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关规定

发布时间:2023-08-23 17:37信息来源:田十六小文字大小:[    ] 背景色:       

田区十六小备课制度

 

备课是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确立目标、选择教法、实施教学的过程。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与保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全面落实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目标,真正发挥备课的作用,特制定田十六小备课制度。

一、个人备课

1.教师须持教案上课。备课前必须对照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知识体系,弄清教材的知识点、能力点,明确教学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

2.在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认真阅读和查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不断丰富和拓展教学资源。

3.必须认真研究学生,选择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注重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探究与思考的教学情景和问题情景,体现出学习方法的指导。

4.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智慧课堂应用,以此突破教学难点及教学重点。设置形式多样的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实现学生最优化发展。

5.注意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

二、集体备课

1.在学科中心组的指导下,实行年级或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各学科备课组,要及时记录活动内容。

2.坚持每周一集体备课制度,积极利用其他其它集体活动时间,每周集体备课时间不少于两小时,要保证备课组活动取得实效。学校行政人员分学科到各备课组检查督促。 

3.严格按照“个人初备——集体讨论——修改完善——整理教案”的集体备课步骤进行。中心发言人参加集体备课之前要认真写出教学设计,科学确定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 

4.备课时,每位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备课思路提出看法与意见,进行认真研讨,确定最优化的教学思路。在组内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位教师应根据各自班级学生的实际,再备出有个性化的教案。

5.备课量要做到超前一周。

6.学科教案的项目一般包括:课题、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

7. 集体备课的记录、集体备课教案等资料要及时整理,备查。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