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健委2021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12-22 15:15信息来源:田家庵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一、本年度工作总结

一)常抓不懈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严格落实入境人员、重点地区来区人员、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等管控措施,防范进口物品入境、仓储、运输、销售各环节风险。截至目前境外返淮人员累计779人,尚在健康随访8人,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内蒙古发生疫情以来累计收到市级推送中高风险数据74条,其中在田家庵区44人,自行摸排208人;上海发生疫情以来累计收到市级推送中高风险数据28条,其中在田家庵区10人,自行摸排76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持续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和非冷链物品排查、检测、消杀工作,全区重点人群核酸检测23398人,市场重点物品累计核酸检测24995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二是规范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和重点人群定期核酸检测。成立田家庵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下发我区疫苗接种总体实施方案、梯次推进实施方案、3-11岁儿童疫苗接种实施方案等。截至目前共接种新冠疫苗992555剂次,全程接种完成率99.99%,3-11岁人群第一剂次参考完成率88.83%。区核酸检测实验室日检测能力达到100-200人,全区医疗机构日单检能力2.2万人,第三方检测能力可满足我区人口24小时完成检测。全区共布置226个固定采样点,配备271个采样工作组。

三是开展应急演练,强化早期监测预警。印发《田家庵区新冠疫情处置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在安成镇连岗村社区文化广场举行新冠肺炎疫情全员核酸检测应急实战演练,我区13个乡镇街道于10月底前在各辖区内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11月7日,举办冬春季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桌面推演,切实提升疫情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提高发热门诊、药店诊所等各类“哨点”敏感度,出售“一退两抗”药品进行实名登记。坚持“一把手”管院感、院感日常化督查制度,区卫健委每月对辖区医疗机构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确保疫防措施落到实处。

(二)巩固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一是持续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布局规划。我区现有基层医疗机构268家,其中一级综合医院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1家,乡镇卫生院4家,村卫生室28家,门诊部43家,诊所及医务室115家,覆盖全区城乡居民和乡镇(街道)、村(社区),进一步完善了城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今年新增中医馆1家,全区共有中医馆1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达到全覆盖。 

二是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现有执业(助理)医师3167人,护士4323人,公共卫生人员数1311人开展乡村医师定向委培,与4人签订协议进行委培教育,委培结束后到我区指定村卫生室提供不少于六年的医疗服务。4家乡镇卫生院、区疾控中心、区妇计中心招考18名专业技术人员,补充基层医疗机构新鲜血液。中医类别医师数242人,千人口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指标已达标。

三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制定《田家庵区规范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田家庵区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实施方案》,进行为期十个月的专项整治,目前已完成两轮社区卫生服务类机构、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全覆盖检查。加强安全综合治理,同辖区医疗机构签订《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对辖区2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消防和安全生产排查大整治检查。落实副区长带队督查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共督查4次。印发《2021年度田家庵区“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完成安徽省平安医院及医鉴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上报工作。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预防接种、孕产妇、老年人健康管理等14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助标准提高至70元。积极推进“两卡制”工作,已累计583万个工分。着力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我区104家基层医疗机构共组建了89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共签约6万余人,服务项目履约率85.69%。“智医助理”实现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提供服务约89万人次。积极发挥医联体作用,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共计到乡镇卫生院坐诊89次,解答咨询410人,治疗患者321人,乡镇卫生院参加市一院培训4人次,逐步在就诊、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实现同质化。

(三)不断提高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一是妇幼工作。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综合措施,婚检2588人,婚检率92.83%,疾病检出率13.67%,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056对。建立孕妇手册2996人,筛查2613人,咨询随访率100%。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7490人,听力筛查7498人。妊娠风险评估2627人,对辖区助产机构妊娠风险评估及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全覆盖专项督导。为375人发放叶酸,超额完成任务。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咨询率和检测率均达100%,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治疗率97.05%,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率97.05%。严格落实剖宫产管理制度与降低剖宫产率措施,截至11月底全区剖宫产率45.14%。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新入园儿童体检、视力筛查5914人,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体检1334人。积极推进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目前在我区共有8家托育服务机构,托位数185个。

二是计生工作。2021上报出生2911人,其中上报一二孩2646人、多孩265人,出生率5.25‰,自增率3.55‰,总性别比111.712021年全区各类计生奖励对象2340人,共发放资金887.724万元。元旦春节期间,为64户计生困难家庭送去关怀慰问资金3.2万元,“5.29”计生协会员活动日为65户困难家庭送去慰问金3.25万元,全年为62 位计生特扶家庭发放救助金7.8万元。开展失独家庭紧急慰藉和助学成才项目,为17户失独家庭发放一次性救助紧急慰藉金5.1万元,为19名大学生发放助学金3.8万元。洞山街道锦里社区、军民社区于9月被正式命名为省级家庭发展服务中心。

(四)持续强化疾病预防控制

2021年我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管理报告及时率、报告率等项目综合评价为100%。督导管理109例结核病人,督导病例约1199次。已完成救助38名结核病病人任务数,总金额为34200元。新增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较上年增长35.7%;抗病毒治疗比例为98.1%,随访检测率为100%;共到103家公共场所开展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工作,宣传干预2052人次,采样检测397人次。全年免疫规划完成108238剂次,完成率83.33%。6000人次开展上消化道癌筛查及早诊早治,筛查高危人群2600人次,筛查阳性患者4人,其中早期2人。

(五)其他重点工作

一是健康扶贫工作。全区共有脱贫人口1922人,其中家庭医生签约1478人,签约率达到77%,累计筛查确诊34种大病贫困患者126人,救治126人。向贫困户举办健康讲座8次,发放各种健康教育处方5000余份,开展健康随访5000多人次。发放贫困人口慢性病证458人,开展送药上门服务100余人次,上门接种新冠疫苗180余针次。

二是爱国卫生运动。结合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发动政府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居民志愿者等开展活动30余次,2356人次。重点清除楼道堆物、卫生死角和“四害”孳生地约1000处,清理垃圾约10吨,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139次。集中开展病媒生物监测9次,组织乡镇、街道对辖区内的病媒设施进行维护和投药工作,对病媒四害孳生进行检查控制,投药覆盖率达95%以上。

三是党史学习教育。印发《中共田家庵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意见》,成立区卫健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学习重点,细化工作要求。共组织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党史7次,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5期。认真开展“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和为民办实事工作,4家乡镇卫生院及淮滨中心各购买DR(数字化X射线机)、彩超各1台,采购电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医用冰箱、桌式医用冰箱、疫苗储运箱,用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一、存在问题

一是解放思想的力度还不够大,在谋划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工作措施上创新意识不足,工作方法不够多样化。

二是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由于乡镇卫生院承担了大量体检随访工作,且基层工作任务繁重,现有人员流动较快,普遍存在招贤难留贤更难的情况。

三是分级诊疗体系不够完善,群众对于分级诊疗的接受程度不高,医联体合作单位的医疗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发挥智医助理优势,提高疫情实时分析、集中研判能力。充分发挥核酸检测实验室作用,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扩大检测范围。

二是继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拓宽医联体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健康”,开展远程医疗,实现市民健康管理信息化,满足个性化、精准化健康医疗服务需求。持续优化多元办医格局,支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快推动医师多点执业,简化个体行医准入审批程序,鼓励个体诊所向专科专病诊所发展。

三是持续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力开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着力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水平提高,定期开展中医医师培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动中西医药补充协调发展。

四是继续做好计生妇幼老龄工作。深入推进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落实,开展03岁婴幼儿照护工作,切实增强计划生育家庭的获得感、归属感。扎实开展婚检、孕前优生等工作,优生优育,切实提高妇女和儿童健康水平。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

六是创新综合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综合监管协调机制,加强综合监管队伍建设,充实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力量,深入开展综合监管专项行动提高卫生健康执法监督能力和水平。

四、工作亮点及取得成绩

一是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建立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认真贯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全区264家医疗机构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和医疗机构不良执业积分管理。打击非法行医取缔16起无证行医行为并给予行政处罚。进一步规范各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置和医疗执业行为,共立案查处7家。扎实推进医疗机构乱象治理工作,监督检查各类医疗机构369余户次,立案处罚6家。全年共检查公共场所342家、二次供水单位10家、消毒产品生产企业1家、消毒产品经营单位10家,学校、托幼机构73所。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52起,立案查处26起,移送公安1起。认真贯彻执行“证照分离”改革措施,优化审批时限和流程,发放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75家,率先在全市完成国家双随机监督检测任务。

二是推进城市社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对辖区内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明确标准化建设的短板弱项。截至目前我区已有11个村卫生室,1个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达标,完成本年度目标任务。

三是大力支持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推进“银龄安康行动”,完成9341份“银龄安康”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理赔人数418人,理赔金额约57万元。扎实做好医养结合工作,今年朝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第四批安徽省社区医养结合示范中心,截至目前,我区共有2家省级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机构、4家省级社区医养结合示范中心。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协作机制,我区10家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合作。组织开展全国(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2021年锦里社区成功申报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启动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申报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共计65家,超额完成2021年目标任务。结合卫生健康行业特点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建设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华方医养健康综合产业项目正式签约。

田家庵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12月10日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