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解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解读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021年10月23日表决通过关于修订审计法的决定。该决定自2022年1月1日起实行。新修订的审计法为强化审计监督、完善审计制度提供法治保障。
一、审计法修改的背景和必要性是什么?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
审计法施行20多年来,在保障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深化改革、促进依法治国、推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修改的背景:
1.审计环境、审计对象以及机关内容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3.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有了更多期盼。
4.审计理论和实践也不断创新发展。
5.现行审计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式发展。
修改的必要性:
1.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决策部署的需要。
2.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3.审计机关依法履职的需要。
二、此次审计法修改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以四个“坚持”为遵循,切实健全审计监督机制。此次修改工作,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将党中央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法制化,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以宪法为依据。在宪法框架下完善审计监督范围,优化审计监督手段,增强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和功德力。
坚持实践探索与制度规范相统一。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工作中成熟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法律。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际工作需要,着力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三、审计法主要对哪些方面进行了修改?
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1.坚持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运行机制
为巩固和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把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新修改的审计法在总则中增加规定。
2.完善审计监督职责,构建全面覆盖的审计工作格局
为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清除监督盲区,新修改的审计法在现行审计法规定的相关审计范围基础上,将国有资源、国有资产、关系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重大公共工程项目以及国家重大经济社会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等纳入审计范围,并明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法律地位。
3.坚持权责相符,形成权威更高的审计工作运行机制
既赋予审计机关必要的权限和措施,压实被审计单位配合审计的责任,又在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规范审计监督行为、回应“谁来监督审计机关”等方面提出新要求。
此外,还明确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责任,规定了各级政府、有关主管机关、单位和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的监督责任,健全了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的运用机制。
四、学习、宣传和贯彻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
学以致用,扎实推进新修改审计法的贯彻落实。
1.首先,要加强学习培训。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理解新修改的审计法。
2.其次,要适时启动立法配套工作。审计署将根据审计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及时研究提出相关配套措施和贯彻要求。
3.再次,要求切实依法履职尽责。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应该加强对审计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规范审计行为,确保审计结果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同时,强化责任担当,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不断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检查,以有力有效的审计整改提升审计监督效果。
五、解读机关和解读人
解读机关:淮南市田家庵区审计局。
解读人:王国庆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4-2698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