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辖区某银行内,王女士一次性提取现金90万元。分局反诈中心接收到平台预警后,迅速启动“警网银”(警方、网格员、银行)联动机制,民警和网格员仅用8分钟就赶到王女士家中,经过反复劝说,最终成功拦截90万元被诈骗资金。
这场争分夺秒的拦截,是田家庵公安分局积极构建全链条闭环反诈体系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为守好群众的“钱袋子”,田家庵分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打好反诈组合拳,着力构建“全方位宣防、全领域阻断、全链条打击”的反诈闭环防护体系。上半年,全区电诈警情较去年同期下降6.53%,预警拦截成功率同比提升55.25%,群众财产损失同比下降19%,反诈治理成效显著提升。
前端精准宣——构建全民反诈网
“这个AI语音模拟和我上次接到的境外电话说的一模一样!原来真的是骗子,幸亏我之前及时挂断了!”淮南联合大学大一新生林慧慧在朝阳派出所反诈体验馆体验时惊讶地说道。在该所反诈体验馆,案例警示区、反诈唤醒角、影视教育区依次分布,沉浸式、互动式、情景式的劝阻体验,进一步增强了“反诈疫苗”效果。
近年来,除了传统的“反诈小贴士”“反诈小视频”“流动小音箱”等大水漫灌式宣防,田家庵分局又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滴灌宣防。针对电诈案件高发小区,集中警力、集中时间,逐门逐户上门宣防;针对易受骗的高校学生,走进校园开展反诈讲座;针对老年群体,深入社区摆摊设点进行讲解……通过各种接地气、易接受的方式,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将反诈宣传充分融入群众的“工作圈”“生活圈”“休闲圈”,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掌握防诈知识。据统计,上半年,辖区居民反诈宣传覆盖率达95.6%。
中端快阻断——筑牢拦截防火墙
通过研判电诈犯罪的手段特征,田家庵分局依托大数据分析与智能预警平台,推动创新机制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积极构建“警物银”(警方、物业、银行)三方实时联动系统,预警拦截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8分钟;与辖区10家商业银行共建反诈资金监测平台,日均筛查可疑交易数据10万余条,资金拦截率大大提升。除此之外,针对利用邮寄渠道实施的新型电诈犯罪,还与顺丰、京东等5家主流物流企业建立数据直连通道,构建物流包裹预警模型,积极开展资金拦截。上半年,累计成功拦截电诈案件717起,预警成功率达82.5%。
5月13日,市民陈女士遭遇职称考试退费诈骗,按骗子要求寄出价值13万元黄金。预警系统自动识别异常物流信息后,警方联合物流企业启动应急响应,在黄金签收前2小时完成拦截,拦截时效较传统模式提升61.2%。
末端及时追——守护群众钱袋子
田家庵分局不断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依托技术反制和大数据应用跟诈骗分子“抢人抢钱抢时间”。先后开发出智能研判打击机制等创新技术,从个案侦破中串并出系列案件实现打深打透。同时,构建新一代“反诈中心”,常态化抓好“日监测、周通报、月调度”等工作机制,形成“人在一起干、数在一起算,案在一起办”的业务、数据、思路融合生态,24小时支撑基层一线实战,小案快破、大案多破,全力以赴追赃挽损。
市民杨某在网络投资平台被骗30余万元。分局反诈中心通过数据平台溯源,发现诈骗团伙利用多个虚假域名搭建平台,资金流向涉及全国10余个账户。民警运用区块链溯源技术追踪资金流转轨迹,以电子取证技术固定相关证据,结合大数据研判锁定3名核心成员在省外的藏匿地点,72小时内将其全部抓获,冻结涉案资金27.6万元,为杨某挽回92.3%的损失。(通讯员 吴苏 叶莹 记者 李东华)