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安全事件类预警及应对】远离溺水,家长和孩子要牢记三个“四”

发布时间:2022-05-19 10:22信息来源:田家庵区洞山街道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在中国,意外溺水是儿童青少年的首要死因。在0~14岁人群中,有近六成是因为意外溺水身亡。当儿童青少年溺水时,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身体便遭受不可逆转的伤害。

  总结儿童青少年游泳时的溺水伤亡事件情况可发现,这类事件往往有如下特点:多发生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男生居多;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多发生在周末、节假日或放学后;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泳戏水的过程中,有的是结伴下水游泳溺亡,有的是为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

  远离溺水,家长和孩子要牢记三个“四”:“四不要”“四了解”“四确定”。

“四不要”

1.不要在无家长监护的情况下单独或与同学下水游泳。

2.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生员的水域游泳。

3.不要到海、江、河、湖等水下环境不明的水域玩耍或游泳。

4.不要盲目、擅自下水施救溺水者。

“四了解”

1.家长要带儿童青少年去有资质的游泳场馆游泳,了解泳池相关规则,包括游泳场所内深水区、浅水区的位置和深度,以及救生员的位置。

2.儿童青少年下水前应充分了解做好热身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空腹、过饱、剧烈运动后,均不应该下水。

3.儿童青少年要了解水上安全知识,例如不在水中打闹;不做危险行为,如奔跑和推人下水;若出现身体不适,立即上岸。

4.家长及儿童青少年都应该了解紧急救援和心肺复苏相关知识。

“四确定”

1.确定在规定的区域和时间内:带孩子在有资质的、可游泳的区域游泳,注意识别浴场开放标志。

2.确定有救援队:确保海滩附近有救生员或紧急救援队,建议在救生员看管的区域内游泳。

3.确定公共场所的天气与水温、潮汐变化:了解当地的天气与水温,如果不适宜游泳,不应该下水。涨潮、退潮时,不建议下水。

4.确定救生装置合适:孩子应按照年龄、体重,使用符合标准的救生衣和适合的安全救生装置。同时,家长要了解有关海滩浴场的安全信号旗。

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泳池中会游泳不等于在海中会安全地游泳,家长应帮助孩子了解海中游泳与泳池游泳的不同。家长应有效看护孩子,与他保持一臂距离。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