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田家庵区城管局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12-25 09:46信息来源:田家庵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精神,推动城管系统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切实提高国家工作人员法制素养和依法办事的能力,结合我局执法工作自身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学法用法的重要性

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主要内容

1.学习宪法。坚持把学习宪法放在首位,深入学习宪法确立基本原则、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国体和政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培养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理念,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实施。

2.学习国家基本法律。认真学习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方面的法律,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制定修改的法律,努力掌握法律基本知识,不断提高法律素养。

3.学习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住建领域法律法规、文化建设、知识产权、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禁毒防艾、防灾减灾、精准扶贫、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城市的水平。

4.学习与履行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加强与履职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物业管理条例》《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加深对本岗位职责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切实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和执法水平。

5.学习党章和党内法规。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章和党内法规,尊崇党章,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坚决抵制违法乱纪行为。

6.深入推进法治实践。坚持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把法治实践成效作为检验我局国家工作人员学法工作的重要标准,积极推进国家工作人员结合岗位需求开展用法活动,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职责,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三、具体措施

(一)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健全完善党组中心组学法和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制度。坚持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讲法,把宪法和党内法律法规列入党组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和内容,组织开展集体学法。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法与用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落实学法内容、学法时间。每年开展中心组学法不少于4次,集体学法不少于6次。会前学法不少于4 次,专题学法不少于 6次。坚持重大决策前专题学法制度。凡是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决策前先行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二)健全完善日常学法制度。结合本系统工作人员岗位需要,推动学法常态化。坚持以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实现国家工作人员学法全覆盖。集体学法之外,个人要联系实际制定学法计划,明确学习任务,保证学习时间和效果。提倡国家工作人员联系工作实际,从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上学习法律知识,撰写学法笔记、心得、论文等增强学习效果。

(三)健全完善法治教育培训制度。国家工作人员每年学法时间不低于40学时。把法治教育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入职培训、晋职培训的必训内容,确保法治培训课时数量和培训质量。组织任职、转岗的国家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岗位所涉及的法律知识。严格实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取得执法资格的,不得从事执法活动。

(四)坚持依法决策、依法履职。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限、内容和程序等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积极推进法律顾问制度,为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预防和减少违法决策行为的发生。严格依法履职,牢固树立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履行职责,把学到的法律知识转化为依法办事的能力。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和容错纠错机制,对于违法决策以及滥用职权、怠于履职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都要严格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把法治文化和党建文化、廉政文化、机关文化等有机融合。

(六)完善考核评估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述法制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年度述职中,要围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重大事项依法决策情况、依法履职情况等进行述法。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