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高温天气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高温天气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园区,区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各有关企业:
近日,气温持续升高,35℃以上的高温天气时有发生,市气象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各类安全风险因素不断增加,为有效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从业人员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站位,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弦
夏季是生产经营活动的高峰期,人流、物流、车流活跃,台风、强降雨、高温等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各类风险交织叠加,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各乡镇、街道,各有关单位要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全面加强暑期高温天气期间安全防范工作。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防控措施到位,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底线。
二、研判分析,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各单位要认真分析研判暑期高温天气对安全生产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要重点加强防暑降温、防疲劳作业、个体防护、用电安全、压力容器安全、防火防爆、防台风、防雷电、防泄漏中毒、防密闭空间作业引发中毒爆炸、防溺水等工作,坚决遏制事故的发生。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落实 40℃禁止室外作业、37℃限时室外作业、35℃减少室外作业时间等要求,预防和控制高温中暑及高温作业引发的各类事故,加强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处置。
三、紧盯重点,强化各领域安全监管
道路运输方面,交警、交通运输等部门要深入开展交通安全意识提升攻坚行动,要严格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十个一律”措施,督促“两客一危”运输企业做好车辆日常检查维护,严禁“带病”运行,严防“三超一疲劳”;严防无证驾驶机动车、骑乘不合格电动自行车、未戴安全头盔等问题。消防方面,消防、商务、卫健、城管等部门要紧盯“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人员密集三类场所,深化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和治本攻坚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消防安全工作措施,及时维护消防设施设备和消防水源。燃气方面,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城镇燃气门站、调压站、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加气站等场站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容器、安全附件、防雷防静电设施、消防(喷淋)设施、报警设施等处于完好状态,不得将气瓶置于烈日下暴晒。危化品方面,应急部门要严格落实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准则要求,开展全面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温度、压力等监控设施和紧急卸压、降温措施完好投用,严防超温超压。工贸方面,应急部门要严格动火等高危作业安全管理;突出高温熔融金属和铝镁金属粉尘(废屑)等重点部位落实防水防潮防爆措施;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要求;粉尘涉爆企业严防因高温等引发粉尘火灾、爆炸事故;涉氨制冷企业要防范发生液氨泄漏、火灾和爆炸事故。建筑施工方面,住建、交通运输、水利、城管等部门要严格执行高温停工或限时作业相关规定,严格动火作业审批管理,减少高温时段室外和高处作业,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加强对油漆、氧气瓶、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管理,防止露天高温暴晒。文旅方面,文旅、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加强对重点景区、宾馆、营地等旅游场所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做好对旅游车辆、大型游乐设施等旅游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控制好高峰时段游人总量,严防拥堵、踩踏事件发生;防溺水方面,教体、河长办等部门要全面排查整治河流水库等涉水区域的安全隐患,及时设置安全警示标牌、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要紧盯学生等重点人群,加强日常宣传管理,普及防溺水常识和溺水救护方法等各类安全知识。其他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实际,强化高温天气期间安全防范工作,加强防暑降温和劳动保护工作,确保安全度夏。
四、宣传教育,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各有关单位要加大高温天气注意事项、安全防范措施以及应急处置办法等方面宣传科普力度,不断提高全民安全防范应对能力。要密切监测气象变化,精准做好预测预报和研判,让广大企业和群众及时掌握气象和灾害信息,有效防范各类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目前既是高温天气时段,也是极端天气防范和防汛抗旱重点工作时段,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高温汛期应急值守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充实值班力量,切实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管理到位,严禁出现缺岗、脱岗现象。要强化预案准备、前置救援力量、充实应急物资、常态开展演练。要规范报送值班信息,发现重要险情第一时间上报,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救援人员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装备到位,确保各类突发事故得到及时、有效和妥善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2024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