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级文件】关于印发《洞山街道强降雨期间人员转移避险工作预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8-20 15:49信息来源:田家庵区洞山街道文字大小:[    ] 背景色:       

田洞办202234                    签发人:祖国娟

 

关于印发《洞山街道强降雨期间人员转移避险工作预案》的通知

 

 

各社区、地区有关单位:

根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指示批示精神,洞山街道结合辖区实际制定了《洞山街道强降雨期间人员转移避险工作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洞山街道办事处

                               2022年5月30日

洞山街道强降雨期间城区人员转移避险工作预案

1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吸取2021年“7·20”河南郑州极端强降雨灾害和我区“7·16”强降雨灾害经验教训,积极应对汛期极端天气,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结合洞山街道实际,制定洞山街道强降雨期间低洼地区、高风险地区人员转移避险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安徽省抗旱条例》《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安徽省汛期居民转移安置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田家庵区强降雨期间城区人员转移避险工作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等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洞山街道低洼易涝区、高风险地区因强降引发的城市内涝时的转移避险工作

1.4 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低洼易涝地区、高风险地区防治抢险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防险”的方针,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城区内涝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首要任务,同时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1.5水患区域

洞山街道城市低洼易涝点为绿茵里洞山路和淮舜路交口、各小区地下车库、辖区内的池塘、沟河等水域。

 

 

 

 

 

 

 

 

 

 

 

 

 

田家庵区城区易涝点分布图(绿茵里十字路口)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洞山街道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指挥部

为加强应急行动的领导,保证人员转移工作有序开展,设立洞山街道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指挥部后简称洞山街道指挥部),指挥全街道强降雨期间城区人员转移避险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洞山街道应急办

2.1.1 洞山街道人员转移避险组织机构

长:刘松涛(洞山街道党工委书记)

祖国娟(洞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

副指挥长: 徐春红(洞山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

            (洞山派出所所长)

          胡传松(洞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朱宗源(洞山街道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

 旭(洞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武装部长)

   员:刘  葆(舜耕市场监管所所长)

            瑞(田区行政执法局洞山中队长)

庆萍洞山市一院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庞士陆 (洞山街道应急办主任)

  (洞山街道党建办主任)

武惠惠(洞山街道党政办主任)

 娜(洞山街道民政所副主任)

郑丹丹(洞山街道卫健办主任)

陈志鸣(洞山街道统计办主任)

高淮常(洞山街道综治办主任)

  (洞山街道社保所所长)

侯长梅(洞山街道创城办主任)

陶文静(洞山街道主管会计)

  (新村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贤(黎明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军民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静(小街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陆艳梅(阳光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中兴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李晓娟(生态新城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薇(舜都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

          刘芳芳(锦里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 

为加强人员转移避险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社区成立人员转移避险指挥部,其指挥长由所在社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

2.1.2 洞山街道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指挥部职责

负责组织、指挥全街道强降雨期间人员转移工作,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及修订我街道的人员转移避险预案,及时掌握我街道雨水情、灾情并组织实施抢险及救援措施,统一调度,组织灾后修复及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2.1.3 洞山街道人员转移避险指挥部各内设机构职责

洞山街道指挥部内设机构包括:综合协调组、救援安置组、信息预警报送组、安保维稳组、卫生防疫组、灾后重建组、宣传报道组、督查督导组,各组成员由区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职责如下:

综合协调组由刘松涛及祖国娟同志担任组长,研究确定我街道紧急情况下人员转移行动方案;协调单位相关人员参与人员转移工作;协调救援力量协同开展人员转移工作;调度各方救援物资,做好物资储备;向政府及时汇报;及时研究处理其他事项。

救援安置组由祖国娟及张旭同志担任组长,负责我街道人员转移避险具体工作,特别是低洼易涝地区、高风险地区的居民避险、撤离及安置工作。

信息预警、报送组:由张旭同志担任组长,根据上级及洞山街道指挥部的要求,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负责灾情收集、统计、上报及核查工作。

安保维稳组:由胡传松同志担任组长,负责做好或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工作;处置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

卫生防疫组由徐春红同志担任组长,负责受灾区域及安置场所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护工作,负责受灾区域及安置场所的消毒工作。

灾后重建组:由祖国娟及张旭同志担任组长,协调相关部门负责对因造成的道路、房屋、公共设施损坏进行集中的修复整治、垃圾清运、环境消杀等灾后重建工作

宣传报道组由胡传松同志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并指导我街道强降雨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

工作督查组由朱宗源同志担任组长,督查各社区防汛责任制落实情况和党政干部在组织抢险、人员转移避险工作中履行职责及遵守工作纪律的情况。

2.1.4 洞山街道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社区:制定整体及专项预案,成立组织机构,协调物业、志愿者成立救援抢险队伍,划定包保片区,明确责任到人,建立辖区内高风险场所及重点人群底册清单,规划受灾人群转移路线、做好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负责辖区内人员转移避险和抢险救灾工作,重点确保辖区内低洼易涝地区人员及时转移避险,强化日常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做好安置点物资供应、分配和消杀防疫等工作依据洞山街道指挥部指令做好应急抢险相关工作

辖区各单位根据指挥部安排,负责做好强降雨期间应急抢险相关工作

3 预防和预警机制

3.1降水预报

应急办要密切关注气象信息降水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工作,当有可能发生灾害性天气时,要加强信息传递,并及时报送洞山街道指挥

3.2预警级别

参照气象预警信息分级标准,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分别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级)、特别严重(级)四个预警级别,并以此采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加以表示。预警级别与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级别相同。

3.3 台风暴雨灾害预警

(1)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关于台风(含热带风暴、热带低压等)等强对流天气的趋势预报。

(2)预报将受台风暴雨影响的有关地区,各级各单位应加强值班,组织有关部门会商,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发布。

3.4 制定本级强降雨期间人员转移避险预案

各社区应根据本辖区具体情况及需要,组织编制本级强降雨期间人员转移避险方案,按规定报洞山街道指挥备案

3.5应急演练

为顺利开展城市低洼易涝地区内涝防治抢险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适时进行演练。

4 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根据市气象局发布的最新预报,通过对降雨量及相关数据研判,采取相应级别的响应。响应级别也可以参照预警级别执行。

4.2响应程序

Ⅳ级预警应急响应后:

1、洞山街道指挥部及各社区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辖区内各单位及群众做好防范。

2、洞山街道及各社区做好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确保突发情况及时上报、处理。

3、对强地下车库、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

Ⅲ级预警应急响应后:

1、洞山街道指挥部及各社区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辖区内各单位及群众做好防范。

2、洞山街道及各社区做好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确保突发情况及时上报、处理。

3、对地下车库、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

4加强巡查频次。

Ⅱ级准备转移预警应急响应后:

1、洞山街道指挥部及各社区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辖区内各单位及群众做好防范。

2、洞山街道及各社区做好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确保突发情况及时上报、处理。

3、对地下车库、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

4加强巡查频次。

5物资管理员做好上岗准备。

Ⅰ级立即转移预警应急响应后:

1、洞山街道指挥部及各社区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辖区内各单位及群众做好防范。

2、洞山街道及各社区做好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确保突发情况及时上报、处理。

3、对地下车库、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

4加强巡查频次。

5物资管理员做好上岗准备。

6各社区、物业集结队伍,随时待命,街道调运物资支援社区。

7物业对地下车库漫水情况进行查看,堆放沙袋进行阻拦,利用水泵及时排水。

8按照转移路线对受灾群众进行转移,保障辖区居民生命安全。

9洞山街道指挥部调运人力、物力支援在救援过程中有困难的社区及物业。

4.3人员转移

根据预警信号和危险区范围,以应转尽转、就近就便原则进行,确定转移的人员。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后一般人员、先低洼处后较高处人员的原则,将危险区人员转移到安置地点,转移责任人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采取强制转移措施。

转移安置采取就近安置、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引导转移群众投亲靠友、借住公房、租住宾馆、搭建帐篷等,搭篷地点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安置场所(后附安置点清单)。要结合实际,根据排查出的隐患点,采用++点”工作模式,实行包保转移工作责任制,原则上每一户确定一名包保人员,向安置点转移按照低洼易涝地区居住特殊人群转移安置包保工作要求确保转移不漏一户一人。

4.4人员安置

1.在紧急避险通告或者人员转移指令解除前,被转移人员不得擅自返回原处;组织转移的社区应当采取措施防止人员返回。转移后及时对转移安置灾民情况进行登记,逐级上报转移安置情况及需要解决的困难,妥善解决安置人员的饮食起居。

2.洞山街道指挥部安排部署社区组织做好被转移人员的安置救助等工作。

3.人员转移指令发布后,应动员有关人员主动自行安全转移,并将转移去向及时向本级主管单位汇报。

4.组建街道社区二级应急抢险队伍。根据实际情况帮助有关地区做好老弱病残人员、困难群众等人员转移工作

4.5应急结束

应急响应结束由洞山街道指挥部根据低洼易涝地区灾害排除完成情况,报请区委、区政府同意后发布

5 重点区域

中兴社区:桂苑东村电动车库、文明北村地下车库,中兴东村22号、23号、24号、26号楼。

小街社区:团结巷防疫站2号、6号楼、邮电大院5号、6号楼、园丁小区1号楼、光明楼7号楼,中燃苑地下车库、翰林锦城地下车库。

军民社区:南山村C1地下车库、干休所4号楼地下室。

新村社区:桃园楼1号楼、上东锦城地下车库

黎明社区:703电视台家属楼、苗林西村平房

阳光社区:优山美地地下车库、阳光国际城东区4号楼、6号楼地下车库

舜都社区:舜耕花都地下车库、苗林西村平房

锦里社区:上郑锦里地下车库

生态新城社区:碧荷亭地下车库、绿茵里地下车库、绿茵里十字路口

6 转移路线

中兴社区:组织中兴东村群众下楼向西200M至刘家山路,向东300M至宾馆路,向北400M左右,沿洞山中路500至燃气大院,向北50米到达三嫂客栈。

小街社区:组织人员下楼沿洞山中路一路向东至洞山中路6号,燃气大院内向北50M,到达三嫂客栈。

新村社区:组织桃园楼人员下楼向北100M,过红绿灯向西300M到达三嫂客栈。

黎明社区:703电视台家属楼沿林场东路向西,至黎明楼美食街后,向南至黎明社区养老服务站。苗林西村平房沿林场东路向西,至黎明楼美食街后,向南至黎明社区养老服务站。

舜都社区:组织苗林西村群众向北50M至林场路,向西1KM至林场路与洞山小街交叉口,向北500M至洞山东路辅路,向西600M至燃气大院门口,向北50M到达三嫂客栈。

7 应急保障

洞山街道指挥部负责应急响应期间所需的物资,包括:工程机械车辆、流动泵站、沙袋、编织袋、绳索、照明器材、救生设备帐篷、折叠床、被褥(后附物资清单)。及时协调有关部门同时做好水、电、气供应恢复。

7.1 建立专家库

洞山街道指挥部应建立强降雨应急处置专家库,专家库由防汛抗旱和应急抢险方面有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当发生灾害时,由指挥统一安排专家,提供技术支持。

7.2 物资经费保障

7.2.1 物资储备

1)按照“分级负担、分级管理”的原则,街道要储备人员转移安置所需应急救灾物资和抢险车辆

2)洞山街道指挥部储备的应急抢险物资品种及数量,根据当地救灾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确保物资储备到位。

8善后工作

做好灾后恢复工作,及时处理防治抢险期间遗留问题,实施灾后重建。全面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上报有关部门。及时恢复应急物资储备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