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淮南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制定背景及依据
食品安全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根据政府机构改革实际,部分单位名称和职能有所变化,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根据市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部署,对《淮南市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组织了修订。
二、制定意义
(一)应急预案有助于及时应对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和迅速蔓延的特点,如果没有事先制定应急预案,一旦事故发生,相应的应对措施可能无法及时启动,从而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
(二)应急预案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对消费者的伤害。
(三)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可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食品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消费者的财产损失,还会对社会秩序造成一定的冲击。而通过制定和执行应急预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社会秩序的影响,维护社会的稳定。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是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重要意义。
三、总体考虑
(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预案的目的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机制,指导规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预防和及时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因此,必须在预案中强化预防措施,提高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二)依法管理,统一领导。制定预案和进行应急处置工作都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食物中毒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同时,各级政府应当统一领导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
(三)以人为本,生命至上。预防和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四)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级政府分级负责,统一领导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各有关单位按照本预案规定和职责分工,认真落实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五)依靠科学,处置有力。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各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依靠科学,果断处置,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保持社会稳定。
四、起草过程
市市场监管局结合我市实际,充分借鉴济南市、浙江省、江苏省《应急预案》,牵头起草了《淮南市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征求了各县(区)政府和市有关单位意见,并经市政府同意,2023年7月21日,《应急预案》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
五、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安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安徽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安徽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徽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安徽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淮南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淮南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了预案。
六、《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应急预案》适用于淮南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所规定的食品安全事故防范应对工作。对食源性疾病中涉及传染病疫情、生活饮用水污染等事件,由卫生健康部门依据相关规定,牵头组织防控和应急处置。
七、主要内容
修订后的《应急预案》共分为七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为总则。主要是明确了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提出了应急管理工作的原则。
第二部分为组织机构及职责。主要是明确了市指挥部、成员单位、现场指挥部、工作组、技术支撑机构等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第三部分为监测预警、报告与评估。主要是明确了风险监测、信息通报工作程序,明确风险预警分级,规定预警发布、预警行动有关事项;对信息报告进行规定,明确了事件信息来源的渠道,事件信息报告的单位和个人,事件信息报告的内容和要素,事件信息报告的程序和时限要求。
第四部分为应急响应。对先期处置做出要求,包括医疗救援、保护现场、调查原因、初步评估、信息发布准备等方面要求。对响应分级规则进行明确。明确针对事件情况展开分级响应。根据事件进展对响应级别调整进行规定,对响应终止条件做出要求。
第五部分为后期工作。对后期处置工作进行了规定。明确了善后处置、责任调查、事件评估总结工作事项要求,对事件责任追究和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提出要求。
第六部分为应急保障。主要明确了人员技术、物资经费、医疗救治、信息、社会动员保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七部分为附则。主要对预案编制、修订和演练、宣传与培训提出了要求,并对预案施行作出了明确。
八、保障措施
为确保《应急预案》的日常实施,设立市指挥部,并从多层面细分工作范围,从日常监管到应急处理做好保障工作。
(一)、市政府设立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市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二)、市有关单位为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在市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加强对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工作的督促、指导,积极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三)、根据事故处置需要,市指挥部可下设若干工作组,分别开展相关工作。各工作组在市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并随时向市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工作开展情况。
工作组根据实际工作范围分为:事故调查组、危害控制组、医疗救治组、检测评估组、维护稳定组、新闻宣传组、专家组。
(四)、医疗、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各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相关技术机构作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专业技术机构。
九、事故应急响应及保障
(一)、应急保障
信息保障、医疗保障、人员及技术保障、物资与经费保障、社会动员保障、日常宣教培训。
(二)、应急响应
十、创新举措
(一)、预案更新
当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有关的法律法规被修订,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应急预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新情况或新问题时,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食品安全办公室)结合实际,及时组织修订本预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二)、预案演练
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原则上每3年至少开展1次。
十一、咨询渠道
解读机构:田家庵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解读股室:食药股
联 系 人:胡静
咨询电话:0554-267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