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街道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5年)
洞山街道
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2025年)
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街道办事处
目录
一 基本情况•••••••••••••••••••••••••••••••••••••••••••••••••••••••••••••••••••••••••••••••••••••••••••••1
1 街道概况•••••••••••••••••••••••••••••••••••••••••••••••••••••••••••••••••••••••••••••1
2 风险隐患情况•••••••••••••••••••••••••••••••••••••••••••••••••••••••••••••••••••••••1
二 组织指挥及职责••••••••••••••••••••••••••••••••••••••••••••••••••••••••••••••••••••••••••••••••1
1 洞山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1
2 洞山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组成及职责•••••••••••••••••••••••••••••••••2
3 工作组组成及职责•••••••••••••••••••••••••••••••••••••••••••••••••••••••••••••••••3
4 包保责任人及职责•••••••••••••••••••••••••••••••••••••••••••••••••••••••••••••••••6
三 预警与应急响应••••••••••••••••••••••••••••••••••••••••••••••••••••••••••••••••••7
1 预警••••••••••••••••••••••••••••••••••••••••••••••••••••••••••••••••••••••••••••••••••7
2 启动响应••••••••••••••••••••••••••••••••••••••••••••••••••••••••••••••••••••••••7
3 防汛响应措施•••••••••••••••••••••••••••••••••••••••••••••••••••••••••••••••••••••11
4 响应终止•••••••••••••••••••••••••••••••••••••••••••••••••••••••••••••••••••••13
四 应急保障••••••••••••••••••••••••••••••••••••••••••••••••••••••••••••••••••••••••••••••••••••••••••••13
1 洞山街道应急队伍•••••••••••••••••••••••••••••••••••••••••••••••••••••••••••••••13
2 防汛抢险救援物资和装备•••••••••••••••••••••••••••••••••••••••••••••••••••••13
五 宣传教育与培训演练••••••••••••••••••••••••••••••••••••••••••••••••••••••••••••••••••••••••13
六 灾后处置••••••••••••••••••••••••••••••••••••••••••••••••••••••••••••••••••••••••••••••••••••14
七 说明及附表••••••••••••••••••••••••••••••••••••••••••••••••••••••••••••••••••••••••••••••••••••••••15
一、基本情况
(一)街道概况
街道办事处辖区东至矿业集团大通林场,西三座窑路(东侧),南至洞山脊,北至淮铁路(南侧),面积6平方公里,下辖9个社区。街道辖区主要为龙王沟水系,该水系是淮南市中心城区最重要的排水泄洪水系,从南向北始于市苗圃,经洞山路、上湖、赵圩,过朝阳路、前锋村、国庆路、王郢村至龙湖公园龙王沟泵站止,全长近5公里,汇水面积15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近30万人。
(二)风险隐患情况
洞山街道位于舜耕山脚下,地势较高,结合辖区地理特点及往年受灾情况,经研判,我街道无明显易涝点。但是存在部分老旧小区及特殊人群需重点关照。
二、组织指挥及职责
(一)洞山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
指 挥 长:姚 铮(洞山街道党工委书记)
张传跃(洞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指挥长: 徐春红(洞山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
谢珊珊(洞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杨静静(洞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武装部长)
王志平(洞山街道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
王 静(洞山街道司法所所长)
王 雷(洞山派出所所长)
成 员:姜 蕾(舜耕市场监管所所长)
朱 瑞(田区城市管理执法局洞山中队队长)
朱庆萍(洞山市一院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庞士陆 (洞山街道应急办主任)
谢禹同(洞山街道党建办主任)
武惠惠(洞山街道党政办主任)
尹 娜(洞山街道民政所所长)
任 乐(洞山街道卫健办主任)
张 贤(街道创建办主任)
史国畅(洞山街道首席统计员)
高淮常(洞山街道综治办主任)
李 娟(洞山街道社保所副所长)
陶文静(洞山街道主管会计)
郑丹丹(新村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张 贤(黎明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许 靖(军民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朱 静(小街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陆艳梅(阳光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张 红(中兴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李晓娟(生态新城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徐雅雯(舜都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
刘芳芳(锦里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
若有人员调整,相关工作职责由继任者履行。
(二)洞山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组成及职责
洞山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街道应急办,办公室主任由杨静静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庞士陆兼任,成员:陶雪平、郑宇、倪健健,负责指挥部日常管理工作。
(三)工作组组成及职责
指挥部内设9个专项工作组,从街道机关中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具体职责如下:
技术指导组
负责街道级各类防汛抗旱预案的编制、修订、审查工作,指导社区各类预案的修订完善并审核把关。组织开展汛前和汛期防汛检查,提供防汛抗旱技术指导,制定防汛抢险方案,为街道防指当好参谋。
组 长: 庞士陆 洞山街道应急办主任
成 员:郑 宇 洞山街道应急办工作人员
陶雪平 洞山街道应急办工作人员
倪健健 洞山街道应急办工作人员
吴 昊 洞山街道党政办工作人员
人员调配组
负责调集街道、社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在汛期内前往所辖区域参加防汛指挥工作。在出现重大流域性险情时,负责从社区增强指挥力量。同时,在前线抗洪抢险所需的情况下,调集机关干部、地区单位职工、基干民兵、共青团员等组队支援。
组 长:杨静静 洞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武装部长
组 员:庞士陆 洞山街道应急办主任
谢禹同 街道平安建设与基层治理办公室主任
陈志鸣 洞山街道党建办主任
物资调运组
负责街道、社区防汛仓库物资储备、管理和调拨工作,及时按街道防指要求调拨抢险物料和救灾设施至抢险地段。负责组织防汛抗旱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所需物资。
组 长:武惠惠 洞山街道党政办主任
组 员:陶文静 洞山街道主管会计
尹 娜 洞山街道民政所副所长
徐成群 洞山街道党政办工作人员
宣传教育组
负责防汛抗旱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跟踪舆情,及时澄清事实;协助相关部门提醒辖区居民最新气象信息;承办指挥部交办的相关事项。
组 长:张 贤 洞山街道创建办主任
组 员:褚国霞 洞山街道退役军人事务所副所长
谢禹同 洞山街道党建办主任
胡倩倩 洞山街道党建办工作人员
刘 君 洞山街道民政办工作人员
通信电力保障组
负责为防汛抗旱提供通讯保障,按照区防指和气象部门要求,及时发布洪涝灾害和台风暴雨预警短信。负责电力调度安全工作,保障防汛、排涝、抗旱的电力供应。
组 长: 庞士陆 洞山街道应急办主任
成 员:郑 宇 洞山街道应急办工作人员
胡倩倩 洞山街道党建办工作人员
张 帅 洞山街道统计办工作人员
顾维国 洞山街道工作人员
医疗卫生组
负责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及时向区防指提供水旱灾区疫情与防治信息,组织开展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组 长:任 乐 洞山街道卫健办主任
组 员:姜 蕾 舜耕市场监管所所长
朱庆萍 洞山市一院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谢禹同 洞山街道党建办主任
安全保卫组
负责防汛抗旱的治安保卫工作,打击偷窃防汛抗旱物资、破坏防洪与灌溉工程设施的犯罪分子。在紧急防汛期间,协助地方政府组织群众撤退转移。
组 长:谢珊珊 洞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组 员:高淮常 洞山街道综治办主任
秦 晋 洞山派出所副所长
朱 瑞 田区行政执法局洞山中队长
王 冰 洞山街道创建办工作人员
张 帅 洞山街道统计办工作人员
生活保障组
负责灾区群众粮油、饮用水等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加强与大型超市的联系,代储必要的矿泉水、方便面等生活急需用品。加强对灾区重要商品市场运行和供求形势的监控,严防哄抬物价现象发生。
组 长:武惠惠 洞山街道党政办主任
组 员:褚国霞 洞山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副站长
陶文静 洞山街道主管会计
李 娟 洞山街道社保所副所长
胡文艳 洞山街道会计室工作人员
徐成群 洞山街道党政办工作人员
(四)包保责任人及职责
1、包保社区的街道防汛抗旱责任人及职责
各社区防汛抗旱工作组由社区包保领导任组长、社区书记任副组长。社区包保领导主要职责为督促督查包保社区执行情况,向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申请调派物资及人员。副组长主要职责为上传下达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工作部署,负责部署社区重点人员转移安置方面工作,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达、抢险队员及时到位,生产生活得到保障。(如有人员变动,根据其对应职位相应调整)
转移避险工作应积极主动,一旦出现突发情况、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要争取时间,做到乡自为战、村自为战,果断迅速组织人员撤离避险。
2、危险区人员转移网格责任人及职责
责任人:各社区网格长、网格员
职责:负责及时接收上级的预警和相关防灾部署,将相关预警信息传递给责任区网格内所有居民;负责本网格内所有居民的防御强降雨灾害转移工作,并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完成转移人员安置等相关工作。
(街道各网格人员联系方式详见附表3,群众转移路线及包保责任人名单详见附图2和附表3)。
三、预警与应急响应
(一)预警
当接到市气象、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急局预警、防汛响应后,街道应急办将预警、响应信息第一时间转发街道工作群,各社区收到预警信息后立即转发至社区网格工作群、居民信息群、物业及辖区企业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人。建立“叫应”机制,确保街道防指领导、成员、职工都行动。
(二)启动响应
按照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街道全体工作人员立即响应,启动本级预案。各社区收到预警信息后立即转发至社区网格工作群、居民信息群、物业及辖区企业安全生产部门负责人。
3.2 响应等级
根据台风、暴雨灾害预警等级和救灾气象保障需求,区防台风、暴雨灾害应急响应等级由低到高为四级、三级、二级和一级。
3.3 四级响应
3.3.1 启动条件
发布台风、暴雨灾害蓝色预警,根据市指挥部响应等级,区指挥部办公室经分析综合研判启动台风、暴雨灾害四级响应。
3.3.2 响应措施
由街道指挥部组织协调台风、暴雨灾害应急工作。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视情采取以下措施:
(1)街道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守值班,每天及时向区指挥部成员上报情况、台风、暴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向辖区进行发布。
(2)街道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台风、暴雨灾害影响程度和范围,针对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行研判,按相应职责组织应对。
(3)坚持灾情报告制度,动态掌握灾情变化。
(4)通知相关单位、和社区落实灾害应急各项措施。
3.4 三级响应
3.4.1 启动条件
发布台风、暴雨灾害黄色预警,根据市指挥部响应等级,区指挥部办公室经分析综合研判启动台风、暴雨灾害三级响应。
3.4.2 响应措施
由街道指挥部组织协调台风、暴雨灾害应急工作。街道指挥部及其成员单位视情采取以下措施:
(1)街道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守值班,每天及时向区指挥部成员上报情况、台风、暴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向辖区进行发布
(2)街道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台风、暴雨灾害影响程度和范围,针对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行研判,按相应职责组织应对。
(3)坚持灾情报告制度,动态掌握灾情变化。
(4)通知相关单位,社区组织落实灾害应急各项措施。
3.5 二级响应
3.5.1 启动条件
发布台风、暴雨灾害橙色预警,根据市指挥部响应等级,区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专家组会商,经分析研判,向区指挥部提出启动二级响应的建议,由区指挥部决定启动台风、暴雨灾害二级响应。
3.5.2 响应措施
由街道指挥部组织协调台风、暴雨灾害应急工作,街道指挥部及其辖区单位和社区采取以下措施:
(1)街道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守班,每天及时向区指挥部成员上报情况、台风、暴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向辖区进行发布
(2)街道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台风、暴雨灾害影响程度和范围,针对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行研判,按相应职责组织应对。
(3)坚持灾情报告制度,动态掌握灾情变化。
(7)通知各社区组织落实灾害应急各项措施。
3.6 一级响应
3.6.1 启动条件
发布气象灾害红色预警,根据市指挥部响应等级,区指挥部办公室经组织专家组会商,分析综合研判,向区指挥部提出启动一级响应的建议,由区指挥部决定启动台风、暴雨灾害一级响应,街道按照要求做好落实。
3.6.2 响应措施
由指挥部指挥长组织协调气象灾害应急工作。街道指挥部及社区采取以下措施:
(1)街道指挥部指挥长主持召开会议,听取台风、暴雨灾害情况汇报,研究台风、暴雨灾害应对工作,并向社区通报台风、暴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信息。
(2)街道指挥部办公室启动应急会商机制,组织专家组对灾情发展态势开展会商,向指挥部提供决策意见。
(3)街道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守,每3小时一次向各社区通报台风、暴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或根据区相关应急指挥机构要求提供应急气象服务信息。
(4)街道辖区各社区根据台风、暴雨灾害影响程度和范围,针对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行研判,按相应职责组织应对。
(5)坚持灾情报告制度,动态掌握灾情变化。
(6)通知相关社区组织落实灾害应急各项措施。
3.7 响应终止
台风、暴雨灾害预警解除或救灾保障服务已结束,经专家组评估后,街道指挥部宣布应急响应终止。
针对橙色、红色气象预警。应对如下:
1.街道、社区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值守制度,街道指挥部办公室启动应急机制,组织街道各工作组,按照指挥部决策和预案既定职责开展工作。救援安置组根据情况,做好集中安置点的准备工作。
2.各社区根据台风、暴雨灾害影响程度和范围,针对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行研判,按相应职责组织应对。如有灾害,社区在灾害发生后30分钟内将本地突发险情灾情上报街道。街道在接到灾情险情后15分钟内口头、1小时内书面报告区级防指。
3.根据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命令,协助辖区重点企业、工地、学校等单位落实停产、停工、停学措施。
4.指挥部办公室立即通知出险或受涝的社区、派出所、小区物业、城管、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其他有关人员及时到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员进行摸排,对需要转移安置的人员及时转移安置。人员转移到临时安置点,网格员、物业负责统计核实转移人员人数。物资保障组做好食品、饮用水、消毒物品、保暖物品等,妥善解决安置人员的饮食起居。转移步骤可以参考预警后人员提前转移安置工作步骤实施。
5.对接市排水所提前做好排水工作。筹集排涝设备,对重点区域进行紧急排水。
6.组织辖区志愿救援队,按照指挥部决策,增援应急救援工作。
7.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上报涝情发展和应对情况,必要时请求增援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装备,参与辖区受困群众应急救援工作。
8.因受灾严重人员被困无法转移时,网格长及网格员要立即联系救援队伍(消防、公安、120急救中心)同时上报指挥部,并留一人在附近安全地点持续关注救援情况,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9.坚持灾情零报告制度,动态掌握灾情变化。
(三)防汛响应措施
一旦发生险情,街道接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指令后,全面进入应急备战状态,现场具体指挥如下:
1、立即完成任务步骤
(1)各社区督促辖区物业为本小区配备喇叭(无物业的小区则由社区负责配备),放在小区门卫处,接到撤离信号后,以喇叭喊话的方式通知居民撤离,对重点特殊人群逐门逐户通知到人。
(2)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后,各社区要立即督促物业做好车库排水、沙袋墙封堵;物业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及时通知并引导业主转移地下车库车辆,尽量减少居民财产损失。
2、30分钟内,需完成任务步骤
(1)网格长及网格员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接到指令后,以应转尽转、就近就便的原则确定转移的人员,按照预定的方案逐户通知重点区域居民,人到齐清点人数后,立即按照指定的撤离路线,转移到指定的安全地点,转移责任人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
(2)网格长和网格员要确保辖区居民疏散撤离至安全地带,尤其是重点特殊人群要上门查看安全撤离情况,确保转移不漏一户一人。
(3)指挥部办公室立即通知出现险情的社区、派出所、小区物业、城管、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其他有关人员及时到场。
(4)人员转移到临时安置点,网格员、物业负责统计核实转移人员人数。
3、60分钟内,需完成任务步骤
(1)各社区向街道指挥部汇报转移人员基本情况。
(2)检查转移人员有有无需要就医的情况并及时联系120救治。
(3)做好物资到位,尤其是食品、饮用水、消毒物品、保暖物品等,妥善解决安置人员的饮食起居。
4、有关要求
(1)转移安置工作原则上每一户确定一名包保人员,每一户均要明确一所安置场所。
(2)被包保的群众主要包括独居老人、无法独立行动的残疾人、行动不便的人群、留守儿童、孕妇等。
(3)转移安置包保责任人要按照提前摸排的人员名单逐户、逐人落实转移安置工作,确保不漏一户一人。
(4)转移安置包保责任人要在转移后及时对转移安置灾民情况进行登记,逐级上报转移安置情况及需要解决的困难,妥善解决安置人员的饮食起居。
(四)响应终止
灾害预警解除,降雨已经停止且预报短期内不会再有需要响应的强降雨天气,救灾保障服务已结束,由街道指挥部宣布应急响应终止。
四、应急保障
(一)洞山街道应急队伍
街道依托街道工作人员及辖区民兵等志愿人员组建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共50人(具体人员名单详见附表4)。应急救援队承担汛期隐患巡查工作,配合专业应急救援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力量不足时,立即向区防指报告申请应急救援队支援。
(二)防汛抢险救援物资和装备
街道根据防汛工作实际需要,储备了棉被、应急灯、雨衣等物资(具体详见附表5)。
五、宣传教育与培训演练
洞山街道及各社区积极开展防汛知识宣传工作,结合各类减灾救灾集中宣传活动,向居民宣传灾害自救常识,提升居民自救意识。加强对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防汛抢险知识培训,加强对本预案的学习,确保遇到灾害能够有序应对。
考虑人员变动及辖区情况变化,本预案每年修订一次。
六、灾后处置
(一)向区卫健汇报,派遣消杀队伍对与因灾害污染的区域进行预防性消杀。
(二)对水患受灾的房屋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引导被安置居民返回。
(三)居民返回家中解除风险后,民政办要对特殊人群提供必要的救助。
(四)积极开展心理疏通工作,安抚好居民情绪。
(五)每天10时前将灾情统计信息和灾害救助工作开展情况报送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附件:说明及附表
1、洞山街道防汛重点区域(老旧小区、地下车库)
中兴社区:桂苑东村电动车库、文明北村地下车库,中兴东村22号、23号、24号、26号楼。
小街社区:团结巷防疫站2号、6号楼、邮电大院5号、6号楼、园丁小区1号楼、光明楼7号楼,中燃苑地下车库、翰林锦城地下车库。
军民社区:南山村C1地下车库、干休所4号楼地下室。
新村社区:桃园楼1号楼、上东锦城地下车库
黎明社区:703电视台家属楼、苗林西村平房
阳光社区:优山美地地下车库、阳光国际城东区4号楼、6号楼地下车库
舜都社区:舜耕花都地下车库、苗林西村平房
锦里社区:上郑锦里地下车库
生态新城社区:碧荷亭地下车库、绿茵里地下车库、绿茵里十字路口
2.人员转移路线(仅涉及中兴、小街、新村、黎明、舜都五个社区)
中兴社区:组织中兴东村群众下楼向西200M至刘家山路,向东300M至宾馆路,向北400M左右,沿洞山中路500至燃气大院,向北50米到达三嫂客栈。
小街社区:组织人员下楼沿洞山中路一路向东至洞山中路6号,燃气大院内向北50M,到达三嫂客栈。
新村社区:组织桃园楼人员下楼向北100M,过红绿灯向西300M到达三嫂客栈。
黎明社区:703电视台家属楼沿林场东路向西,至黎明楼美食街后,向南至黎明社区养老服务站。苗林西村平房沿林场东路向西,至黎明楼美食街后,向南至黎明社区养老服务站。
舜都社区:组织苗林西村群众向北50M至林场路,向西1KM至林场路与洞山小街交叉口,向北500M至洞山东路辅路,向西600M至燃气大院门口,向北50M到达三嫂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