收缴钓具6个、地笼36条,发放禁捕退捕宣传资料1450余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开展行业领域整治、反有组织犯罪法宣传及常态化扫黑除恶“打早除小”工作,常态化开展打击非法采砂联合执法行动及日常巡查,开展联合巡查16次,日常巡查10次,查扣拆解非法采砂船1艘,交由市河道管理处处置“潜水式”采砂船和运砂船1艘。
(九)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制定《中共田家庵区委关于开展党建引领农业生产“大托管”全覆盖的实施方案》,规范“两委托、两跟进、一托管”,开展农业生产大托管提质增效行动。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制定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全区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占比18%。提高农村“三变”改革质量,“三变”改革村占比83%。完成2个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电子证照发放工作试点。
(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防返贫监测帮扶,全区监测对象82户207人,已消除风险20户46人。落实934户1804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分类帮扶措施5561条。投入衔接资金2559万元,实施项目14个。其中:安排产业发展项目资金1962万元,占比76.7%,实施产业项目3个。完成脱贫人口小额信贷78户390万元。帮扶脱贫人口就业602人。落实“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措施,完善“控辍保学”机制,资助“雨露计划”中职学生111人16.65万元;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基本医疗参保率100%;开展农村住房安全鉴定,确保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住房安全;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实施曹庵镇3个村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完成2022年国家和省考核评估、省“一链三单”督导、“回头看”问题整改70个,落实整改措施133条。
(十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工作主题,大力开展政治忠诚教育。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成立落实意识形态领导小组、严格制定工作方案、并召开党组会议对年度意识形态工作进行部署,通过确定网评员、规范信息发布“三审制”、加强工作群信息发布管理等措施,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控。
二、存在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农业产业链条短、体量小,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水平低,农业总产值、规上农产品加工值体量偏小。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成效不够明显,环境整治反弹现象较为突出。
三、2024年工作安排
1.加强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加快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预计于明年年初完成2024年1.4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初步设计编制报批工作,确保当年完成项目建设。启动新增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工作。
二是加快农村供水项目建设。推进实施《田家庵区“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田家庵区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实施方案(2023—2025年)》,到2024年底,完成5个村(社区)管网延伸,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积极谋划、申报庞岗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已由南京水利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已在区发改委立项,按照规定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初步设计正在完善,力争年底开工建设。
2.统筹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一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月考核”“月评比”机制,开展清洁户评比。高标准高质量完成2024年260户农村改厕任务,加强户厕后续管理服务。
二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开展“千村引领、万村升级”乡村建设,按照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目标,推进全区28个村升级改造工程,稳步实施安成镇连岗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建设2024年精品示范村1个。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3个。
三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扎实推进乡村治理,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规范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等有效做法,规范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领导机制。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尚。
3.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一是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持续提高农村经济运行活力,2024年通过股份合作开展“三变”改革的村占比达85%;充分发挥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作用,通过组合投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集体经济强村“百千万”工程,力争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0%。
二是加快农业生产“大托管”。加快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农业生产大托管,探索多种形式“大托管”服务模式。
4.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守牢防止返贫底线。保持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帮扶关系和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构建集中排查和日常走访相结合的防返贫监测机制,符合标准的农户及时纳入防返贫监测对象开展帮扶,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是加强项目谋划与实施。严格规范使用专项衔接资金。加强项目调研谋划与组织实施,重点将强化联农带农促增收的产业发展项目和群众急难愁盼的基础设施项目纳入2024年项目库清单,加快补齐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中短板不足,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三是加强产业就业支撑。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投入达到65%以上,组织实施好带动力强、可持续的产业项目,提高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进“三业一岗”就业帮扶,保持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稳定。通过产业就业帮扶,2024年脱贫人口增收实现“四个确保”。
四是抓好精准帮扶。协调28个包村部门和帮扶责任人开展走访调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谋划发展项目,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村组网格和基层网格员作用,对排查发现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监测对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确保各项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解读机关:田家庵区农业农村水利局
联系电话:0554-2698302
联系人:方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