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主要负责同志解读】政风行风热线:市城管局二级调研员王筠解读《淮南市城区占道经营、出店经营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2-12-02 18:02信息来源:田家庵区人民政府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主持人:各位听众,今天来到我们“政风行风热线”现场的单位是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嘉宾分别是市城管局二级调研员王筠,田家庵区城管局主要负责人李玉虎,市城管局督察大队副大队张瑜茜,田家庵区城管局督察中队长詹雪峰。王局长,您好!

王调研员: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走进淮南新闻综合广播直播间,与大家共同参与本期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与广大听众朋友进行交流。欢迎大家就涉及城市管理和环境卫生等方面有关问题打进热线电话,我们将认真办理。同时也欢迎《政风行风热线》栏目组对我局每一期的办理情况予以监督。

主持人:王调研员,听众朋友们,今年我市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内容中,城市管理工作占比是最高的。据悉,近日,淮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印发了《淮南市城区占道经营、出店经营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市将开展城区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在这个整治工作中,城管部门将是主力军。下面请王调研员介绍一下,市城管局为落实这个专项整治方案,做了哪些工作部署!

王调研员:好的,全市开展城区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是市委领导高瞻远瞩、深入谋划的基础上,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大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市城管局作为城市管理部门,将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立足实际,守正创新,以整治出店经营、占道经营为突破口,用铁的决心、铁的举措、铁的机制,全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助力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一、痛定思痛,以铁的决心推动专项整治

整治出店占道经营,改善城市环境,群众有呼声、社会有期盼、领导有要求。面对城区量大面广的各类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现象,我们将不推不拖,不绕不躲,以敢于担责的志气、敢于担难的锐气、敢于担后果的勇气,周密部署,强力推进。

日前,按照市委副书记汪谦慎的指示要求,市城管局牵头起草了《淮南市城区占道经营、出店经营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整治目标、整治范围、整治任务、责任分工、实施步骤等事项,将以出店经营、占道经营、街巷小区、农贸市场周边、摊群点为重点整治内容,以覆盖全市44条主次干道为脉络,辐射整治商业街区、背街小巷、居民小区以及农贸市场周边等重点区域的出店经营、占道经营行为,推动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全力营造经营规范、秩序井然的城市环境,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工作方案中还对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定期调度等事项作出了部署。

二、敢于碰硬,以铁的举措推动专项整治

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敢抓敢管敢碰硬,切实解决好影响全局、影响群众生活、影响淮南形象的出店经营和占道经营问题,把老百姓的身边事、眼前事、长远事办实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一是把群众最痛恨的随意占道现象治理好。严格按照“主次干道严禁、街巷小区规范”的原则,治理出店占道经营问题,坚决取缔主次干道、街巷路口和学校周边的各类流动摊贩。拆除临街临巷占用公用区域违章搭建的各类经营棚点,整治门店货柜出店、占道加工或经营等违规行为。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居民生活便利和低收入群体的客观实际,合理设置临时便民经营点,划线定位、挂牌公示,允许瓜果、维修类摊点在指定的区域和时间销售农副产品及提供便民服务。

二是把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骑路市场解决好。道路的主要功能是通行。目前,我市还有一些占据道路摆摊设点的骑路市场,堵塞交通,污染环境,群众意见很大,需要属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治理力度。前期,田家庵区积极协调建成南岭新村菜市场,成功迁移取缔了九十七小街骑路市场,惠及周边数万群众,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是把群众最关注的摊群环境卫生问题整治好2017年,我局推动市政府出台《淮南市临时便民摊群点管理暂行办法》;201911月,市城管局又印发《淮南市临时便民摊群点建设管理指导意见》。在这两个规范性文件指导下,各区政府积极行动,以便民饮食摊群点为治理重点,先后建设、改造饮食摊群点38处,提供摊位2100余个,创造直接就业岗位6000余个,实现了一举多赢。希望各区继续创新思路,积极利用废旧厂房、闲置空地等区域,采取市场化方式,再建设一批便民摊群点。同时,我们也发现,现有的一些摊群点建设标准不高、管理不规范,产生噪声扰民、油烟污染、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希望各区高度重视,加大整治力度,切实改善摊群点环境卫生问题,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

三、善于创新,以铁的机制推动专项整治

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整治不是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它是最有效的民生,是事关群众生活的小事,把这些小事做好就是最直观的民生工程。但是要长期把这项民生工程干好,就必须靠长效机制。为此,市城管局将重点推动三个方面的机制建设。

一是落实属地管理机制。各区政府(管委会)是辖区市容环境管理责任主体,要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建执法专班,组织辖区街道、乡镇和城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牵头做好主次干道、街巷小区等占道经营、出店经营专项整治工作。市直相关部门依据职责做好指导、协调、配合工作。

二是建立领导包保机制。市城管局领导班子和副县级以上干部,将分别包保一个区,负责指导、协调、推动辖区落实专项整治工作。希望各区政府(管委会)也要建立领导包保街道、路段等方式,每周不少于两次深入包街路段,现场指导、协调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三是实行督察问效机制。市城管局将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区政府(管委会)、相关部门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和通报。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等方式督查督办重点问题,对工作任务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影响我市争创工作的,将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责。

主持人:王调研员刚才给大家介绍了市城管局为落实《淮南市城区占道经营、出店经营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所做的工作部署!下面请王调研员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市城管部门在近期市容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王调研员:好的,市城管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市创城指挥部有关决策部署,围绕“2021补缺攻坚”的要求,对照“国检”测评体系标准,理顺体制、创新机制,聚焦主责、落实责任,强化统筹、协同作战,全面开启市容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不断巩固文明创建新成效。

一、建立“三项”机制,提高创城工作保障力

创城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只有机制健全、运转高效,才能保障创城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我局(创城市容环境工作组)紧扣创城中心工作任务,坚持从机制保障入手,树立“一盘棋”思想,坚决服从服务创城大局。一是建立高位协调调度机制。明确组织领导、工作机构和成员单位,建立市领导高位协调、定期调度机制。市委副书记汪谦慎、副市长张劲松分别牵头召开市容环境整治、占道出店经营专项整治工作专题推进会,听取情况汇报,研究重点事项,推进工作进展;张劲松副市长还亲自带队到各区实地调研市容环境整治情况、慰问城管环卫工作人员,指导工作、鼓舞干劲。二是建立市区协同配合机制。各区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结合实际抓好市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的规划、部署和具体实施。市城管局强化“兜底意识”,延伸工作职责,加强统筹协调,确保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盲区;同时,认真落实市委专题会议纪要精神,稳妥推进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城管大队整建制移交各区管理,进一步促进执法重心下移、夯实区级主体责任。市直其他有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强化行业指导,建立问题协商、联勤联动机制,在齐抓共管中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建立督察督办机制。以“数字城管”为抓手,发挥市城管局作为市城管委办公室和市容环境工作组办公室的双重职能,强力抓统筹、抓指导、抓协调、抓督察、抓推进,实行每日一督查、每周一排名,推进工作规范化、常态化近期,以市城管办名义向各县区及相关单位下达市容环境问题专项督办函55份,督促整改重点问题79件,有效促进市容环境重难点问题及时解决。

二、聚焦“三项”问题,凝聚创城工作推进力

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全面开展市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针对道路环境不够“靓”问题,实施道路环境卫生深度保洁,延伸保洁作业范围,清掏189条道路绿化带垃圾、168条道路外排,清理卫生死角86处,捡拾烟蒂、杂物11411处,清运垃圾6117吨;分批挂牌督办乱搭乱建36,9月中下旬将验收销号;规范整治户外广告和门头招牌,按照“减量、规范、安全、美观”的要求,拆除违规、破损广告招牌170 处;疏堵结合治理“三乱”小广告,做好200余处便民信息发布栏的清理维护,方便和规范市民发布信息,清理“牛皮癣”小广告3000余处。推进垃圾桶摆放划线定位,定点摆放垃圾桶1557处,桶内垃圾日产日清;加大餐厨垃圾定点收集源头监管力度,依法查处、媒体曝光3起私自收运餐厨垃圾行为,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针对摊点经营“散、脏”的问题,按照“主次干道严禁、街巷小区规范”的工作思路,建立“属地管理为主,部门行业指导,市区协调联动”的机制,有序开展占道出店经营整治工作,坚决取缔城区各类出店经营、占道经营行为,全面整治重点区域乱摆摊点,严格管控街巷流动商贩。规范管理临时便民摊点群,建设、改造洞泉美食城、四季美食广场、淮河嘉苑美食城、湖滨美食排档等饮食摊群点38处,提供摊位2100余个,创造直接就业岗位6000余个。针对人行道停车“乱、难”问题,召开了交通秩序整治誓师大会,开展不间断巡查整治,劝离机动车乱停放5500余台次,引导规范停车2100余台次,处罚违规停放机动车812起,拖离违停车辆185辆,清理人行道侵占临时停车位障碍物510余处,补划非机动车停车线12000余米,修复停车隔离设施 302处,有效改善静态交通秩序。

三、创新“三项”工作,激发创城工作源动力

创新添动力,改革增活力。市容环境工作组着力通过工作创新,为创城注入活力、动力,有效促进创城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创新宣传工作。利用电子大屏、宣传栏、新闻媒体、“两微一站”、执法车辆等载体,通过发放一封信、录制播放音视频、登门入户宣传等方式,强化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宣传,突出对各类商贩、经营业主等管理相对人、重点群体的宣传教育,让宣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引导作用。二是创新数据运用工作。建立辖区沿街店铺信息采集库,对违法行为极易反复、负面影响大且不配合整改的,调查收集证据资料,全面推行非接触式执法。近期查处出店经营“钉子户”16家,形成“处罚一家店、震慑整条街”的效果。三是创新“门前三包”工作。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是“门前三包”的升级版。我们按照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对共建及“门前三包”工作推进会有关部署,强化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落实,录制“门前三包”音频,加强宣传教育、监督检查,促进沿街经营户、住户等责任人签约、知约、履约,自行管好门前“责任田”。

主持人:王调研员今天给大家介绍了近期市城管局在城区占道经营、出店经营专项整治工作中所做的大量工作,那么市城管局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打算,能不能再给大家介绍一下!

王调研员:好的,主持人,下一步工作主要从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问题导向,推进问题整改与长效管理相统一

完善教育引领、处罚惩戒等机制,全面落实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源头治理“城市病”。按照“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抓长效”的工作思路,对照文明创建测评体系,一项一项查不足,一处一处抓整改,一条一条促达标,巩固提升整治成果,保持工作常态长效,确保以崭新的城市面貌顺利通过新一轮创城“国检”。

二、强化责任导向,推进属地管理与部门联动相统一

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构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协同联动”的责任体系坚持开展“每日一路”市容整治,向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薄弱区域延伸,加强薄弱时段管控,实现“空间上无盲区、区域内无盲点”的覆盖式管理。强化协调调度、督察督办、监督考核等机制,形成市容环境集中整治的强大合力。

三、强化目标导向,推进环境整治与民生保障相统一

紧扣城市环境薄弱点、群众关注热难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持续推进市容环境净化、美化、亮化、绿化、序化。因地制宜,加强背街小巷、居民社区自发形成摊群点的整治管理,解决好小摊点牵动的大民生问题。充分借鉴黄山市等城市先进管理经验,全面开展城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整治,解决“小停放、大乱象”问题,以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实际成果,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调研员给大家介绍了淮南市城区占道经营、出店经营专项整治工作的相关情况及城管部门的工作情况。谢谢您!在本次节目结束前,您是不是再向广大的听众讲几句话。

王调研员:好的,听众朋友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全市城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将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埋头苦干,攻坚克难,为加快推进新时期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希望广大市民群众能够一如既往地理解、支持城市管理工作,和我们携起手来,全员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来,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解读机关:市城管局

咨询渠道:宣传教育科

 读 人:刘伟

联系方式:0554-6655275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