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农科院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训
(经营管理型)培训实施方案
淮南市农科院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训
(经营管理型)培训实施方案
承担单位:淮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以及《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部署要求,为培养我市高素质农民,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培育适应现代粮食产业发展要求,具备高素质农民综合素质,具备现代粮食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经营技能,能够从事现代粮食产业专业化、标准化、设施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经营的高素质农民。
二、培训对象
计划培育市本级高素质农民100人(经营管理型人员及高素质女农民培育)。计划开设2个班,每班50名学员,以粮食、油料等大宗作物生产农民为主,学员占比不低于70%;学员招生以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为主。
重点面向经营管理型人员培训(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农村创业创新者、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等),提高经营管理、就业创业、服务乡村社会事业发展能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主要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小微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等;农村创业创新者主要包括院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科技人员、乡土人才、能工巧匠等返乡入乡在乡创业人员等;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主要包括村“两委”成员以及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等。
三、培训内容
参照农业农村部科教司《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及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块要求
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块要求
培育类型 |
培育 层级 |
总学时 |
课程所占课时比例 |
|||||
综合 素养 |
专业 技能 |
能力 拓展 |
实践 实训 |
线上 学习 |
||||
经营管理型人员 |
市县级 |
≥128 |
20% |
60% |
20% |
≥总学时的1/3 |
≤24 |
注:培训45分钟为1学时,每半天不超过4个学时。
结合实际,模块化设计综合素养课、技术技能课和能力拓展课。综合素养课包括思想政治、农业通识、“三农”政策、涉农法规、文化素养等课程,必须包括2024年中央和安徽省委一号文件、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促进法等相关内容。技术技能课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农机农艺融合、绿色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营销、农业经营管理、社会化服务等课程。能力拓展课由培育机构根据培育目标自行设计课程。
四、培训方式
针对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实行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小班制、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训方式。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28学时。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分时段培训。积极采用系统知识培训与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本地培训与异地培训相结合等方法开展培训。及时建立健全培训档案,按要求将相关信息100%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信息化管理。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机构对学员进行考核,并对考核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
五、班级管理
抓好培训班日常管理和服务,特别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每期培训班建立5项制度,即:班主任制度、第一堂课制度(行政主管部门有关人员上第一课)、学员培训考勤制度、培训台账制度、满意度评价制度(信息管理系统评价)。
(一)班主任制度;
为了加强培训班管理,保证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每班确定一名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1. 确定培训学员数,根据培训任务数和各地上报的学
员数,对学员的标准和信息进行核对,既要保证学员数量,又要保证学员质量。
2. 建立班级建制,选定班长、组长。
3. 管理班级纪律,要求学员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
4. 管理课堂纪律,要求学员上课不大声喧哗、不交头接耳、不接打电话,遇问题先举手,老师同意后才询问。
5. 组织学员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严格考试和考核成绩。
(二)第一堂课制度
1. 要将第一堂课制度写入方案,签进合同;
2. 各培训机构开班前,提前2天提出申请,以农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人员上第一堂课;
3. 凡第一堂课需留存文字、影像记录,且培训机构负责人签字认可;
4. 第一堂课必须宣讲相关政策,检查农民参训情况,并了解农民所需、所想、所求。
(三)学员培训考勤制度
1. 学员参加集中上课或技能操作,每天都实行签到。
2. 培训学员须提前5分钟到达培训场地,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违者提出警告或批评。
3. 因特殊情况请假,学员需写书面请假条,经班主任批准后方可缺席,未经批准或无正当理由视为旷课。
4. 凡无故旷课的学员将取消其学员资格,不予发放培训合格证书
5. 每天的培训签到薄要妥善保管,归入培训档案中。
(四)满意度调查制度
1. 每期培训班最后一堂课,农业主管部门要安排人员组织学员开展满意度评价,了解培训实施效果。
2. 对集中上课的培训教师进行测评。
3. 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种。
4. 满意度调查是对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的测评,作为以后培训工作遴选的参考。
5. 调查结果将存入培训档案,请各培训教师认真对待。
(五)培训台账制度
1. 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要实行台账登记和培训过程影像资料备案。
2. 培训单位要建立规范统一、信息完整、内容真实的培训台账和培训过程的影像资料,作为检查验收培训情况的重要依据。
3. 培训机构要对台帐和影像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4. 在每期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机构将台账和影像资料整理后报农业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5. 培训台账和影像资料要长期保管,作为培训基础资料留存。
六、保障措施
成立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组,组长由市农科院院长张身嗣,抽调党支部委员负责牵头培训工作,安排3-5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组织、考勤、联络、信息报送等具体工作。
组长:张身嗣 课堂教学谢家集区8月中下旬,实践实训和能力拓展计划课堂教学之后,根据学员以及农事季节而定。
副组长:黄毅 王素
成员:李娜、邱婷婷、张浩然、刘丹丹、郝加敏等。
七、考试考核
培训结束后,按照有关要求,运用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考试考核结果报市农业农村局审定。
2024年6月18日
附件3
高素质农民培育遴选对象登记表
( 年度)
姓名 |
|
性别 |
|
年龄 |
|
文化程度 |
|
民族 |
|
政治面貌 |
|
身份证号 |
|
家庭住址 |
|
||||
家庭人口 |
|
家庭人均纯收入 |
|
联系电话 |
固定电话 |
|
|||
手机号码 |
|
||||||||
培育类型 |
|
专业 (产业、岗位、工种) |
|
||||||
村委会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
乡(镇)政府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
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4
高素质农民培训台账( 年度)
__________市、县(市、区) 培训班期: 培育机构(盖章)
培育类型 |
|
培训班人数(人) |
|
培育起止日期 |
|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身份证号 |
文化程度 |
专业(产业、岗位、工种) |
家庭住址 |
固定电话 |
手机 |
培训时间 |
学员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培育机构负责人签名: 班主任签名: |
注:“专业(产业、岗位、工种)”栏,参照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中有关分类填写。
附件5
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机构及承担任务汇总表
_______市农业农村局(盖章)
县(市、区) |
培育 机构数 (个) |
培育机构信息 |
承担培育任务(人) |
||
经营管理型人员 |
专业生产型人员 |
技能服务型人员 |
|||
|
|
名 称:淮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法人代表:张身嗣 联系电话:0554-3312918 3312662 |
100 |
|
|
名 称: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
|
|
|
||
…… |
|
|
|
||
|
|
名 称: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
|
|
|
名 称: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
|
|
|
||
…… |
|
|
|
||
合计 |
|
|
|
|
|
注:“培育机构信息”一栏中,每个机构信息在一个单元格填写,“名称”要填写机构全称。
附件6
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进展情况表( 月)
__________市农业农村局 填报人: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
县(市、区) |
目标 任务 |
完成培育人数(人) |
完成率(%) |
合格 |
合格率(%) |
|||||
经营管理型 |
专业生 产型 |
技能服 务型 |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或领办人 |
返乡务农就业创业人员 |
畜牧兽医从业人员 |
其他重要培育需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此表用Excel格式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