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首页信息 > 部门动态

探索生态殡葬新路径 守护绿水青山惠民生

文章来源:曹庵镇、区民政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7-17 08:30
字体大小:【    】

在淮南大地上,一项兼具民生温度与生态深度的创新实践正悄然进行。2024年12月31日,经过多次跑市跑省,报请市民政局、市林业局帮助协调省民政厅和省林业局,田家庵区曹庵镇(老圩村)公益性公墓斩获我市唯一、全省首批开展城乡公益性公墓使用林地备案制度三个试点单位之一,成功跻身由省民政厅与省林业局联合批准的省级试点行列,成为淮南市殡葬改革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作为全省首批试点,该项目破解了传统殡葬面临的问题,以“林下安葬、林墓一体”的创新模式,为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

传统殡葬方式长期困扰着基层治理与生态保护工作,曹庵镇(老圩村)公益性公墓的落地,正是田家庵区直面这些痛点的创新之举。项目以省级林地复合利用试点为契机,在16.5098亩Ⅳ级林地之上,勾勒出“林墓共生”的生态画卷——既满足群众“逝有所安”的情感需求,又让每一寸林地在殡葬服务中延续生态价值,实现了殡葬功能与林地保护的统筹兼顾。

项目选址于曹庵镇老圩村吴冲组(老206国道南侧1000米处),总投资580万元的建设蓝图分三期徐徐展开。一期工程率先盘活5亩林地,建成首批200个标准化墓穴,同步完成桥梁、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以及多层次绿化体系的搭建;后续二期、三期工程将逐步开发剩余林地,最终形成集安葬、纪念、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墓群。这种滚动开发模式,既确保了项目有序推进,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林地生态的干扰。

如今,走进一期工程现场,一幅“林中有墓、墓在林中”的和谐图景已初具雏形。200个节地生态墓穴整齐排列,80%以上的绿化率让墓区掩映在绿意之中——3069平方米草坪如茵,香樟与波斯菊色带及南天竹、绿篱等景观树种构筑起立体绿化网络。钢筋混凝土现浇实心板桥横跨水系,智能监控系统守护着园区安宁,这些设施既保障了群众的祭扫便利,更彰显了项目的人文关怀。

目前,项目已进入收费标准核定的关键阶段。第三方审计机构正在对建设成本进行细致核算,后续将按程序向发改部门申请核定收费标准。这一环节的规范推进,将确保项目在公益属性前提下实现可持续运营,让群众享受到质优价廉的殡葬服务。

从传统方式到生态方式,曹庵镇(老圩村)公益性公墓的建设,不仅是一场殡葬方式的革新,更是一次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它正以“林下安葬”的创新模式,为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提供绿色殡葬、生态安葬的宝贵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