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田家庵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便民惠民服务举措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10-30 16:48信息来源:田家庵区泉山街道文字大小:[    ] 背景色:       

田卫健〔2023〕90号

 

关于印发田家庵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便民惠民服务举措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现将《田家庵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便民惠民服务举措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田家庵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927

 

 

 

 

 

田家庵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便民惠民服务举措的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方便城乡社区居民能够就近、便利获得基本医疗和卫生健康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根据省卫健委《关于印发安徽省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的通知》(皖卫办秘〔2023〕10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指导,紧紧围绕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控制医药费用,使人民群众在看病就医方面得到更多的便利和实惠,真正享受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医疗服务。

二、具体措施

(一)推进门诊预约和双向转诊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与医联体牵头医院加强沟通联系,并预留相应的门诊号源优先向辖区居民开放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在预约转诊、检查、住院床位等方面的作用,并推动不同机构间检查及检验结果互认共享。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上级医院转诊的康复期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咨询指导等延续性服务。

(二)落实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

根据群众需求,提升门诊服务质量和首诊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通过内部挖潜、合理调配人力以及对口帮扶等方式做到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一名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在机构值守门诊服务,解决群众就诊中的专业问题,促进分级诊疗和基层首诊同时可根据远程诊疗等方式予以实现。

(三)方便慢病患者用药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等2种慢性病长期处方服务,为病情稳定的患者开具4-12周长期处方,并逐步扩大慢性病病种覆盖范围。对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目录内、需长期服用的药物,应及时通过申请医联体药房配备等方式,保障慢病患者用药需求。对高龄、卧床等行动不便的慢病签约患者,在确保信息真实和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患者本人授权可由家属代开药。

(四)密切与签约居民的联系

强化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的密切联系,可通过“智医助理”外呼系统、电话、微信、短信或区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平台等每季度至少联络一次。对重点签约居民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签约包服务内容开展相应频次的随访、履约服务。对精神病患者、行动不便、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确有需求的人群,按约定提供上门巡诊、健康指导、健康监测等服务。

(五)深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并及时更新辖区65岁及以上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台账,主动加强联系,提供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健康指导等健康管理,并根据健康需求及时做好转诊转介。同时要设置老年人友好服务岗位或窗口,为老年人提供便利诊疗、就医咨询、导诊以及自助信息设备、手机终端等协助办理服务。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0-6岁儿童健康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新生儿家庭访视、儿童体格检查、中医药健康指导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六)延长门诊服务时间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门诊实际居民看病需求,实行工作日延时服务1-3小时,鼓励开设午间门诊、晚间门诊、节假日门诊,方便居民特别是上班、上学等人群获得基本医疗、慢病配药、家医签约、健康咨询等服务。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对延时服务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必要的补休、轮休或补助。

(七)推行“先诊疗、后结算”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推行辖区常住居民或参保居民门急诊、住院就医“先诊疗、后结算”一站式服务方式,提供多种付费渠道和结算方式,优化诊疗服务流程,缩短等候时间。支持村卫生室通过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等多种方式纳入当地医保定点管理,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开药

(八)提供周末疫苗接种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种门诊全面推行预防接种分时段预约,并开展预约周末疫苗接种服务。接种时应告知下一次疫苗接种时间,接种前一天以短信等方式及时提醒。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可开辟绿色通道。接种门诊结合服务能力、辖区居民服务需求、日常作息时间等,合理分配周末预约号源。

(九)加大慢性病健康指导

加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早期筛查、干预、分类管理和健康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首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或处于以上慢性病初期)的慢性病患者提供运动健身、饮食营养等非药物处方,以及戒烟、限酒、“三减(减油、减盐、减糖)”等建议,免费发放慢性病防治宣传资料,帮助其通过适量运动、健康饮食等方式控制肥胖等危险因素,恢复健康状态。

(十)改善就医服务环境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推行“一人一诊室”,保护患者隐私。完善机构内就诊指南及路径标识,方便群众就医。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孕产妇等提供轮椅、平车、座椅、尿布台等便民设施。保持就医环境干净整洁,门诊公共卫生间要做到“两有一无”,即有流动洗手水、有洗手液(皂),无异味。同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完善消防等安保设施。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便民惠民服务举措作为深化主题教育、优化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抓手,从患者视角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紧盯群众诉求,从小切口做起,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各医疗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共识,将便民惠民服务举措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落实责任,确保工作落实。

(二)严格规范,认真实施。要强化责任担当,深入查找本单位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差距与不足,细化实化具体措施,落实专班、专人负责,压实责任分工,确保便民惠民举措落实到位。

(三)强化宣传,积极引导。依托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集中发布自己的好做法和好成效,提升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的公众知晓率,不断增进群众享受卫生健康服务的获得感。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