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成镇农村户厕改造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农村户厕改造及后续管护工作,助推乡村振兴。借鉴先进地区改厕模式和经验,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改厕范围
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是对在辖区内规划保留的村民组或自然村庄常住农户的非卫生厕所进行改造。包括规划保留的中心村、永久性居民点常住农户。不包括计划搬迁或规划搬迁撤并的村民组和自然村庄农户。
二、目标任务
根据《关于高质量推进“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的指导意见》(皖农社〔2021〕149号)文件精神,各乡镇根据实际,可优先安排在重点创建提升自然村庄和有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的行政村,有条件的乡镇尽量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全年力争完成4500户以上。进一步完善农村改厕后维管护及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完成农村改厕提升与长效管护机制示范县创建工作。
三、技术模式
农村三格式户用卫生厕所由厕屋、卫生洁具、三格化粪池等部分组成。卫生厕所标准:厕所有墙、有顶、清洁、无蝇蛆、无臭味,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适时清除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粪便不外露、不污染环境。做到“卫生、经济、适用、环保”。
四、改厕路径
推广完善农村改厕后续管护及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坚持建管并重,突出资源化利用。加大资金投入,试行市场化运作,按累计改厕数量投入专项资金,以保障改厕后续管护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正常开展。大力引导改厕户自行清掏粪液粪渣浇园、上田。广泛动员合作社、农场、大户收集粪污用于农业生产(种粮、种菜、花草树木等);鼓励制造有机肥或堆肥厂等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收集粪液粪渣进行资源化利用。对需要社会化服务的改厕户,采取粪污清掏费用分担办法,推广完善“政府引导、农户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和“谁受益、谁承担” 市场化运行为主、财政适当补助为辅的长效管护机制,杜绝政府“大包大揽”行为。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完善提升“农村卫生厕所智能化管护系统”,方便改厕户将厕所报损、维修、清掏、运维等需求实时上传,管护人员及时上门提供服务,实现全县农村卫生厕所管护实时在线服务。
五、改厕流程
1.农户申请。乡镇组织村“两委”人员对使用非卫生厕所的农户,逐户上门宣传发动。对有改厕意愿且符合改厕条件的农户,到所在村居报备。
2.乡镇村级审查备案。村级要对申请改厕农户详细信息(包括常住人数、厕屋和化粪池选址等承诺内容进行摸底核对,审查通过并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备案。对不具备改厕条件的农户或符合改厕条件但暂不愿意改的农户,村两委要做好解释和确认工作。
3.组织实施。乡镇党委政府是农村改厕工作的业主单位,负责本乡镇范围内改厕监管、督查、验收和资金管理。村“两委”接受改厕户委托,与改厕户签订《寿县农村户厕改造协议书》,组织经培训合格的施工人员,具体实施非卫生厕所改造项目,并对改厕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农户按申请书承诺和改厕协议书内容,做好相关配合参与工作。
4.验收。农户采用砖砌三格式化粪池模式改厕的,乡(镇)要组织验收人员和群众代表在村级每道工序必验基础上采取两次验收的方法。加装盖板前进行第一次验收,对照标准对池底和池墙体、管件逐个验收,验收签字合格的,方可加装盖板。池体未经验收的一律不列入补助范围。完成全部改厕任务村自验合格后,乡镇按改厕标准进行第二次验收;采用钢筋混凝土一体式三格化粪池模式改厕的,在基坑垫层完成后,一体化池体吊装前,进行第一次验收。未经验收的一律不列入补助范围。
六、咨询渠道:
咨询科室:农业办 咨询电话:6425032
202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