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50118040025号建议的答复函
孔德琴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多位一体的地方历史文化教育联动机制的建议”,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你在建议中提出打造多位一体的地方历史文化教育机制,丰富教育形式与内容,提升青少年及社会大众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意识,促进地方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发展与活态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表示赞同。下面向您介绍一下文旅、文物部门相关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我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省级文保单位3个分别是:魏家古堆遗址、大孤堆古墓葬、尹氏宗祠;市级文保单位5个分别是:淮南市炉渣砖厂旧址、清真胜云楼(回民饭店)旧址、田家庵淮河港口候船室旧址、中国人民银行淮南分行旧址、姚氏明代古墓葬;市级历史建筑4个分别是:市人民政府办公旧址、国营红旗照相馆分馆、淮南市新华书店田家庵门市部旧址、淮南市运输总公司办公楼;文博场馆3个分别是:淮南市博物馆、田家庵区文化馆、田家庵区图书馆。我们还拥有省级非遗项目3项、市级非遗项目5项、区级非遗项目10项。我区深入挖掘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资源信息,开展了文物展览、历史文化知识讲座、非遗活动进校园等活动为学校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素材和支持服务,将文化旅游与历史文化教育有机结合。
我区积极开发具有教育功能的文化旅游产品与线路,面向学校、家庭及社会大众推广,探索“非遗+旅游”发展模式,将非遗项目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打造田家庵特色文创品牌。2022年投资建设的田家庵区文创馆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区非遗传承人创作的400多件非遗作品,让广大学生在学习与创作过程中,了解非遗、走进非遗,弘扬非遗。市级非遗项目淮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周琴设立的“春风琴韵文化园研学基地 ”开展非遗剪纸培训、淮南市永京拳协会把这项省级非遗项目带到回民小学建立“永京拳”传承基地,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去年以来开展非遗主题活动展示30余场次,非遗进校园活动近20场次,推动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传承融入校园,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非遗、参与非遗保护传承。
结合您的建议,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地方历史文化教育联动机制,通过联合举办地方历史文化主题活动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让淮南的地方历史文化通过课堂和实地体验的双重方式深入社会大众和青少年心中,同时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淮南文化。
二、进一步壮大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队伍,优化传承人队伍结构。加强与省内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企业的密切协作,做好传承人群研修研培工作,帮助传承人积极履行传承义务,为非遗保护提供专业人才,增强非遗项目发展后劲。
三、充分与学校结合,举办非遗展示、讲座、培训、交流等系列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公民自觉参与保护意识。加强与社区、企业等单位合作与交流,持续开展系列活动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提高地方历史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以上答复妥否,请转告我们。
办复类别:B类
联系电话:2671221
联 系 人:姜莉莉
2025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