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龙泉街道强降雨期间人员转移避险工作预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龙泉街道强降雨期间人员转移避险工作预案》的通知
街道各部门、各社区、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防汛抢险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防汛抢险工作,经街道研究决定,现将《龙泉街道强降雨期间城区人员转移避险工作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泉街道办事处
2024年4月27日
龙泉街道强降雨期间城区人员转移避险工作预案
1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吸取我区“7·16”强降雨灾害经验教训,积极应对汛期极端天气,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结合田家庵区实际,特制定龙泉街道强降雨期间低洼地区人员转移避险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安徽省抗旱条例》《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安徽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安徽省汛期居民转移安置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等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龙泉街道辖区低洼易涝地区因强降雨造成大面积水内涝,或因强降雨致使辖区内重要防洪工程设施发生重大险情洪水溢流时的转移避险工作。
1.4 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低洼易涝地区防治抢险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防险”的方针,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辖区内涝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首要任务,同时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1.5水患区域
我街道低洼易涝重点区域点主要分布在龙眼社区、洞泉社区、基地社区、铁路社区、泉林社区辖区。主要易涝点分别为:老龙眼水库建设银行门口、基建村、洞泉小区、铁路新村、共计4个城区易涝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地区:绿苑山庄,重点区域:老龙眼水库。
龙泉街道易涝点人员转移安置路线图
图例:→转移路线 ★易涝点 重点区域 社区 安置点 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区域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街道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指挥部
为加强应急行动的领导,保证人员转移工作有序开展,设立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指挥部(后简称街道指挥部),指挥全街道辖区内强降雨期间城区人员转移避险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街道应急办。
2.1.1 街道人员转移避险组织机构
(一)成立龙泉街道办事处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指挥部领导小组
总 指 挥:郭茂兵 街道党工委书记
指 挥 长:樊传国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 指 挥 长:葛德奎 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
吴宏成 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虞 艳 街道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
王 杰 街道党工委委员、街道副主任
赵芳芳 街道党工委委员、党政办主任
楚含伟 老龙眼派出所
孙少军 龙泉派出所教导员
邸允亮 龙舜派出所所长
闫琦伟 区城管执法局龙泉中队队长
成 员:封 峰 街道应急办主任
刘 红 街道党群办主任
程 晨 街道城建办主任
顾德安 街道综治办主任
刘玉洁 街道民政所所长
肖诗韵 街道退管站主任
曹陈晟 街道卫健办主任
石彩虹 街道社保所所长
倪霄汉 街道统计办主任
刘家秀 街道会计室主任
史 慧 洞泉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李 萍 泉林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方 群 金岭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徐 洁 南岭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谢霜霜 信苑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周 媛 龙眼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慎 楠 铁路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李 强 基地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刘 燕 龙泉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王全喜 东淮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徐成丽 铁三处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应急办,程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周静、赵梦涵、刘玉洁、顾德安、尹玉兵。
各社区要扎实处置人员转移避险工作,保证值班电话24小时畅通,社区主要负责人手机24小时畅通。如若发现险情,立即上报龙泉街道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电话:0554-6650613
2.1.2 街道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指挥部职责
汛期发生险情,负责抢险、疏散、转移等工作。负责积水地段行人、车辆的疏导和易涝地区周边居民、财产等抢险,重点做好老弱病残孕等人员的疏散转移。及时排除积水障碍,做好疏通清淤,确保地下排污管网排洪畅通。根据气象预警信息,及时做好辖区人员转移避险安置工作。
2.1.3 街道人员转移避险指挥部各内设机构职责
街道指挥部内设机构包括:综合协调组、安全转移组、防洪排涝组、卫生防疫组。各组成员由街道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如下:
综合协调组:协调各社区相关人员参与人员转移工作;协调救援力量协同开展人员转移工作;调度各方救援物资;及时研究处理其他事项。
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赵芳芳 街道党工委委员、党政办主任
(联系方式:15305541080)
成员:朱巧 街道党政办工作人员
(联系方式:13695613525)
刘玉洁 街道民政办主任
(联系方式:15105544766)
石彩虹 街道社保所所长
(联系方式:13805549285)
安全转移组:负责全街道人员转移避险具体工作,调集各社区参加人员转移避险工作。负责辖区内涝防治抢险工作以及受灾区域居民的安全避险工作,特别是低洼易涝地区的居民避险、撤离及安置工作。在险情所需的情况下,调集民兵、共青团员、志愿者等组队支援。做好转移群众安置和医疗保障等相关工作,确保群众温饱和健康。
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王 杰 街道党工委委员、街道副主任
(联系方式:19955491760)
成员:程 鹏 街道应急办主任
(联系方式:18005541115)
顾德安 街道综治办主任
(联系方式:15855465281)
张 心 南岭社区工作人员
(联系方式:19909649815)
魏 翔 铁路社区工作人员
(联系方式:19966441189)
防洪排涝组:协调有关单位做好辖区内雨污溢流口的排放与关闭管理工作,指导做好老龙眼水库的巡查值守,更具讯情需要,降低库区水位或腾空库容运行,落实汛期巡查、防守、抢险工作,确保汛期水库安全度汛。
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葛德奎 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联系方式:17755480319)
成员:方 群 金岭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联系方式:13170204881)
王全喜 东淮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联系方式:18063003925)
李 强 基地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联系方式:18755417557)
张拥军 基地社区副书记
(联系方式:13705544674)
孙志凯 街道党政办工作人员
(联系方式:18055485975)
陶荣宏 街道综治办工作人员
(联系方式:18055429907)
孙艳红 街道环境办工作人员
(联系方式:18055491993)
尹玉兵 街道退伍站工作人员
(联系方式:193929988020)
卫生防疫组:负责灾区及安置场所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护工作,及时向街道防指提供灾区及安置场所的疫情与防治信息,组织开展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负责灾区及安置场所的消毒工作。
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虞 艳 街道司法所所长
(联系方式:13855440837)
成员:曹陈晟 街道卫健办主任
(联系方式:19165520218)
苏畅畅 街道卫健办工作人员
(联系方式:15715544575)
胡蝶 街道党群办工作人员
(联系方式:15156615970)
舆情宣传组:负责组织并指导辖区内强降雨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根据街道指挥部的要求,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
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刘 红 街道党群办主任
(联系方式:13399544162)
成员:姚 玄 街道党群办工作人员
(联系方式:13866329708)
张 莹 街道财务室工作人员
(联系方式:19855495693)
3 应急响应
3.1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
根据气象预警级别(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采取相应级别的响应(四级响应、三级响应、二级响应、一级响应)。
(二)响应程序
1、四级响应
一是启动条件:根据蓝色气象预警,启动四级响应。
二是响应措施:
(1)街道、社区要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值守制度,街道、社区随时待命,及时向各社区、重点企业、学校、工地等重点单位发布台风、暴雨等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
(2)各社区根据台风、暴雨等灾害影响程度和范围,针对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行研判,按相应职责组织应对。
(3)坚持灾情零报告制度,动态掌握灾情变化。
(4)通知相关社区落实灾害应急各项措施。
(5)通知社区、重点企业、学校、工地等重点单位落实灾害应急各项措施。
(6)对接工程队伍做好排水工作。
2、三级响应
一是启动条件:根据黄色气象预警,启动三级响应。
二是响应措施:
街道、社区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值守制度,街道、社区随时待命,及时向各社区、重点企业、学校、工地等重点单位发布台风、暴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
(2)各社区根据台风、暴雨灾害影响程度和范围,针对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行研判,按相应职责组织应对。
(3)坚持灾情零报告制度,动态掌握灾情变化。
(4)街道指挥部办公室视情况派出救援组赴有关社区增援抢险。
(5)通知社区、重点企业、学校、工地等重点单位落实灾害应急各项措施。
(6)对接工程队伍做好排水工作。
3、二级响应
一是启动条件:根据橙色气象预警,启动二级响应。
二是响应措施:
(1)街道指挥部组织召开会议,研究台风、暴雨灾害应对工作,并向各社区发布台风、暴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信息。
(2)街道指挥部办公室启动应急机制,组织街道各救援组,按照指挥部决策,奔赴各社区。
(3)街道全体工作人员在岗在位、随时待命,随时向各社区发布台风、暴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
(4)街道指挥部及各社区根据台风、暴雨灾害影响程度和范围,针对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行研判,按相应职责组织应对。
(5)坚持灾情零报告制度,动态掌握灾情变化。
(6)街道指挥部根据灾害发展情况向台风、暴雨灾害影响重点区域派出救援组,帮助应急处置和灾害防御工作。
(7)通知社区、重点企业、学校、工地等重点单位落实灾害应急各项措施。
(8)结合气象预警,组织开展人员转移安置避险工作。
(9)对接工程队伍做好排水工作。
4、一级响应
(1)街道指挥部指挥长主持召开会议,听取台风、暴雨灾害情况汇报,研究台风、暴雨灾害应对工作,并向各社区发布台风、暴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信息。
(2)街道指挥部办公室启动应急机制,组织街道各救援组,按照指挥部决策,奔赴各社区。
(3)街道全体工作人员在岗在位、随时待命,随时向各社区发布台风、暴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
(4)街道指挥部及各社区根据台风、暴雨灾害影响程度和范围,针对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行研判,按相应职责组织应对。
(5)坚持灾情零报告制度,动态掌握灾情变化。
(6)街道指挥部根据灾害发展情况向台风、暴雨灾害影响重点区域派出救援安置组,帮助应急处置和灾害防御工作。
(7)通知社区、重点企业、学校、工地等重点单位落实灾害应急各项措施。
(8)结合气象预警,组织开展人员转移安置避险工作。
(9)对接工程队伍做好排水工作。
5、响应终止
台风、暴雨灾害预警解除或救灾保障服务已结束,经区指挥部同意应急响应终止,街道指挥部宣布应急响应终止。
3.3人员转移安置工作
(1)发生灾情工作步骤如下:
1、指挥部办公室立即通知出现险情的社区、派出所、小区物业、城管、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其他有关人员及时到场。
2、人员转移到临时安置点,网格员、物业负责统计核实转移人员人数。
3、做好物资到位,尤其是食品、饮用水、消毒物品、保暖物品等,妥善解决安置人员的饮食起居。
(2)转移路线及应对方案
老龙眼水库建设银行门口:收到气象预警后及时组织群众向西300米到达柳郢路口,像北300米到达东淮村东门,由东门进入向西300米,转移至淮南二十六中学操场。
基建村:收到气象预警后及时组织群众向西200米转移至淮南四中操场。
洞泉小区:收到气象预警后及时组织群众向南100米到达金家岭路口,再向西800米转移至淮南四中操场
铁路新村:收到气象预警后及时组织群众由洞山中路向西800米,到达洞山中路与柳郢路交叉路,由柳郢路向南200米,到达东淮村东门,由东门进入向西300米,转移至淮南二十六中学操场。
3.4应急结束
应急响应结束由街道指挥部根据低洼易涝地区灾害排除完成情况,报请区委、区政府同意后发布。
4 应急保障
街道指挥部负责应急响应期间所需的物资,包括:工程机械车辆、流动泵站、块石、砂石、碎石、草袋、麻袋、编织袋、铁丝、绳索、照明器材、油料、救生设备、帐篷、折叠床、被褥等。同时做好水、电、气供应恢复。
4.1 组织保障
达到Ⅱ级(含)以上响应条件时,街道各社区各部门要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加强街道指挥部工作力量,在街道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处理紧急事务和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保证人员转移避险工作高效运转。
4.2 物资保障
1.按照“分级负担、分级管理”的原则,街道各社区要储备人员转移安置所需应急救灾物资和抢险车辆。
2.街道指挥部储备的应急抢险物资品种及数量,根据当地救灾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确保物资储备到位。
4.3 灾民安置及医疗保障
街道社区负责组织低洼易涝地区人员转移避险,保障人员转移避险安置场所,妥善安置灾民生活。医疗部门负责保障灾民基本医疗条件。
5 善后工作
做好灾后恢复工作,及时处理防治抢险期间遗留问题,实施灾后重建。全面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上报有关部门。及时恢复应急物资储备。
附件一:龙泉街道低洼地区群众转移避险安置场所统计表
附件二:龙泉街道主要抢险救援装备及数量统计表
附件三:龙泉街道低洼、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统计表
附件一:龙泉街道低洼地区群众转移避险安置场所统计表
龙泉街道低洼地区群众转移避险安置场所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龙泉街道 填报日期:2024年4月27日
序号 |
(街道) |
(社区) |
地址 |
安置点名称 |
联系人 |
联系方式 |
类型 |
可安置人数 |
层级 |
1 |
龙泉街道 |
基地社区 |
田家庵区金家岭路 |
淮南四中 |
李强 |
13309649549 |
þ学校 ¨宾馆 ¨体育场馆 ¨其他 (请注明) |
50人 |
¨村(社区) þ乡镇(街道) ¨区 |
2 |
龙泉街道 |
铁三处社区 |
田家庵区洞山西路 |
淮南师范学院 |
徐成丽 |
18255424290 |
þ学校 ¨宾馆 ¨体育场馆 ¨其他 (请注明) |
100人 |
¨村(社区) þ乡镇(街道) ¨区 |
3 |
龙泉街道 |
铁三处社区 |
田家庵区洞山西路附近 |
淮南26中 (高中部) |
徐成丽 |
18255424290 |
þ学校 ¨宾馆 ¨体育场馆 ¨其他 (请注明) |
200人 |
¨村(社区) þ乡镇(街道) ¨区
|
4 |
龙泉街道 |
东淮社区 |
田家庵区泉山路77号 |
淮南26中(初中部) |
王全喜 |
18063003925 |
þ学校 ¨宾馆 ¨体育场馆 ¨其他 (请注明) |
200人 |
¨村(社区) þ乡镇(街道) ¨区 |
附件二:龙泉街道主要抢险救援装备及数量统计表
龙泉街道应急队伍基本情况表(防汛抗旱) |
||||
序号 |
所在县(区) |
所在乡镇(街道) |
队伍人数 |
配备的主要抢险救援装备及数量 |
1 |
田家庵区 |
龙泉街道 |
63 |
棉被10床、棉褥6床、扩音器30台、家庭包12包、迷彩服60套、手套300捆、雨衣120套、雨鞋120双、帐篷6个、折叠桌椅24套、货架1套、床6张、简易帐篷6个、铁锹30把、工具箱2个、应急灯6个。 |
附件三:龙泉街道低洼、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统计表
龙泉街道低洼、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统计表
|
|||||
序号 |
低洼地区 |
所在社区 |
社区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
街道包保人及联系方式 |
备注 |
1 |
老龙眼水库建设银行门口 |
泉林社区 |
李萍13966456497 |
葛德奎17755480319 |
|
2 |
基建村 |
基地社区 |
李强13309649549 |
樊传国13395544269 |
|
3 |
洞泉小区 |
洞泉社区 |
黄志红13866332646 |
王杰19955491760 |
|
4 |
铁路新村 |
铁路社区 |
慎楠18755407205 |
葛德奎17755480319 |
|
5 |
绿苑山庄 |
基地社区 |
李强13309649549 |
樊传国13395544269 |
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
6 |
老龙眼水库 |
龙眼社区 |
周媛15955402040 |
王杰19955491760 |
重点关注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