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史院乡土地规划(2014—2030)

发布时间:2017-07-13 00:00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淮南市史院乡总体规划(修编)(2014—2030) 基础资料汇编

 

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资料2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2

二、自然条件2

三、物产资源2

四、行政区划和人口状况2

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3

六、基础设施条件3

七、社会公共服务设施3

八、文物古迹4

九、土地开发利用情况4

第二部分 甲方提供基础资料清单4

一、已提供的上位及相关规划清单4

二、已提供的基础资料搜集表格4

第三部分 设计过程记录5

一、2013年10月24日现场调研记录5

二、2013年11月1日初步方案汇报和补充现状调研5

三、2013年11月14日乡域总体规划及乡驻地方案汇报5

四、2013年12月10日乡域总体规划及乡驻地方案汇报6

五、2014年3月5日史院乡反馈意见6

六、2014年4月18日征求意见会反馈意见7

七、2014年5月28日专家评审会意见7

八、2014年8月22日通过史院乡人大审议8

九、谢家集区人民政府意见8

十、淮南市城市规划委员会2014年第五次会议纪要9

十一、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淮南市史院乡总体规划(修编)(2014-2030)的批复9

 

 

 

 

 

 

 

 

 

 

 

 

 

 

 

第一部分 基础资料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史院乡位于淮南市南部、瓦埠湖畔,北面与杨公镇接壤,西面与孙庙乡相连,东面与曹庵镇和长丰县徐庙乡毗邻。乡域总面积38.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775亩。

史院乡隶属于谢家集区,下辖史院村、邵庄村、涧坝村、联湖村、闫阳村、庞岗村、仇咀村、尹祠村、瓦杨村9个行政村,93个自然庄,其中史院村为乡驻地所在地,乡域共6240户,总人口21772人。

二、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谢家集区境地层发育基本齐全,但大部分地区均被第四系冲积层覆盖,基岩出露仅限于市区边缘八公山、舜耕山等低山,出露地层以青白口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为主,古老的变质岩系局限在打石山——罗山南麓一线零星分布,其他地层偶尔见于地表。

区境地貌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中部低山丘陵区、南部滨湖平原区、城镇境内及周围波状平原区和河间平原区等四种类型。史院乡位于区境南部,属南部滨湖平原区。乡域水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900~1000毫米之间,有杨大塘、联合湖和瓦埠湖等湖泊河流。

2、气候

史院乡处于中纬度地带,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水量充沛,无霜期长,气候资源比较丰富,适宜麦、稻等农作物的生长。

三、物产资源

1、农副产品资源

农作物:水稻、小麦;油料:油菜、花生、芝麻等;

经济作物:棉花; 瓜果蔬菜:无籽西瓜、白菜、萝卜、胡萝卜、菱、葵、葱、蒜、韭、葫荽、芥、青椒、茄、黄瓜、冬瓜、南瓜、西瓜等;

野生植物:槐树、刺槐、杨臭棒、梧桐、苦栋、水杉、枣树、苦树、桃树、梨树等。

2、动物资源

家畜:黄牛、水牛、乳牛、马、驴、骡、猪、羊、兔、狗等;家禽:鸡、鸭、鹅、鹌、鸽等;

水产:河蟹、毛蟹、团头仿、沟鲶、银鲫、青虾、甲鱼等;

野生动物:喜鹊、黄鹂、灰喜鹊、棕背班鸠、燕、大雁、杜鹃、麻雀、猫头鹰、八哥、黄雀、乌鸦、秧鸡、山鸡、白头翁、乌峰、蚜虫等。

3、矿产资源

以煤为主,并有其它多种矿藏资源。

4、土地资源

地处淮北平原农业区,具有典型的温和北亚热带过渡性气候特征,地带性植物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相应形成的叶带土壤和黄棕壤,全分布着潮棕壤,地下水位无砂礓、无石灰性,土壤微酸性至中性反应,仅有黄土、坡黄土、淤坡土黄土3个二属,16个土种。

四、行政区划和人口状况

史院乡下辖史院村、邵庄村、涧坝村、联湖村、闫阳村、庞岗村、仇咀村、尹祠村、瓦杨村9个行政村,93个自然庄,其中史院村为乡驻地所在地,乡域共6240户,总人口21772人。

表4-1:史院乡行政区划现状一览表

 

村名

村庄

1

仇咀村

小南郢、大东郢、小东郢、庞东、庞西、陈郢、陈岗、咀武、郢李、罗圩、仇老郢、尹大圩、油房郢、仇咀

2

涧坝村

下郢咀、曹圩咀、小圩、孙郢咀、新圩咀、堆坊、后郢、杨老坟、新房、彭西、彭东、小瓦、圩里、小庙、王圩

3

联湖村

张巷、粱庄、钱湖、杨湖、下店、下郢、陶郢

4

庞岗村

庞岗移民新村、七郢、魏郢、刘小郢、刘大郢、当中郢、庙塘、刘大郢 、联湖新村

5

邵庄村

北郢、姚东 姚西、前八门、后八门、张郢、黄郢、二里半、姚圩、上郢 、邵庄、杨瓦

6

史院村

新房、东下郢、范店、史院村

7

瓦杨村

庞郢、尹巷、 后巷、马郢、前塘、后塘、李庄、王庄、王郢、杨郢、土楼、双圩、老圩 、豆圩、三叉路

8

闫阳村

柳树、仇郢、前郢、田埠、田小郢、土楼、许岗、孙郢、杨圩

9

尹祠村

柿元、上郢、下瓦房、尹祠、高庄

合  计

共9个行政村,93个自然村

 

 

表4—2:史院乡各行政村人口现状一览表(2013年底)

行政村村名

总户数(户)

人数

史院村

860

5260

涧坝村

680

2904

联湖村

480

1609

邵庄村

540

1524

仇咀村

920

2870

庞岗村

720

2185

闫阳村

490

2309

瓦杨村

880

2728

尹祠村

470

1440

 

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史院乡是典型的农业乡,农作物主要以优质水稻、小麦、棉花为主,是优质粮生产基地;特色经济作物有草莓、花卉、大白桃、反季节蔬菜等。已基本建立了瓦埠湖水产养殖、养猪、养鸭、养鹅四大养殖基地、涧坝村王下郢草莓栽培基地和史院村东下郢花卉苗木经果林种植基地,并已形成规模,带动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外地客商主动上门求购,产品很受欢迎。

史院乡水资源十分丰富,乡域南部的瓦埠湖,正常水面面积7500亩,水产资源极其丰富,其中的银鱼、瓦虾和毛刀鱼素称“瓦埠湖三秀”,远近闻名。目前,在瓦埠湖边已形成了蛋鸭养殖、白鹅养殖、毛蟹养殖和红菱、芡实种植等四大养(种)植基地。

十一五规划期末,史院乡地区生产总值为8390万元,同比增长8.9%;财政收入310万元,同比增长14 %;农民人均纯收入4645元,同比增长25%。

六、基础设施条件

(一)交通条件

1、现状公路及铁路

(1)乡域南北向贯穿而过的027县道,为柏油路面,路面现状宽约 8—10米;

(2) 各行政村都有道路连接至乡驻地,主要行政村都有“村村通道路”,道路为水泥路面,路面宽3.5-4.5米;

2、加油站现状

乡驻地无加油站

(二)给水设施

乡域各村庄现状通自然水

(三)电力设施

现状10KV变电站位于史院乡变电所。

(四)电信邮政设施

现状有邮电所和电信所各一处位于027县道南侧。

(五)环卫设施

整个乡域现状并无公共的垃圾转运站。部分村庄有垃圾收集池,但村庄里“脏、乱、差”的情况仍然存在。

(六)污水处理

现状主要是生活污水,在乡驻地东北部有一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

七、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现状有一所完全中学位于乡驻地南部,师资力量齐备,教学质量较好;另有8所小学,分布在乡驻地和各行政村;现有分布在乡驻地的幼儿园为民办幼儿园;全乡基本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基本教育体系。

现有1所乡中心医院位于中心乡驻地,占地面积4500 m2,有医生及护理人员17人,为医保定点单位,基本满足全乡居民就诊需要。各行政村都设有自己的医疗卫生站。此外,乡驻地还有计划生育服务站、药房等医疗卫生设施。

现状文化娱乐设施较为匮乏。

八、文物古迹

史院乡的文物古迹保护主要涉及镇域范围内的“尹氏宗祠”和“魏家古堆遗址。

九、土地开发利用情况

1、史院乡及规划发展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为:主要以农业用地为主。居住用地主要分布于乡驻地及村庄居民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分布于乡驻地,如中学、小学、中心医院、供变电站等;计划在乡驻地西北部建设集中的工业用地。

2、用地的综合评价

(1)建设整体比较零散,土地利用率低,后备资源有限,不同用地因无规划限制,相互混杂,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干扰。

(2)用地结构不合理,工业用地很少。

(3)居住环境有待改善,缺乏公共绿地及活动场地。

(4)建设用地不断拓展,但基础设施不能配套,功能不合理。

3、用地存在的问题

(1)乡域村镇体系不完善,空间结构不合理,职能结构不明确。

自然村数量多,经济实力差别明确;基层村即自然村庄较分散,且规模不尽合理。

(2)现状居住水平相差较大基本有以下情况

中心村有组织的建设一些沿街建筑,质量较好,但造型单调,使用功能不完善;

居民无组织的私自建房,造成建筑混乱,消防隐患多,用地浪费严重;

卫生条件差,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垃圾乱堆乱放。

(3)基础设施缺乏

规划图请见附件

 


附件:QQ图片20171107091003.jpg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