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院乡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4年4月修订)
1 概 况
1.1地理位置与经济概况
史院乡坐落于自然湖泊---瓦埠湖畔,属滨湖平原地带,地面高程18.5---30m,地形北高南低,多为洼冲坡地。行政区域北面与谢家集区杨公镇接壤,西面与谢家集区孙庙乡相接,东面与曹庵镇和长丰县徐庙乡毗邻。全乡辖9个村、108个自然村庄、161个村民组,国土总面积37平方公里,总户籍人口2.4万余人,耕地面积38500亩。
1.2防汛抗旱工程现状
史院乡境内瓦埠湖面积7500亩,现有瓦埠湖蓄滞洪区1个,面积10平方公里;史院乡辖区内保庄圩堤长10.3公里,保护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18500人,穿堤排、灌涵闸36座,排涝站8座(其中电力排涝站3座、柴油机排涝站5座),装机机组17台套330千瓦,撇洪沟3.6公里。小(二)型水库1座,为杨塘水库,杨塘水库总库容80.1万立方米。
2 汛期旱情类型、特征和现有防汛抗旱标准及特征水位
2.1历史汛灾、旱灾情况
史院乡是洪涝灾害影响严重的乡镇之一。建国以来,我乡多次发生洪水,其中较大洪水9次。1991年,史院乡瓦埠湖出现历史最高洪水位24.36m。2019年,史院乡区域出现大面积干旱,连续数月未下雨。
2.2汛情、旱情类型及特征
洪水按其成因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⑴由一、二次大暴雨形成的局部地区洪水。⑵由连续一个月的大面积暴雨形成的流域洪水,此类洪水特点是洪水量大,时间集中。⑶由连续几个月的长时间降雨形成的洪水。
旱情按其成因大致可分为一种类型:⑴长期、乃至数月不曾下雨。
2.3现有防洪标准、防洪特征水位以及抗旱设备水塘
瓦埠湖防洪特征水位(主要控制站寿县东淝闸):史院乡保庄圩堤设防、警戒、保证水位分别为:21.00米、22.70米、24.40米。
史院乡抗旱特征:目前根据历年旱灾研判,史院乡在全乡关键位置建设抗旱灌溉站共有10处,开发沟、塘、坝、渠约350口用于抗旱。
3 各类防洪设施洪水旱灾风险分析
3.1防御标准型洪水旱灾与实施方案
3.1.1当淮河田家庵站水位、瓦埠湖东淝闸水位达到设防水位(耿石段20.00米,田家庵圈堤20.00米,石姚湾退建堤20.00米、史院乡保庄圩21.00米),并继续上涨时:石姚湾退建堤、史院乡保庄圩全线设防,城市防洪确保堤部分堤段(耿石段、田家庵圈堤与退建堤交接处至杨郢段)设防,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成员上岗到位,并根据水位高低,确定上堤人数。
3.1.2当瓦埠湖东淝闸水位达到警戒水位(22.70米),并继续上涨时:
(1)各类堤防加强防守,地区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和办事人员上堤办公,各领导成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上岗到位,熟悉情况,指挥防汛抢险。
(2)史院乡保庄圩堤保证不少于280人的防汛抢险队伍,同时加强涵闸防守及内涝排除工作。
3.1.3当瓦埠湖东淝闸水位达到保证水位(24.40米)至25.00米(约四十年一遇洪水)时:
全力以赴进行防汛抢险工作,乡指挥部领导及工作人员日夜坚守工作岗位,若遇重大险情可从防汛抢险机动力量和基干民兵连中抽调人员加强力量,保庄圩要保证不少于600人的防汛抢险队伍,日夜巡查,确保圩堤不溃破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1.4当连续数月不下雨时,史院乡会运用10处灌溉站抽取沟、塘、坝、渠约350口进行抗旱,保障居民基本用水种植。
3.2防御超标准洪水、干旱方案
3.2.1当预报正阳关水位达到27.00—27.50米、瓦埠湖东淝闸水位超过25.00米、田家庵站水位将达25.00—25.50米时:
组织地区单位和民兵突击队对史院保庄圩严加防守。
3.2.2当预报正阳关水位超过27.50米,田家庵站水位、瓦埠湖东淝闸水位超过25.50米(约一百年一遇洪水):
除按上述防御四十年一遇洪水方法防守之外,组织民兵突击队对保庄圩的险工险段进行抢护,坚决做到水涨堤高,确保安全。
3.2.3当预报正阳关水位达到28.50米,田家庵站水位达26.50米(约三百年一遇洪水)时: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动员全社会一切力量,加高加固保庄圩堤,确保安全,同时要做好人员和财产的安全转移工作。
3.2.4全乡沟、塘、坝、渠350口以及庞岗电灌站足以抵抗全乡居民遭遇旱灾。
3.3其它水利设施防洪抗旱方案
水库、排涝站、截洪沟、排涝沟、桥涵、闸等设施的主管单位要按照运用管理办法加强管理,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抗旱度汛。
4 保障措施
4.1防汛抗旱的方针、指导思想及目的
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坚持防洪排涝并重,防汛抗旱两手抓。做到有备无患,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预防和减少各类灾害事故,坚决避免群死群伤灾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抗旱度汛。
4.2指挥机构
为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史院乡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其政委、指挥长由所在乡党政负责人担任。由乡长任指挥长,乡政府分管应急管理的副乡长任第一副指挥长,乡人武部部长、曹庵派出所所长任副指挥长,成员由乡应急办、乡党政办、乡司法所、乡卫健办、乡民政所、乡财政所、乡社保所、乡文化站、乡城管中队、史院自然资源和规划所、乡生态环境保护(河长制)工作站及各村负责人组成。
4.3抢险队伍安排
抢险队伍分基本抢险队伍、抢险机动力量、民兵突击排。
4.3.1全乡基本抢险队伍总人数600人。由史院乡及地区有关单位按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抽调人员组成。其任务:参加现有防洪标准下,史院保庄圩的防守和抢险。
4.3.2组建防汛抢险机动抢险队200人,组建民兵突击排2个60人。由防汛抗旱指挥部协助武装部门组建。其任务:参加重大险情的抢险以及当瓦埠湖发生超标准洪水时突击加高加固保庄圩堤,做到水涨堤长。
4.3.3当瓦埠湖水位接近保证水位或发生重大险情时,请求上级防指和部队支援。
4.4防汛抗旱物资及经费的准备
防汛抗旱物资与经费的准备,应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无备”的指导思想,认真执行水利部《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备足备好各类防汛物资及经费。
4.5通讯与预报、警报
史院乡保庄圩内目前尚无固定通信和报警设施,史院乡保庄圩水位由寿县东淝闸提供。
4.6争取支持支援
当瓦埠湖洪水位较高或出现重大险情时,请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协调工程技术人员、委派武警或解放军参加我乡抗洪抢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