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5年田家庵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24 15:56信息来源:田家庵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文字大小:[    ] 背景色:       

田卫健〔202525

 

 

关于印发2025年田家庵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

 

科室及委属单位

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2025年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皖卫函〔2025〕46号)和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2025年淮南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淮卫基层2025〕2)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我细化分解了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重点任务,形成“任务清单”。请各科室及委属单位积极部署、统筹谋划,按序时进度扎实推动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附件:2025年田家庵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重点任务清单

 

 

                                             田家庵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24日


2025年田家庵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重点任务清单

序号

重点任务

任务及要求内容

责任科室

完成时限

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统筹服务体系、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医疗设备和信息化等建设。

体改科

11月30日前

持续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贯彻落实医疗卫生强基工程
1.以补齐基层短板为目标,重点加强县域医共体(医联体)资源共享中心、县域医疗次中心、中心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科室建设和基本服务保障,以及信息化的推广应用;
2.2025年乡镇卫生院医学影像中心覆盖率要提升到80%以上,按照“填平补齐”原则为所有中心乡镇卫生院配置CT,为其他乡镇卫生院重点配置CT/DR等;
3.常规检查检验项目互认基本实现;
4.进一步健全30分钟农村医疗急救体系。

规信科

11月30日前

(二)持续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
1.合理布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进一步落实《安徽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分类建设标准》,持续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分类管理,根据《关于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类管理的通知》(淮卫基层秘〔2021〕329号,2025年全市乡镇卫生院实施一类管理达10%以上,二类管理达60%以上,其他乡镇卫生院实施三类管理;
2.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行政村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定点服务范围,村医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提高到45%左右;
3.根据完善县域医疗次中心(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评价体系要求,进一步加强县域医疗次中心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基卫科
医政科

11月30日前

(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1.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2025年全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能力标准;
2.加强儿科、口腔、康复等重点科室建设,力争全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儿科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养结合、血液透析、精神卫生、睡眠等服务;
3.持续推进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个下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医院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期派驻人员实现全覆盖,确保至少有1名牵头医院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常年派驻服务,连续驻点时间不少于6个月。

基卫科
医政科
规信科

11月30日前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
1.落实《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首页基本内容(试行)》,做好居民健康档案向本人开放工作,不断提高调阅率;
2.继续做好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向省级家庭医生签约信息系统的数据传输工作,强化数据质控;
3.使用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系统,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的信息化评价;
4.做好村卫生室执业人员管理信息化相关数据填报和传输工作;
5.根据省、市工作要求适时将慢性病、肥胖症等膳食、运动指导要点嵌入基层医务人员诊疗信息系统;
6.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推广。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监督所)

基卫科

规信科

11月30日前

持续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不断优化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1.持续落实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稳妥做好2024年拟招录人员编制落实工作,同时开展2025年专项招聘并落实编制保障政策;
2.加强大学生乡村医生管理,建立大学生乡村医生实名制电子台账;
3.持续推进落实“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推动乡村一体化管理,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聘用管理。

科教科

10月30日前

(二)持续强化基层医务人员培训
1.落实2025年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将大学生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纳入国培项目,组织大学生乡村医生参加国家示范培训;
2.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提升计划”,并做好村医参加培训期间的接续服务,确保村卫生室能够正常运行。

基卫科
科教科

11月30日前

持续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一)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2025年各县区全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比上年度提升1-3个百分点,推动80岁以上老年人、特扶人员等全覆盖;
2.组织城市医院(医联体)下沉医生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服务;
3.加快落实“六个拓展”签约服务,发挥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和网格员作用,开展签约服务进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学校、社区等,开展集中签约履约。

基卫科
规信科

11月30日前

(二)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1.2025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开展长期处方服务,并纳入签约慢性病患者基本服务包。按季度更新签约居民基本信息;
2.规范脱贫人口签约服务,重点签约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中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和签约协议约定的服务频次、内容履约,规范信息填报,杜绝履约不到位和信息错报漏报;
3.探索家庭病床试点,推动“医药服务价格+上门服务费”政策落地;
4.积极参与“皖美家医”技能竞赛,做好培训演练等竞赛前期准备工作,不断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水平。

基卫科
乡村振兴
医政科

11月30日前

(三)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有感”行动
1.做实对签约居民健康咨询服务,电话联系每年至少1次;对签约居民普遍按节气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提示,每年至少12次;对80周岁以上签约老年人每年开展上门健康随访至少1次,提供药学、护理等服务;
2.利用世界家庭医生日等时机,通过上门服务、健康讲座、新媒体等途径加强家庭医生签约宣传力度;
3.探索根据群众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就医诊疗、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障等个性化签约服务。

基卫科

11月30日前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健康连续服务

(一)完善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
1.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拨付和使用管理,强化定期调度和约谈并加大资金管理在绩效评价中的权重,建立健全以效果和目标为导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
2.持续规范“两卡制”应用,强化真实性身份认证,科学调整工分值认定和校正方式;
3.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5年相关活动,征集典型案例,宣传15年工作成效。

基卫科

11月30日前

(二)做实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
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均达到65%,稳步提高慢阻肺患者规范健康服务率;
2.做实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按照健康风险开展“红黄绿”三色分级健康服务;
3.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患者分级连续健康服务,整合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一张表。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监督所)

11月30日前

(三)做好“两病”一体化试点项目工作
推进基层慢病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同时选建2家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中心,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实行“两病”分级管理。

基卫科

11月30日前

(四)持续做好便民惠民服务
按照《转发省卫健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的通知〉的通知》文件要求,继续全面落实便民惠民10条举措,并根据群众需求,不断优化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

基卫科
医政科

11月30日前

加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治理

(一)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巡查工作。落实《淮南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巡查工作方案(2024-2027年)》,2025年完成新增30%以上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巡查任务,不定期组织巡查工作“回头看”,强化问题整改。
(二)不断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压实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医院的主体责任,一体推进医共体内的质控检查、三基三严考核。
(三)切实抓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消除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坚决避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和造成人员伤亡。
(四)推动村(居)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动态全覆盖,充分发挥其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方面的宣传发动作用。
(五)深化改革探索创新。探索“村医岗位化”改革。

机关党委
基卫科
医政科
综合监督与规划法规科
财务科
人事科
中医药科
传染病防控与免疫规划科
综治办

11月30日前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