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区卫健委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防控方案的通知
田卫健〔2020〕6号
田家庵区卫健委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防控方案的通知
各医疗机构、委属各单位:
为更好的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结合我委工作实际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防控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田家庵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1月23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防控方案
为切实做好全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疫情形势结合我委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则
(一)制定目的
指导我区各级医疗机构规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了解疾病特征与可能的感染来源,规范密切接触者管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二)制定依据
本应急防控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田家庵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定。
(三)工作原则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治、控制措施。医疗救治工作要坚持规范、科学、快速、有效救治,坚持政府负责、医院协调、有序有效、突出重症的原则。
(四)适用范围
本应急防控方案适用于我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
二、防控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委将加强对本地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指导、及时救治”的工作原则,组织有关部门制订并完善相关工作和技术方案等,规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落实防控资金和物资。
区疾控中心负责开展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和评估,
进行监测资料的收集、分析、上报和反馈;开展对公众的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
各医疗机构负责病例的发现与报告、隔离、救治和临床管理,开展标本采集工作,并对本机构的医务人员开展培训。
(二)病例发现与报告。各医疗机构、区疾控中心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第二版)》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监测、发现和报告工作。
1.病例发现。各医疗机构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监测和日常诊疗过程中,应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诊断和报告意识,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病例,应注意询问发病前14天内的旅行史或可疑的暴露史,了解本人近期有无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地区的旅行史,有无哺乳动物、禽类等接触史,尤其是野生动物接触史,以及有无与类似病例的密切接触史。
2.病例报告。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时,应当立即向区疾控中心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区疾控中心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负责病例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或区疾控中心要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病情进展及时对病例诊断类型、临床严重程度等信息进行订正。
(三)流行病学调查。区疾控中心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二版)》进行调查。
(四)标本采集与检测。收治病例的医疗机构要采集病例的相关临床标本,通知区疾控中心尽快将标本送至当地指定的疾控机构或医疗机构实验室进行相关病原检测。
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病人的上呼吸道标本(如咽拭子、鼻拭
子等)、下呼吸道标本(如深咳痰液、呼吸道吸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等)、抗凝血和血清标本等。临床标本应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发病后第3-4周的恢复期血清。
标本采集、运送、存储和检测暂按二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管理,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5号)及其他相关要求执行。
(五)病例救治及院内感染预防控制。病例需收治在指定医疗机构,承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救治的医疗机构,应做好医疗救治所需的人员、药品、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等保障工作。
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和加强隔离、消毒和防护工作。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实行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应当进行单间隔离治疗。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要求进行空气消毒。在诊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六)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由我委组织协调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测定,并询问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及病情进展。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为与病例末次接触后14天。
(七)宣传教育与风险沟通。积极开展舆情监测,普及疫情
防控知识,及时向公众解疑释惑,回应社会关切,做好疫情防控与风险沟通工作。要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以及大型人群聚集活动的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工作。
(八)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培训。对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医疗救治、院感防控、密接管理、个人防护等内容的培训,提高防控和诊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