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信息】最新发布!事关淮南所有中小学、幼儿园
近日,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安徽省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基本形成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的格局。
科学预判入园需求
全面消除幼儿园“大班额”
同时,要加强民办园收费监管,对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或限价管理;加强对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收费的调控,引导经营者合理确定调价频率和幅度,必要时可开展成本调查并向社会公布,遏制过高收费。加强对民办幼儿园资金账户的监管,督促民办幼儿园收费要全部缴入经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银行账户,统一管理。加大对民办幼儿园乱收费治理工作力度。
坚持“一校一案”原则
扩大优质学校学位供给
大力加强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健全集团化办学管理运行机制,加快推进集团内学校率先实现优质均衡。加快补齐皖北地区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短板,通过实行“强校+”模式,多途径导入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扩大皖北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培育一批优质特色高中
20万人口以上的县
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
《实施方案》的印发,也为特殊教育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到2027年,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7%以上,融合教育资源覆盖率超过95%。20万人口以上的县办好一所达到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20万人口以下的县因地制宜设立特教班。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建设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或在现有的特殊教育学校设立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部。
各地要开展残疾儿童受教育情况定期核查工作,建立健全学校随班就读工作长效机制,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应随尽随、就近就便优先入学。优先将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纳入资助范围,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免学费和其他费用,对残疾学生特殊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予以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