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彰显司法尊严,也洋溢着司法温度。当“上班族”“工作时间与诉讼时间冲突”了,怎么办?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泉山法庭推出“夜间法庭”服务,为群众提供开庭、调解等司法服务,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思路,让司法便民更有温度。该法庭利用每周四晚间借助“云上法庭”,针对群众诉讼与纠纷提供开庭、调解,解决了当事人白天无法到庭的矛盾,承办法官从法理、情理多角度分析疏导,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在线签署。
近年来,泉山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六尺巷工作法”,将调解贯穿案件处理全过程,遵循“多调解、精判决”的原则,以耐心、细心、热心、诚心、公心化解矛盾,力求让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司法温度。
“夜间法庭”不小,承担着法治公平正义的使命,联结着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与切身感受。调解中,只有以理服人,以情暖人,才能令当事人心悦诚服;只有心气顺了,火气消了,才能实现案结事了。因此,“夜间法庭”不只是“夜间的庭审”那么简单,更是一场推动基层纠纷源头化解、提升司法服务效率的有益尝试。基层法院和法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司法为民,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倾听、分析、调解、审理,有效化解纠纷,让纷争止于萌芽,切实捍卫群众合法权益,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赞扬。
基层司法服务可以以“夜间法庭”为契机,构建起人民法庭、司法所、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社区居委会等多方联动的多元共治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时时在线不打烊、各种诉求受关注、法律服务更便捷的完善周到服务,让群众共享法治社会的阳光雨露。
优化便民服务,灵活安排时间,创新工作方法,体现司法温度,以解决群众法律诉求和急难愁盼问题,“夜间法庭”值得褒扬,也将带给法治建设者更多启迪和思考。(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