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区经济运行向好因素不断积聚

发布时间:2024-11-04 08:51信息来源:田家庵区统计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前三季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制约稳增长的突出问题,主动作为、靶向施力,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平稳,向好因素不断集聚。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区生产总值307.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69.7亿元,下降4.1%;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234.8亿元,增长5.1%

1、工业生产继续恢复。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1%,较前8个月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下降42.2%,制造业增长12.4%,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9%。非煤电行业增加值增长15.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2%。分行业看,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0.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1.3%,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37.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2.2%,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31.3%

2、服务业发展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1%。其中,金融业增长9.8%,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9.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7.8%1-8月份,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3.5%,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营业收入增长10.7%

3、市场销售保持增长。前三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5亿元,增长5.5%。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3%。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良好,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3.4%30.6%,通讯器材类、可穿戴智能设备类、高能效等级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6.9%54.9%27.1%19.4%

4、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6%。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115.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6%,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0.7%。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61.6万平方米,增长2.3%。前三季度,全区民间投资增长10.6%;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54.6%。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5.0%

5、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13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23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快于城镇1.5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全区积极应对内外部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支持经济平稳发展各项政策持续发力,各种积极因素不断积聚。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不够稳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持续加大补齐经济运行短板弱项力度,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注:

1)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

3)规模以上服务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的服务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的服务业企业;年主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的服务业企业。由于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障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营业收入等各项指标停闭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差异。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个体户)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