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回应】田家庵区投资指南

发布时间:2021-05-11 08:44信息来源:田家庵区商务投资促进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区情介绍

田家庵区是淮南市主城区,也是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商贸和金融中心。行政区划面积256平方公里,实际管辖面积188平方公里(三和镇整体移交托管至淮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辖4个乡镇、9个街道,共91个社区、28个行政村,城市建成区5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9.3万。2020年,全区完成GDP324.4亿元;财政收入15.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960元、18727元;三次产业比为1.7:25.0:73.2

商贸服务业大区。拥有限上商贸企业19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42家、出口实绩企业36家,商务楼宇近300万平方米,万达广场、吾悦广场、新世界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建成营业,2020年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9.5亿元,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98.8亿元,全市占比达到57.8%

义务教育均衡区。现有义务教育学校56所,在职教师2600人,在校学生6万多人,打造了洞山中学、田十六小等一批优质名校,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称号。

医疗资源优质区。拥有医疗机构284家,三级甲等医院1家,二级以上19家,一级医院8家,引进上海阳光、中山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

少儿艺术示范区。少儿舞蹈艺术与黄梅戏、花鼓灯并称安徽三大文化现象,成功举办全国首届少儿舞蹈艺术节、中国淮南首届国际少儿艺术节,100余个少儿节目先后荣获国际、国家级大奖,被誉为“中国少儿艺术之乡”。

 

 


交通优势 

公路    拥有206国道和京福、合淮阜、淮蚌、淮滁、济祁等高速公路,淮南与合肥等周边城市1小时城市圈基本形成。 

 

铁路    阜淮线东连京沪线,西接京九线,合淮蚌高铁已建成通车,与京福高铁、京沪高铁相连,商杭高铁已经建成通车,途径曹庵镇并设站。到合肥18分钟,到武汉2小时,到上海、北京、杭州仅需3小时。

 

水路    千里淮河穿境而过,淮南港总体规划正在实施,预计2025年淮南港规划综合货运通过能力为6580万吨(15TEU),形成生产性泊位185个。水运成本仅是公路的十分之一、铁路的五分之三、航空的二十五分之一。

 

航空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淮南候机楼运营,淮南与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之间采取开“空港快线”的方式,为当地旅客提供购票、班车接送、异地值机等“一站式”服务。距离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需40分钟可达。

 


资源优势

电力资源    淮南市拥有6大发电企业、28台发电机组,装机总量1515.5万千瓦,建成两条100万伏特高压电网,是安徽省最大的电力企业集聚区,全国六大煤电基地之一。

 

水利资源    淮河流经淮南87公里,过境水年均达216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约为924毫米,水资源总量年平均约为10亿立方米,满足农耕生产和现代工业用水需求。

 

人力资源    淮南市拥有安徽理工大学等6所高等院校,其中有5所座落在田家庵区;拥有40余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产学研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全市拥有适龄劳动力112.4万、技能人才18.5万,其中高技能人才6万人。10平方公里的职教园区已建成,可持续提供大量高素质劳动力,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两大平台

 

淮南现代产业园      

淮南现代产业园区是淮南市田家庵区建设的工业园区,位于淮南市的南大门曹庵镇境内,距主城区12公里,山南新区主干道淮河大道南端,商杭高铁、合淮阜高速公路、206国道及102省道贯穿全境,交通便捷、区位优越。

淮南现代产业园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建成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配套基础设施约2.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约16.5万平方米。

园区目前入驻企业6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园区主导产业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智能家电及其配套产业、新型环保建材产业等。

 

安成经济开发区

安成经济开发区位于主城区内,规划面积2.24平方公里,已建成标准化厂房及配套服务设施约10万平方米,正在建设标准化厂房约7万平方米。

园区目前入驻企业6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9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家。通过不断转型发展,园区逐步形成了以机械电子产业为基础,以食品健康产业为依托,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总部经济、电子商务为补充的产业结构。园区充分发挥牛肉汤产业优势,不断引企延链,构建研发、生产、销售、推广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奋力打造淮南牛肉汤产业园区。




招商联系方式

电话:0554-2689836

      0554-2698061

淮南市田家庵区商务投资促进局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国庆中路128号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